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中戲【新的一周求票、求收藏】
《夏洛特煩惱》第一場公演主要面向的是中戲校內的師生們,屬于福利本就沒怎么對外宣傳。
《BJ晨報》這么一報道,完全不需要中戲自己出面,無數話劇老饕都知道了有這么一出新話劇。
看著《BJ晨報》的上報道,中戲畢業班的學生自編自排自導自演?
這些老饕們心里多少還是咯噔了一下。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
那么亮點肯定是有的,只是之相對應的是缺點也肯定很明顯。
這是他們這些年看過數場學生的畢業大戲得出來的結論。
經典話劇劇目屬于有邊界,學生們能在一定范圍內自由發揮,而自編自排自演多數就屬于‘天馬行空’了。
這些新劇的缺點同亮點一樣引人注目。
讓他們下定決心的是晨報這篇報道里的這么一句話。
‘《夏洛特煩惱》以一個中年男人的‘黃粱一夢’為開端,講述了男主角夏洛回到自己的學生時代的種種經歷,有搞笑、有深情、有歌曲、有舞蹈……’。
聽起來像是一鍋大雜燴,但‘黃粱一夢’這個用詞倒是挺新鮮的。
難道說是‘黃粱一夢’的現代改編版?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還是挺值得一看的。
然后他們面臨的問題是,票呢?
購票電話,聯系方式統統沒有,你這讓大家怎么辦?
中戲對外的招生辦公室一大早就接到了十幾通打進來的電話,這些人上來第一句就是‘今年中戲畢業大戲怎么訂票’。
好不容易打發走這批人,室內的電話仍響個不停,這讓周末值班的老師頭疼不已。
接吧,還是那套話都說幾十遍了,‘目前暫時沒有訂票方式,我可以給你表演系的電話,這里是招生熱線’,不接吧又怕錯過其他重要的電話。
身處舞臺劇這個圈子,田有良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觀眾們的‘熱情’了。
中國的話劇舞臺以前一直都是玩藝術、玩經典,近幾年玩先鋒玩試驗。
兜兜轉轉好幾圈兒,話劇的市場依舊是一片死氣沉沉,翻來覆去依舊是那老三樣,演員們沒煩,觀眾們也已經煩了。
這一次中戲98表演班反倒是走在了傳統舞臺劇的前面。
不少劇迷、話劇愛好者、老饕紛紛打來電話詢問購票方式,甚至還有人直接找到了學校里。
看樣子舞臺劇市場的低迷已經讓這群話劇老饕們餓太久了。
面對市場的反應,中戲這邊的反應也極為迅速。
表演系的系領導第一時間便找上了田有良,系里決定以中央戲劇學院的名義出品該劇,噱頭在來的路上都已經想好了‘中戲學子邁出話劇商業化第一步’。
國家院團排的戲雖說也有廣告、銷售、賣票這些商業行為,但他們的戲卻不是商業戲劇。
商業戲劇最重要的一點是市場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過去,學生的畢業大戲也在學校公演,沒有商業目的,演完就完了,市場接不接受,觀眾喜不喜歡,根本不知道。
不走到社會上考驗學生是對教學工作不太嚴肅的做法。
然而經典話劇對于普通觀眾們來說又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沉重的生活負擔已經使普通人的壓力很大了,人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為衣食住行而奔波,人們需要娛樂,需要放松,需要笑聲。
這并不是因為人們變得淺薄了,這是現實造成的。
要想把觀眾拉進劇場,話劇就必須順應娛樂潮流。
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止這股娛樂潮流的蔓延,電視劇早就沾染上了濃烈的娛樂氣息。
賀歲片這一概念早先來源自香港,97年馮褲子拍出了中國內地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自此開啟了中國內地的賀歲片市場,此后一發不可收拾。
《不見不散》《沒玩沒了》都是前兩年馮氏幽默的經典,這不最近開始宣傳造勢的《大腕兒》也是。
劇院里放映的電影都開始娛樂化、商業化,話劇可不能自甘落后。
在中戲的領導看來,喜劇話劇《夏洛特煩惱》就是一塊兒挺不錯的試驗田。
然而這商業化的第一步還沒等邁出去就遇到第一個難坎兒。
“領導,人家和咱們簽合同了,這個劇不能商業化?!甭牭较殿I導的想法,田有良適時地站了出來同他解釋道。
姜山同鄧朝他們有關《夏洛特煩惱》的版權合同上已經寫明了‘不可商業化’,另外還針對演出場次進行了限制,中戲畢業大戲展演期間,每周至多一場。
雖然合同上并沒有明確寫明違約賠款等內容,但這份合同拿到法院肯定是一告一個準兒。
中戲靠著這部話劇能掙多少,姜山就可以讓他們吐多少,順便還可以索要賠償。
這倒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怎么辦?
談唄!
……………………
“田老師,版權我肯定是不會賣的,大家就不要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了?!?p> 姜山放下手中的咖啡杯邊搖頭邊說道。
依舊是電影學院附近的那家咖啡廳,下午田有良直接找上門來說是要談合作。
開口的第一個合作條款就被姜山給一口回絕了。
五萬塊買斷《夏洛特煩惱》的劇本?
開什么國際玩笑!
他可不是傻子搞賤賣!
聽到姜山一口回絕了自己的提議,田有良心里倒不是很吃驚,幾次見面相處后,他得出的結論就是面前的這個北電男生遠比同齡人成熟冷靜太多。
一般學生聽到這個數字哪像他現在這么淡定,一副姜太公穩坐釣魚臺的樣子。
這樣一來旁邊的田有良反倒是開始有些緊張了。
“每場商演五萬……”
姜山給出了一個數字,只是不等他的話說完,田有良頭搖地跟撥浪鼓一樣。
“不行不行!’
來的路上他自己算了一筆賬,因為是學生畢業作品,沒有明星大腕兒加盟,沒有知名導演、編劇加持,對外的票價自然不能訂太高。
按照中戲實驗劇場700個座位算,分出400個座位定價88、200個188、100個288,滿打滿算一場下來十萬出頭。
按姜山這么說一場五萬肯定不行,因為田有良可不保證場場都能坐滿,就算坐滿了每場抽成五萬那也太貴了。
中戲提供的場地、電費、宣傳,還有自己學生呢!
到了商演這塊兒總不能讓學生白白上場吧?
每場都得給演員、幕后工作的學生工資吧?
姜山這一下子砍去了一半的收益,田有良肯定不能這么干。
“那不如這樣,每場25%?!?p> 話說到這里,姜山適時地退了一步,然后姜山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怡然自得地看著田有良。
此時,一旁的田有良腦袋極速運轉起來。
‘每場25%,滿打滿算下來一場也就兩萬五,就算坐不滿相應的給姜山的抽成也少了’,聽起來比剛剛那個選擇要強太多了。
這么一合計好像有點兒劃算?。?p> 田有良有些心動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9-09/5f57d11058d9a.jpeg)
水煮豆腐湯
謝謝‘old-cat’的100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