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顧子衿,同樣答對第三關算術題所有題目的,還有江南楊家楊啟輝。
江南文豪世家眾多,自古便是人杰地靈之地,果然名不虛傳。
與顧子衿一直活躍于江南不同,楊啟輝年方十四,雖說出身于江南,卻一直住在京都姑父戶部尚書府中。他注定是出仕的,帝京自然比江南更適合他。
“今日諸位表現不錯,考核成績本宮需與各位夫子商量,你們便先行歸去吧。”
“是,皇后娘娘。”眾人也知道考核成績還待統計,便各自出宮回家。
眾人行禮告退,賢太妃卻要留唐瑤在宮中小住一晚,于是唐瑤便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堂堂正正的留在了宮里。
有些明白事的,已經看出來唐瑤必定會成為某位公主的伴讀,那位公主多半就是七公主了。
“瑤兒今日表現不錯。”慶福宮內,賢太妃坐在上首,滿臉慈愛的看著唐瑤。
“太妃娘娘謬贊了,父親曾囑托我,進宮來定要代他問候娘娘一聲,不知娘娘近來可好?”唐瑤臉上浮起羞澀的紅暈,一點也看不出對外人那副囂張的樣子。
“宮中無非就那么幾個人,有何好不好可言?本宮每日里都無事可做,就盼著你有朝一日進宮陪本宮解悶呢。”
賢太妃這句話倒不是作假,她早就想讓唐瑤進宮小住,順便和那小賤種培養感情,奈何先帝去世不久,她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招人進宮。
今日顧皇后,倒是給了她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這宮里,既然進來了,自然不會那么容易出去,顧皇后總不至于還來趕人。
“娘娘,瑤兒不才,定當竭盡全力為娘娘排憂解難。”唐瑤笑了笑,很是恭敬的說道。
“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疏,本宮是你姑姑,你便喊一聲姑姑又何妨?”賢太妃握著唐瑤的手,笑得越發開心。
鳳梧宮內,顧涼將幾位夫子記錄的考核成績進行綜合。
女子組唐瑤表現最佳,男子組表現最佳的自然是顧子衿。自然,這是還未加入顧涼考核意見的結果。若是讓顧涼來看,那唐瑤在她這里的人品便不過關。
“顧少爺不曾辜負小姐厚望。”何嬤嬤看著考核成績,與有榮焉的說道。
“子衿乃是江南顧家年輕一輩最杰出的孩子之一,讓他進宮來,也不知是好還是不好。”顧涼若有所思,顧子衿是她送信讓祖父報上的名帖。
同為顧家人,江南顧家算是顧氏一族最為顯赫的旁支,而顧子衿又是年輕一輩嶄露頭角的好苗子。是以,選伴讀之時,顧涼便想到了他。
“依老奴看來,今日顧少爺的表現可圈可點,并未看出有何不情愿,想來也是愿意的。”
“希望如此吧。”既然是她將他拉入這個泥淖,那么只要她在后宮一日,她定會全力相護,若是顧子衿愿從政為官,她也定全力支持。
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
“您覺得今日哪些人選可以考慮?”顧涼列出一份伴讀人選名單,頭一個便寫的是顧子衿的名字,顯然顧子衿是定下了。
“老奴不懂這些,娘娘樂意選誰便選誰,不樂意選的,也無需勉強。”何嬤嬤瞥了一眼夫子名單上唐瑤的名字,以顧涼現今地位,無需勉強自己選那些別有用心之人。
“本宮看那賢太妃十分喜歡自家侄女,左右不過是個伴讀名額,若不給了她,她在這深宮中心生郁結可不好。”顧涼大筆一揮,將唐瑤的名字寫在七公主名字下方,這宮里已經夠寂寞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不過是一個伴讀名額,想來那唐瑤不至于待七公主不好。
顧涼仔細看了看夫子給的名單,又將華玲的名字寫了上去。
“這葉靈看似安安靜靜的,難得懂算術,未來可期。林子琪性格坦率,年紀與八公主相仿,約莫玩得來。”顧涼將葉靈與林子琪的名字寫在了八公主名字下方,至于葉玉那人品與才學都不怎么樣的人還入不了她的眼。
“程橙性格直率,還會點拳腳,順便教教文弱的六公主是極好,黃麗華也不錯。”程橙與黃麗華的名字被寫在六公主下方。
六公主年紀輕輕,卻體弱多病,依顧涼看,多半是被林太嬪拘的,是以選給她的伴讀都是活潑好動的。
三位公主分配完畢,便輪到兩位雙胎皇子。
“張子陽對我脾氣,便讓他與寧南兩人跟著七皇子吧。”
“華黎表現也不錯,性子驕傲了點,但有真才實學,便讓他與嚴恒跟著八皇子。”
伴讀人選便在顧涼這三言兩語中敲定了下來,明日隨懿旨傳到宮外。
“娘娘早些歇息吧,不必急于這一時。”
待名單整理完畢,已近亥時。何嬤嬤見顧涼還無梳洗之意,便開口提醒。
顧涼將名單放在一旁,明日著禮部擬旨公布。
次日,鳳梧宮的伴讀名單送至禮部,一片嘩然。
“皇后此次竟然還為陛下選了伴讀?!”

佐沫
顧涼:小皇帝,驚不驚喜,意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