湘西萬馬歸朝下的獼猴桃遠近聞名,野生的成片成塊,種植的漫山遍野,獼猴桃果園里的多彩愛情故事,一如這春天獼猴桃花濃郁撲鼻香味,沁入每個毛孔,又似這招人流涎的獼猴桃果,酸酸甜甜。
夏湖的女朋友田穎兒在微信中發來語音:“我們不合適,還是好聚好散吧。”
涼涼的風,掠過臉龐,一點苦澀的淚水從夏湖左眼流出,“為什么?”
“你跟劉海霞還在來往,當我是白癡呢?”田穎兒發了語言,大聲說道。
夏湖,這才知道,已幾天不接電話,到閨蜜可家安樂的田穎兒為這事。自言道:“真是女人心,海底針,田穎兒還在為這事計較。”
劉海霞,是夏湖的高中同學,也是巴遲克村人,兩人從初中考取縣城高中。劉海霞性格活沷,在高中讀書是校隊的重量級的,高中畢業時,沒考上二本,后來去了省城讀了職院,學服裝設計加工,畢業后到深圳寶安一家公司上班,人聰明能干,當了市場經理。
夏湖大學畢業后,打過工,考過國考,省考,事業考,最后在本省一地級市事業編上班,工資不高,四千多點,工作也還好。
可工作單位遠離家鄉,一趟高鐵,換乘中巴下來,單程也要一天的功夫。
夏湖在家中排行老三,兩個姐,都已嫁人,一個在十來年前嫁到山東威海,一個在貴陽,一年在春節前后,才會帶上子女回來,看望父母,這兩年,開小廠的大姐夫生意大不如前,回來次數屈指可數了。二姐,二姐夫,三個小孩,一個讀初中,兩個讀小學,在貴陽鎮上開包子店,日子也緊巴巴的。
父親原來的身體好,去年春季給自家的獼猴桃上農家肥時,閃折了腰椎,動了腰椎手術,前前后后住了大半年院,身體大不如前。家中的二十多畝果園,全靠比父親長三歲的母親打理,母親今年六十九歲了,家里農話任務也多。
夏湖勸父母,將果園發包了,父母舍不得,父親道:“湖伢兒,等你和小穎結婚成家了,我們就不搞了,只種吃的,種獼猴桃也難搞,人手少,拔草,授粉,疏果,采摘分級,一年下來請工拋灑,一畝也賺不了多少錢了。”
女朋友田穎兒這一通電話,擾亂了夏湖的心思。劉海霞,是自己要好的高中同學,春天回家過春節呆在家里,幫助兄嫂料理些農活,沒有返回深圳上班。
夏家與劉家又隔的不遠,一個村兩個寨子。
春季的湘西,獼猴桃瘋狂發芽,伸展出壓抑了一個冬季枝蔓。
農村的四月,架上的新發葉子也有巴掌大,枝蔓中的花朵已迫不急待開放,春到土家寨子時,是獼猴桃園最忙的一段時間。
果園授粉任務緊,從采摘了雄花取粉,兌水,用刷筆,每個環節都要大量人力。
夏湖想到劉海霞,發微信救助道:“燕子,過來幫忙來,點花實在搞不過來了!”
這天早上七點多,劉海霞開了一輛紅色的驕車,帶上自己堂妹劉月娥,幾個要好的姐妹,共五人,給夏湖來幫忙。
女朋友田穎兒的任務是配合做好后勤接待任務,幫助夏湖媽媽在廚房殺雞宰鴨洗臘肉,備好豐盛的中飯。
獼猴桃園里,花香撲鼻,花香濃郁,吸進肺里,給肺來一次天然洗浴。見面,打過招呼,夏湖父親后劉海霞一行發了采花盆,引導她們到父本園,夏湖問起劉海霞過年后的安排,是否還回深圳。
劉海霞笑道:“到時候還會回去,我們那邊老總在催我呢。今天一打鐵二方便,一是幫工,二是問下你與田穎兒的事情,結婚也不給我說一聲。”
“還沒有結婚,談了三年,東跑西跑,沒安下心…”
”你呢?”夏湖問道。
“哪個要我,獨自一個人過了。”
老同學相聚幫工,幾年不見,話也格外多些。
大伙,采好獼猴桃雄花,在花盆撲落淡黃色花粉,拿了點花毛筆,夏湖父親擔心大家是新手不會做,在樹下做了幾個點花示范。
村子都種獼猴桃,點花是各家大人孩子們必備的技巧。
大伙手腳快不到十一點,東邊的果園全部點完,大好春光,選一處花多葉茂處,拍照照相,劉海霞和夏湖站C位,大伙擺拍照相,發了朋友圈。
中餐在夏湖家吊腳樓子下吃,夏湖母親和田穎兒擺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火鍋上有野生樅菌飩土雞,透著油亮的薄片臘肉,干豆腐絲伴折耳根,胡蔥雞蛋湯,大頭酸菜絲,自制腐乳等十二道菜,擺滿一大桌。飲料是獼猴桃汁和自釀的獼猴桃果酒。
夏湖父親和幾個老伙計,坐另外一桌,喝起湘西蜂糖酒。
村子里這個時候最熱鬧,大伙談話吃飯,好不熱鬧。夏湖更是熱情地給劉海霞等人輪流添菜。
田穎兒,見夏湖與劉海霞聊得熱絡,內心泛起一絲不爽,“來來,霞姐多吃菜。大家辛苦了,多吃菜。”說罷,給一座六個人每人夾了了一片剔透晶瑩的臘肉,夾到夏湖時,田穎兒給他舀了一勺胡蔥酸蛋湯。
中午,小憩。大家聊起武漢疫情,聊起了天南見海北,用微信發布點花時的照片。
劉海霞將與夏湖的合影也發到朋友圈,引來圈友點贊評論。
這一發照片,就點燃了田穎兒的心靈炸點。田穎兒:“你們好恩愛呢,跟我都沒拍過照放群里。”
夏湖急了,解釋道“穎兒,別往一邊想呢,同學之間拍個照,別放往心里去。”
“哪敢啊!”田穎兒不屑道。
這才出現文頭一幕,唉,夏湖心里苦哇,這田穎兒,小夏湖四歲,兩個人是經堂姑介紹認識的。
那時,田穎兒高中畢業,讀了職業技術院,在田家三兄妹中,排行老幺。學校畢業后,在堂姑超市里做售貨員。
這個年代,找女朋友比較難。正月元宵節那天,經在鎮上開超市的三堂姑介紹,留了微信,見過兩三次面,吃過幾頓飯,雙方彼此印象還不錯,就定了朋友關系。
田穎父母,也與夏湖父母認識,因父親是木匠,手藝好,在當地小有名氣,人送個大號“田一刀。”早些年,夏湖家蓋房子時,田一刀是主墨師,帶了兩個徒弟,用了半年時間,修建了夏湖家正屋,又修建了吊腳樓,兩家說起來還有些緣化。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3-02-04/dc5bfbc9756aef9f423d70cad49323a0fedN8B0dEtB905g.jpg)
袖子dady
花開時節來見你,一望無際雄俊的萬馬歸朝,見證幾個年青人的情與愛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