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終究還是去了,福臨宣召了舉國上下最好的醫生也沒有挽回董鄂氏的命。這又是一個宸妃,喪子之痛最為錐心,她也放棄了生的意念。
福臨不吃不喝已經有三天,他披頭散發的樣子讓我著實心疼,我以為他只是傷心幾日便罷了,誰知道事情愈演愈烈,他竟然開始胡鬧,那狀況像極了宸妃去世時候太宗的樣子。
那個時候我有辦法說服太宗,是因為我深諳太宗的內心,而此刻,面對這個我生養的親骨肉,我卻不知道他的內心世界到底是個什么樣子,我與他之間的隔閡并不在一層皮肉而是隔了整個江山。
他在帝王與偽帝王之間徘徊,在權力與放棄權力之間游走,讓我愁苦不堪。
終于,在董鄂氏的梓宮焚化安置在帝陵之中后,福臨突然性情大變,他寬宥下人,對待任何人和事情都是一副看淡生死的模樣,吳良輔回稟的時候所有人都猜測這怕是得了失心瘋,但是這位于江山帝業視若片紙的皇帝給了我一個平靜的解釋,他決意出家。
當年我選擇了對于佛教的信仰是希望在壓抑逼仄的后宮里能有一點點精神寄托,現在我的兒子卻因為他心愛女人的離世將這種遁世之法發揮到了極致。
朝野上下頗為震驚,宗親貴族也紛紛來勸阻,可是此刻的福臨已經完全一副世外之人的形狀,與朝政和親情全然不顧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正當皇宮內一團糟的時候,天花遍布京城,這瘟疫傳染速度之快超乎想象,原本以為隔絕了紫禁城與京城,宮里便會無恙,誰知道僅僅幾天的功夫便傳染倒了皇宮內院,一些宮女太監紛紛病倒,緊接著后宮的妃子和皇子們也陸續有出疹子的跡象,每個人都惶惶不可終日。
這大清朝怕是天要塌了,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明白,這個王朝即將迎來一個新的轉折點,此刻我的兒子,大清國的皇帝已經放棄了他的帝國和子民,可是我不能。
“大金需要你,你是大金的福星,大金的未來如何,你占一半,歷史的拐點不知道會在什么時候到來,用你的智慧給予大金一個方向,隱忍蓄力,均衡舍得,你的幸福在于大金而不是你自己,這是你的命數。”大汗的話依舊在我耳邊,一日不曾忘記,此刻更顯得彌足珍貴,我已經完全明白了大汗的用意。
皇帝依舊執意要出家,并且在宮內落發,我請來了諸多位高僧對福臨進行勸阻,奈何福臨心意已決,而我不得不作出最后的妥協,這也是我作為他的母親最后一次由他任性為之。福臨出家后身居五臺山,但是對外要稱皇上染疾而薨并且昭告各王公貴族和藩屬國。
就當我以為一切事情都過去的時候卻發現福臨出了疹子。縱使他要出家身居千里之外但是起碼這個兒子還好好地活著,但是此刻他身染天花,很快將不久于人世,這對整個帝國和我這個母親來說都是塌天之禍,是個致命的打擊。
此刻我不能亂,因為這個龐大的帝國一旦失去了準心立刻就會被各種勢力所瓜分,帝國的基業瞬間就會分崩瓦解,那么幾代帝王和萬千將士所付出的一切將會化為灰燼,清帝國在根基未穩之時便會曇花一現而從歷史中消失,不,絕不,我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需要盡快選出一位繼任者,而這位繼任者必須是皇帝的子嗣中身體最為強健的,因為天花這種瘟疫一旦得過了保住了性命便從此免疫,我必須保證未來的大清皇帝是一個可以免疫瘟疫和免疫情毒的孩子。
于是遴選繼任者與消除瘟疫這兩件事情在皇宮里同時進行著。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我與福臨母子間十幾年的隔閡就在福臨病重的時候換句話說是我答應了他出家要求的時候有所緩和,乾清宮成了我每日必去的地方,我想能多陪他一些時日。
這一日,天氣晴好,難得有鳥兒飛到了慈寧宮的花園給這死氣沉沉的宮殿帶來了一些生機,乾清宮差人來說皇帝今日身體見好,晚間想來慈寧宮問安,這恐怕是近幾年來我得到的最好的消息,立刻布置了晚膳,今日福臨要來和我一起敘話,這讓我的心暖暖的。
“皇額娘,今兒這菜都是兒子喜歡吃的,這么些年了您都記得。”
“皇上,這些都是太后親自下廚為您做的,一早上便開始忙碌。”
“兒子累了皇額娘了,若不是為了兒子,您是大清國的圣母怎還需自己親自下廚?”
