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賢太妃不是沒有安排過宮女,但那些宮女不是犯了錯被貶了,就是莫名其妙消失不見了。
賢太妃也懷疑過,只想著約莫小皇帝還沒有開竅,損失的又不是什么得力人手,便沒有太在意,也沒去追究。
眼下若是皇上真的開竅了,但皇后似乎又不是好相與的,她們的機會不就來了?
“瑤兒你多上些心,切莫像上次一樣。”賢太妃看向自家侄女,年方十三歲的侄女正是嬌滴滴的年紀,那些宮女自然是比不上的。
“是,姑姑,瑤兒聽從姑姑安排。”唐瑤低眉順眼,很是乖巧的說道。
賢太妃又說著別的事情,唐瑤一直低著頭,若有所思。
等唐瑤離開后,賢太妃主仆又密聊了半個時辰,誰也不知道她們說了些什么。
太后宮中,原本那日德喜過來傳話,希望太后不要插手圓房禮之事,太后還以為皇上對皇后并無好感。
但若是沒有好感,為何還要日日都去鳳梧宮,這可不像她那個兒子的性子。
“明明是動了心啊。”太后嘆息,動了心也好,有情總比無情好。
這輩子,是她對不起自己兒子,既然他不讓自己管他的事,她便不再插手罷。
這一日,宮翎又來了鳳梧宮。
“皇上覺得今日菜色如何?”宮翎回回打著顧涼宮里的菜更好吃的借口來,今日顧涼專程讓小滿去御膳房準備的菜色,沒了何嬤嬤動手,她倒要看看小皇帝怎么說。
“甚好。”宮翎并未吃出這個菜與平時有何差別,只是他的那份藥膳怎么沒了。“朕的藥膳呢?”
“哦,原來皇上覺得這吃食與以往并無差別啊。”顧涼淡定的放下筷子,而后繼續說道:“這幾日何嬤嬤每日都親自下廚,還以為皇上是真的愛吃她做的飯菜,原來皇上根本吃不出多大差別啊,何嬤嬤算是百忙一場了。”
“既然如此,皇上還是在自己宮中用膳來得好。”
“……”宮翎啞口無言,正欲開口反駁,顧涼卻又繼續開口了。
“皇上不是問今日的藥膳嗎?何嬤嬤一連幾日都在為皇上準備吃食,都累病了,今日的藥膳自然就沒有準備了。”顧涼意思很明白,何嬤嬤沒那么多時間每日做飯,若是累到了,藥膳可就沒了。
更何況你這個皇上,還根本就吃不出來何嬤嬤準備的吃食,和御膳房膳食的差別,簡直就是白白浪費一個老人家的心意。
“朕倒是沒想到,原來何嬤嬤身子骨這么差。”宮翎面色黑了下來,他才不相信何嬤嬤是因為做菜累病了。
想必皇后不想他每日過來,找了個借口讓何嬤嬤不做飯罷了。
宮翎其實并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顧涼確實是讓何嬤嬤出宮去給自家娘親帶信了,聽聞顧涼說顧大夫人肯定很高興聽到皇上每日來鳳梧宮的消息,何嬤嬤便高興的出了宮,順便探望探望自家侄子。
是以,宮翎今日的藥膳才沒了。
經過這幾年的調理,宮翎的身子已經好了很多,其實停了藥膳也無妨。只是何嬤嬤一心為自家主子考慮,自然希望皇上的身子好,最好是能長命百歲,是以藥膳就沒停過。只是藥膳的功能由治病調養變成了健體補身,宮翎也習慣了每日有一份藥膳的日子。
“年紀大了,經不住這么折騰。”顧涼說得一本正經,并不感到心虛。
在她看來,小皇帝每日來鳳梧宮,就是在折騰這一宮的人,包括她這個皇后在內。
“那朕明日便不來了。”宮翎聽聞這些日子以來,皇后并未再次出宮,似乎也不會再出現夜不歸宿的情況了,所以他之前的氣也消得差不多了。
“多謝皇上體恤。”顧涼點點頭,算小皇帝還有點眼力見。
果然自那日起,宮翎便沒有再來過鳳梧宮用晚膳。
顧涼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性子,最近沒什么需要找小皇帝商量的事情,便也沒有上門送羹湯送關懷,一時之間兩人又回到了之前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
求知堂在截止招生前,又招收了二十幾名寒門子弟,這第一步算是邁出去了。
往后這求知堂必將開遍大夏,入學的學子也會越來越多。
這日,張三娘子邀請顧涼去參加書院的開院慶典,顧涼想了想,決定帶上小皇帝。
這內府商局,好歹也是借著小皇帝的私庫內府辦起來的,雖說顧涼已經將其當成了自己的產業,但偶爾還會想起宮翎這個真正的主人。
自幼被關在小院子里,長大又成了皇帝的宮翎,自然沒有見過開院慶典這種場面,顧涼也是想著帶小皇帝長長見識,豐富一下他的人生閱歷。
宮翎一直都對顧涼做的事情很感興趣,于是欣然同意。
開院慶典辦得很熱鬧,還邀請了幾位大儒參加演講,張三娘子花重金聘請了夫子,求知堂也算是辦得有模有樣,初具規模。
顧涼與宮翎皆是便服,微服出訪,所以知道他們身份的人不多。
兩人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觀禮,張三娘子忙著書院的事,自然不能時刻陪在他們身邊,顧涼便充當了解說的身份,同宮翎介紹起了這求知堂的辦學理念。
宮翎驚嘆于顧涼的心胸,辦的事情是他這個一國之君都還未想到之事,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滋味。
本來典禮很順利,顧涼只需要帶著宮翎回宮就好了,結果偏偏在路上出事了。
有人鬧事不小心波及了路邊的一個孩子,宮翎為其擋了一下,手受了傷。
顧涼給宮翎包扎時,探了探他的脈,不探不得了,一探發現小皇帝竟然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