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錦衣衛諜報
話說有夏二年五月,晉王項羽抽調大量人力物力成立錦衣衛情報司和錦衣衛統計司。又義子營里抽調了一些年歲較大的童男孤女訓練錦衣衛探員。
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隨著晉國晉莊系統在全大夏鋪開,錦衣衛兩司依附于晉莊在諸國的網點,展開了情報搜集工作。
錦衣衛統計司搜集與民生相關的情報,包括各地物價、各地風俗、各地特產、物產數量、各地杰出人物、各地戶口人數、各地田產、各地風聞等非軍事情報。統計司的主要工作還是幫助晉莊搜集商業信息,以便晉莊獲取更多的收益。統計司司長名項賈,亦是項家親族。
錦衣衛情報司搜集與軍事相關的情報,包括各國山川地形,軍事部署、軍械甲胄、城防關隘、軍隊人數、各級軍吏詳情、各國軍糧軍械儲備、各國君臣將校動態等軍事情報。
情報司司長為越女劍嫡傳戴崢,也是項羽夫人虞妙戈的師弟,一手劍法密不透風,水潑不進。
為了安撫不孕不育的虞姬,使其轉移注意力,項羽將情報司的對接工作交于了虞姬,每日晚間就各地風聞與軍事情報兩相探討,以助情調。
情報司分為普通隊、潛伏隊、行動隊、策反隊、隨軍隊、反間隊等。每隊通常有五十人左右組成。
燕都薊城,燕王宮中,燕王韓廣正與丞相秦江殿中密議。燕相秦江乃燕名將秦開之后,燕昭王時期,秦開曾為燕國開邊兩千里。
“如今天下皆盛傳秦將白虔非親非故之說,丞相以為如何?”燕王韓廣開場白道。
“秦將白虔不無道理,亦為誆騙世人之說,且看天子方伯如何應對!”燕相秦江此話模棱兩可,只是讓韓廣耐心等待。
“寡人怎能坐以待斃,項羽此去烏桓已近經年,聽聞大獲全勝,大掠而回,待其回轉,必是我燕祚失國之時。”燕王韓廣覺得,項羽在烏桓大獲全勝,一旦回來就會問罪自己。
“大王以為如何?”秦江問道
“一不作二不休,因時而戮之,只需項羽一死,其子年幼,晉國必然大亂,大夏無方伯鎮壓,諸王必然交相吞并,屆時諸國自顧不暇,何人可問罪于我?”燕王韓廣這是已經對項羽生出了殺心。
“大王慎言,方伯聞之,必然怪罪。”燕相秦江讓燕王韓廣不要胡言亂語,以免項羽聽到問罪。
“丞相何意?竟如此坦護項羽,欲賣主求榮,改換門庭乎?”燕王韓廣因緣巧合成勢之輩,一言不合便發飆,因此將丞相秦江囚于獄中,以觀后效。在原來的歷史上,韓廣就被其部將臧荼輕易擊敗而身死國滅。
燕宮中有侍人恰好殿外路過,便將燕王君臣二人之對話記于心底,而后趁出宮之際將其賣于晉莊情報司。由此可見燕王韓廣如何不得人心。
話說項羽王駕屯駐于洋京過冬,發動洋京軍民一起造起了海船。有人伐大木,有人掘土造船塢,有人刨木板,有人削龍骨,有人釘船釘,有人制船桅,有人織船帆,杉木造舵櫓,鐵作錨頭,麻捻繩。
項羽又取磁鐵刻指南針。
洋京在一片忙碌中,四個月時間匆匆而過,冬去春來,萬物復蘇,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有鑒于北庭軍萬戶行軍速度過慢,項羽早已經下令北庭將軍陳劭開春后自行率北庭軍萬戶返回彈汗山,不必再等候項羽一同歸國。
項羽將五百晉陽軍校學員根據表現編入了親衛兩軍,又在遼東招募武藝高強的勇士充做士卒,使得親衛兩軍恢復到了一萬八千人。
晉陽大學所余的數百學員,項羽全都命其于洋京王庭任職,成為所解救六萬夏民的官吏。
晉王洋京臨時行宮,今日晉王項羽特別高興,臉上洋溢著笑容回到了寢殿。
“大王何事如此高興,于妾說說,使妾一起分享大王之喜。”
虞妙戈將項羽身上的大裘輕輕褪下,掛于衣架之上,初春的天氣還是有些寒冷,寢殿里仍然燃起煤爐取暖,數十座煤爐將殿中溫度襯托得如同初夏一般溫暖。
“自孤入居洋京以來,至今將近四月矣,寡人絞盡腦汁、費盡千辛萬苦,終得一可航駛于海上之大海舟,大海舟憑風使力日夜不停,可日行三百里。自洋京出發兩日便可至齊國。
今日大海舟購得齊國粟米千石(30噸)而歸,寡人甚為歡喜。”項羽喜形于色,高興的與虞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樂。有這海舟的補給速度與載重量,對以后項羽攻略夫余國與朝鮮國大有裨益,所以今日項羽特別高興,情不自禁。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如此一來洋京糧食不愁矣!”虞姬喝彩附和道。
“然今日妾身斗膽,需掃一下大王興致。”虞姬在一旁掃興道。
“有何風聞?旦說無妨。”項羽又不是聽不得忠言的人。
“薊城錦衣衛情報司來報,燕王韓廣與燕國丞相密議,欲加害于大王,燕相秦江力諫不成,燕王因而囚之于獄,妾身勸大王應早做提防。”虞姬憂心忡忡道。
“無妨,夫人且寬心,韓廣跳梁小丑而已,因緣巧合而成事,不足為慮。”項羽對燕王韓廣為人及能力嗤之以鼻。
翌日朝會之后,項羽尋來洋京次相鄭燁前來商議,如何應對燕國韓廣。君臣兩人對案而坐。
“秦將白虔六日滅臨江國,言及寡人‘非親非故’,燕王韓廣因而自疑,欲致孤于死地,愛卿以為如何?”項羽詢問道。
“學生前日觀《春秋左傳》有所得,大王姑且聽之:
周隱公元年,鄭莊公即位,其母姜氏為幼弟共叔段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己死。其邑唯命。”更巖邑為京邑,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諫曰:“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之一;中城,不過五之一;小邑,不過九之一。今京城無度,非制也,君將難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能避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圖之,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如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公曰:“無用,將自斃。”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悌,厚將崩。”
大叔完聚,修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