“你喜歡就好,只要你喜歡,皇額娘為了你會拼盡一切的。”我看著福臨瘦削的臉龐和被疹子布滿的面龐不由得一陣心疼,眼淚涌出了眼眶。
“皇額娘,您怎么哭了,恕兒子染瘟疫不能親自去幫皇額娘擦拭。”
“沒有,皇額娘只是看著你今日身子見好了,高興。咱們娘兒倆有多少年沒有這么坐下吃著飯聊著家常了,皇額娘是真的打心底里高興。”我揩去淚水,露出了笑容,福臨看著我也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從皇后去世至今兒子一直都沒什么胃口,今日終于能在皇額娘這里感覺到有點餓了呢。”
“餓了好,餓了好,蘇茉兒,給皇帝添飯。今日,咱們就是尋常百姓家,只有額娘和兒子,沒有任何宮中禮法。”
蘇茉兒幫襯著福臨吃完了在慈寧宮的這頓晚膳已經過了掌燈時分,按理到了每日我參禪和休息的時刻,這是闔宮上下都知道的,今日福臨用完了晚膳卻遲遲不肯走,“皇額娘,兒子想在額娘這里討一口茶吃,又怕耽誤了額娘參禪。”
“無妨,你想吃茶便吃茶,今天我們只論母子,皇額娘也想你多陪陪我。”
曾幾何時,我做夢都想能和福臨如同尋常母子般在燈下嘮著家常,然而帝王之家的束縛和權謀斗爭的浸染使得這份母子之情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今日,難得這樣的機會,我和福臨心照不宣摒棄了所有的成見,只論親情。
“皇額娘,這些年,是兒子對不住您,年少的意氣風發和被十四叔壓制的屈辱讓我喪失了自己的本心,我不僅不能體會到皇額娘的不易,還一再對皇額娘做出過分的事情,是兒子害皇額娘傷心了。”
“母子連心,何來隔夜仇呢?你做什么皇額娘都不會記在心上的。”
“很多事情,處在當時的情形下我是被初登皇位的稚氣和復仇沖昏了頭腦,但是經歷了這么多事情,我才逐漸懂了皇阿瑪、您、十四叔和各位王爺他們,在這深宮禁地,在權力的巔峰,沒有誰是絕對的好人,也沒有誰是十惡不赦之人,只不過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做出了更利于當時那個情境下自己的選擇,也許這個選擇會傷害到一些人,也許會阻礙了一些人,但是這些決定都是在大清王朝順著歷史潮流邁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筆。”
“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帝王所能勘悟的一切。”
“可惜的是這是我離開帝王之位后才明白的,可喜的是我參透的道理能化解我與皇額娘之間的隔閡。”
“現在也不遲,這皇位本就是你的,若你愿意你可以隨時復位,況且大清也需要你。”
“不不,皇額娘誤會了,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生在帝王家,我從不后悔您是我的額娘,給與了我生命和養育之恩,但是我卻已經徹底厭惡了帝王的種種,特別是與宛如相識相知相愛更讓我參透了人間的情愛與歡愉。”
“我本以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擁有一切想要的東西,但是我卻留不住我最愛的女人;我以為帝王霸業可以橫掃一切,但是我卻無法從心底抹去十四叔留給我的屈辱。我對不起宛如,若不是因為我,她本可以在襄王府過完她安穩的一生;我對不起本巴,若不是因為我,她便不會在這吃人的后宮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我對不起十四叔,雖然我恨他奪走了我額娘的愛,但是若不是因為我在他出獵的駿馬馬鞍上做了手腳也不會造成十四叔的猝然離世。”福臨開始咳嗽,很快又抑制住了,他似乎有很多的話要對我說。
