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駕崩,百官守靈。
雖說七月流火,但天氣仍舊悶熱,穿著長袍跪上一整天,對于大多數文臣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太子登基大典定在了三月后,現如今他跪在百官之首,背影蕭瑟。
身邊是一個哭得不能自己的中年女子,太子生母,當朝皇后。與她的悲傷相比,太子幾乎可以說得上冷漠。
皇后陳氏乃輔國大臣陳麟嫡妹,當初送入宮府不過是一侍妾,誰曾想,能有今日氣運。更別提幾日前,她被冊封為皇后時,有多少人跌破了下巴。
開國帝宮無極自立為王時,后院有一正妃,兩側妃,侍妾五人,陳氏若論樣貌或出身,在其中大概算是最不起眼的一個。
她生性溫柔小意,在某些事情上堪稱懦弱,在王府后院也不過是個隱形人。侍妾沒有資格撫養孩子,為了能安穩的活著,她連自己的兒子面都沒見過幾回。其子宮六少,少時未曾得幾分母愛,父愛就更談不上了。
宮無極共有兩嫡子,六庶子,庶女更是多達八人。其發妻在生下嫡次子時,難產去世。為表其對發妻的情深意切,未再娶。
他最寵愛的,自然是發妻所出兩位嫡子。
嫡長子曾被封為世子,可惜不長命,同樣不長命的,還有嫡次子,和宮家三少、四少,四人皆殞命于戰場,五皇子宮玉年方十四、六皇子(太子)宮翎年方十二、七皇子、八皇子為雙胞胎,僅三歲。
庶女中,除了十歲以下的三位公主外,其余皆已婚嫁。
年僅十二歲的太子殿下,肩膀尚顯稚嫩,卻要獨擔大梁。朝中各方勢力混雜,就連此時跪在后面的人都心思難測,右后方的五皇子宮玉,眼神里的嫉恨更是幾乎快要化為實質。
論地位,他的母妃曾是王府側妃,不比那個唯唯諾諾的妾上的了臺面?論年長,他才是父皇膝下最年長的兒子。本以為皇位是他的囊中之物,卻沒想到父皇在最后一刻竟然將皇位傳給了那個廢物!
他到底哪里比不上那個只會挨打的廢物了?父皇是瞎了眼嗎?此時此刻,他沒有半點對已故父親的哀思,只有滿腔的怨憤。
父皇去世得太突然,以至于他還沒來得及做任何籌謀,現在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讓他心甘情愿俯首稱臣,絕無可能!
十二歲的太子殿下筆直的跪在靈堂前,無視后方傳來的各類目光。
少年身形略有些單薄,冷肅的臉上幾乎沒有任何表情,挺拔的鼻梁下薄唇緊抿,頭發打理得一絲不茍,身邊母后嚶嚶哭泣的聲音他視而不見,盡管年紀還小,卻已是氣度非凡。
眾人正低著頭沉浸在國喪的悲痛中時,殿外傳來了一陣哭聲,瞧陣勢人還不少。
只見幾個身著白衣的中年女子步履蹣跚的奔了過來,一邊跌跌撞撞,還一邊放聲痛哭。
原來是先帝的幾個姐妹前來奔喪,好巧不巧的趕上了一塊。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九個女人圍在一起,真真是比門外的鳥雀與夜里的蛙聲還要鬧人。
先帝宮無極雖然沒有兄弟,卻有九個姐姐,作為家里的老來子,其父生了整整九個女兒后才生下了這么個兒子。
從小在這么多女人身邊環繞著長大,先帝能有今日此番作為實屬不易。
宮氏皇朝不過將將建國,要說有什么底蘊是絕對不可能有的,就說這九個姑婆,身上都帶著些市井氣息,實打實的證明了宮家出身并不太高。
不少大臣對視一眼,抽了抽嘴角,表示此情此景下悲傷的情緒是真的醞釀不出來了。
九個姑婆完全注意不到旁人異樣眼光,只自顧自的哭的痛快。
按祖制,皇帝停靈需滿七七四十九天,但由于此時正值仲夏,就算有冰塊也無多大用處。為了不在入陵前損壞先帝遺體,停靈只三七二十一日便安排出殯。
這段時間里,顧涼的日子過得很平靜。
雖說她是先帝欽定的太子妃和未來皇后,但畢竟沒進皇家門,輩分又不足以為先帝哭靈,倒是免于受罪。
所以她依舊每天吃吃喝喝,偶爾看看書,小日子乍一看與平日無甚區別。
顧之嵐每天早出晚歸,加之年近五十,體力不佳,身子骨迅速瘦了下去。顧父顧長羽正值壯年,雖說身體素質不錯,但也被折騰了個夠嗆。
好不容易等到出殯完畢,這些大臣們已經顧不上悲傷難過,皆有種劫后余生之感。
別人是劫后余生,顧涼的劫才剛開始。
這一日,顧大夫人派人來通知在院子里練劍的顧涼去前廳見客。
顧涼簡單梳洗了一下,便帶著小滿去了前廳,沒想到收到了一個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