“在和宛如相戀之后,在失去宛如之后我才真的體會到了您與十四叔之間的情誼,始于年少,交于內心,終于家國,這是我和宛如企盼卻達不到的永遠,但是因為我的憤恨卻造成了您和十四叔的天人永隔。現在我已經嘗到了這份訣別的愛帶來的無助,就如同一個漂泊的游子找不到歸鄉的路。哀莫大于心死,我不曾從此間走出,但是皇額娘,您卻經歷了皇阿瑪的愛而不得,十四叔的愛而不得,帶著家國的使命輔助我走出了一個又一個困境。您忍辱負重將我推上帝業助我成就一代帝王,而我卻負了您,實在是兒子不孝。請求您的原諒。”說完,福臨俯在我腳下給我叩了一個頭。
我起身扶起福臨,他帶病的身體依舊虛弱,我安撫他坐好,內心卻五味雜陳。我驚訝到他能掏心窩子地告訴我他隱藏在心底的一切,包括多爾袞真正的死因,這樣讓我恍然大悟為何在與多爾袞訣別的時候他一再說身后的事情,這是在幫福臨,他怕有朝一日我知道了福臨對他做的事情我不會原諒自己的兒子,我們母子反目,這也是他為彌合我和福臨的母子關系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這位年輕的帝王,在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就已經悟透了很多人生的真諦,這一點他要比他的阿瑪皇太極更為達觀。他從愛妃和愛子的死能悟出人間的疾苦并想到了要出家以償還的佛念是他的皇阿瑪所不能及的,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心懷大慈大悲,放下了一切仇恨與憎惡,也放下了這一世所有的情誼。
“我對不起皇阿瑪,他和皇瑪法兩代帝王一路廝殺才使得大清國走到如今的地位,但是我卻放棄了帝王之銜,沒有完成他未盡的帝業。縱然作為帝王,皇阿瑪弄權術一世是何等輝煌,但始終就還是失去了自己的摯愛,兒子不愿意再蹈皇阿瑪的覆轍,因此決定遠離塵世,放棄帝王家的一切。”
“我最對不起皇額娘,這一世生育之恩、母子情結徹底了斷,兒子再拜,懇求您的原諒。”福臨第二個頭磕在地上的時候,我的心已經不再像之前那么沉重了,這又是一個注定的命數,我改變不了,福臨也是。
“母子之間本就無原諒與不原諒一說,直到死你都是我最愛的兒子。”我再次扶起了他。此時我覺得他的臉色已經煞白卻依然對我露出了他幼時每每看起我的時候那種信任與依戀的目光。
“我已經嘗到了人間疾苦喜怒哀樂,感悟到了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的真諦,與凡塵俗世我已經無可留戀,只想檻內了此一生,還望皇額娘珍重自身。”
終于,他是要離開我了,作為額娘,我已經完成了與他的訣別,但是作為一個引領王朝繼續向前行進的政治家,此刻我必須完成自己的使命。
“你的心愿我也了解了,皇額娘不會阻攔你,或許天命如此,你二十余年的帝王之業也需要有個交待,這太子人選須得你給個方向。”
“額娘心中自有定數,兒子只需要遵從額娘的意愿即可。身強體健,機敏聰慧,內心果毅便是天家最合適的人選。”說完福臨雙手合十行了佛禮。我頷首也笑了笑,母子一脈自是心思相通的。
交待完了一切,福臨身體虛弱到有些喘,我命太醫來慈寧宮伺候,福臨卻說還是回到乾清宮去,讓我早些休息。走到正殿門口的時候,福臨突然轉回頭來,道,“皇額娘,我再給您叩個頭,不枉您生我養育我一場,您萬萬保重,大清的一切不孝兒就托付給皇額娘了。”說罷就在慈寧宮門口規規整整給我叩了第三個頭,然后就被太監扶上了轎攆。
我站在慈寧宮門口,扶著門框,想再看福臨一眼。借著月光,我看到福臨歪坐在龍椅上不住地咳嗽,轎攆前一盞燈昏昏暗暗越來越遠。
這便是福臨離世的前一夜他與我最后的一面,我們化解了近二十年的隔閡,他沒有一絲遺憾,我也沒有一絲遺憾,然后他就這樣走了,而我竟然沒有流一滴淚,留在我記憶中的只有含著笑的道別與母慈子孝的溫馨。比起不知何時連告別都來不及就已經天人永隔來說我和福臨是幸運的。
只是有一點,福臨終究還是沒有去到他心心念念的五臺山,不過也許他的魂魄早已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屬于那里了。
在我的幾個孫兒里頭,玄燁絕對是個聰明活潑而又勇敢的小家伙,更重要的一點,他曾經出過疹子,而且居然挺了過來,又健壯如初,這個幸運兒便是大清的下一任皇帝,這是福臨也是我的意思,不是我們選擇了歷史,而是歷史選擇了玄燁。
在未來我身死后的去向上,我既沒有選擇與太宗合葬昭陵也沒有選擇與多爾袞同葬一處,一來我與太宗早已經了卻了這一世的夫妻緣,有姑姑和姐姐陪著他,以后的永生永世他應該是滿足的;二來我允諾達哲將她與多爾袞合葬,給無后的睿王府劃上了一個句號,王爺和福晉總是要在一起的。而我與多爾袞未盡的夫妻緣終究隨著他的身死徹底地湮滅,命中注定我這一生是生為大清,死亦為大清。
我告知孫兒玄燁,我與太宗生不同衾死不同穴,因此不必再遷徙回盛京與太宗安葬,就在福臨的陵地旁邊為我整飭出一方安身之所即可,我欽點了帝陵風水墻外的一隅,遵從先祖的方式死后火葬,不要任何的陪葬,這樣既可以省去子孫們的麻煩又可以安靜地守護著世代子孫,也許這便是我永生永世的宿命,我終究沒有讓老汗王努爾哈赤失望,我以我的一生踐行了我對他的諾言。
其實我也有一點私心,這里雖說位于帝陵風水墻之外,但是卻可以遙望科爾沁,讓我能夠離故土更近一些,以寬慰我的思鄉之情。
回想起嫁入大金的那一天,離開科爾沁的時候薩滿法師給我的占卜之詞,“于愛若即若離,于子南北相向,于家富足安順,于國母儀天下。愛中有憾,得失相交,然天下屬你一人,僅你一人。”此時無比清晰,我這一生的軌跡在一開始便已經譜畫好,我的使命就是為了大清王朝而來,不應帶著一絲一片的情與愛,輔佐歷代君王統一大清王朝的權力霸業,迎立帝王揮斥方遒,開創帝國的基業。
忽有故人心上過,回目已是萬重山。
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姑姑、姐姐、娜木鐘、福臨,他們一個個走進我的生命又沉浸于歷史的長河中去,終究只剩下我信守著對老汗王努爾哈赤的承諾從未改變,我始終在這里,在帝國巨輪的掌舵人玄燁身后,繼續輔佐著他,引領著大清帝國向更遙遠的未來走去。
(完結)

荷菡生玓瓅
今天小說的正文部分就全部更完了,感謝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支持我的讀者們,希望這部《清后傳》在喧囂凡塵中能給你帶去一些情感上的慰藉和心靈上的沉靜。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