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知什么時候又開始落下,大海中的天氣真是變幻莫測,當細雨癢癢的砸在方享臉龐的時候,他漸漸有了些清醒。
燧發式前裝手槍,并不適用在雨天使用,更何況短時間的兩次發射,已經讓槍管有些扭曲和輕微變形了。方享所能倚靠的最強武器,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
再說,剛才白發狂獵使用的詭異招式,證明火器在這個怪物的面前根本不夠看。
硬拼無異于自尋死路。
方享覺得腦袋都要變大了,還是硬著頭皮與狂獵對視。在不經意間,他的視線越過了狂獵和它身后雕塑般站立的骷髏小弟。
在它們的后方,隨著霧氣的逐漸變淡,停在巴托號前方的巨大幽靈船,終于露出了猙獰的全貌。
船舷下的側身密密麻麻遍布著無數的仰角炮臺,冰冷的火炮口全部都是探出的,給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
幽靈船僅僅一側的火炮數量就超過了一百,看起來像是一只全副武裝的可怕刺猬,也像是一個隨時準備傾瀉怒火的移動要塞。
這是艘純粹以戰斗為目標的巨型戰船,也是一艘伊比利亞風格的多桅遠洋船只,船帆的搭配上還遺留著兩個世紀前的設計理念。
它應該是蘭科尼塔時期建造的一艘遠洋戰艦,誕生之初,絕對是為了參與歷史上那場規模最大的驚世海戰,方享的心中無比肯定,話語比他腦子轉的還快:
“你是蘭科尼塔大帝?”
白發狂獵握緊長柄雙劍的右手有些松垮,左手輕輕劃過了干癟的左臉頰,仿佛清理并不存在的灰塵和臟污,也似乎掩飾著什么。
它冰冷刺骨的藍眼睛一時沒有了焦距,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沉默,只有細雨撞到人體的輕微響聲在不斷回蕩著。
方享不由得咽了下口水,看來自己的運氣不錯,又一次蒙中了。
蘭科尼塔大帝是伊比利亞帝國的第三任皇帝,其母是北方魏京人的公主,他曾是東海最出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其統治期間,帝國的疆土和聲譽一度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蘭科尼塔時期,伊比利亞的文化和藝術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平民也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海上殖民地的不斷增加和對外貿易的經濟成果,讓伊比利亞變得國富民強,成為了東海的絕對霸主。
當時無論是與奧德曼帝國的沙漠戰爭,還是同島國布列頓尼亞的大型海上會戰,蘭科尼塔每次都是親臨戰場、指揮殺敵,如同威風凜凜的不敗戰神。
每一次,帝國及其盟友們都笑到了最后,以勝利者的姿態瓜分戰敗方的賠償領土和巨額財富。
在東海,無論是古老的奧爾哈維神圣帝國,還是展露頭角的新興國家威利亞,無論是北方軍事化城邦制度的魏京人,還是來自于南方原始落后的昆塔部落,他們都選擇了對伊比利亞的絕對臣服。
蘭科尼塔大帝的威望傳遍了整個東海,此時伊比利亞帝國的實力空前強大,大帝最終把目光放在了其他海域的征服上。
他的目標就是相鄰的波塞尼亞斯海,也就是七海中的南海。
自古代卡西塔尼亞王國分崩離析之后,東海與南海的遠洋貿易就開始停滯不前。這是因為兩大海域之間的主導勢力完全不同,南海已經成為了海盜們的樂園和天堂。
南海上國家眾多,共有三十多個國家,二百多個港口,但是卻沒有實力雄厚的大帝國。面對海盜的日益猖獗,南海諸國曾經組建過同盟艦隊,合力討伐海域中最強大的海盜王哥爾·羅杰,結果被其統帥的海盜軍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想要完整的征服南海,將其變成伊比利亞的附庸和海外殖民地的話,那么帝國與哥爾·羅杰之間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戰無不勝的蘭科尼塔大帝決定再次御駕親征,東海各國除了威利亞外都派出了各自艦船進行協助,爭先恐后的準備分一杯羹。
當時龐大的東海聯合艦隊被譽為無敵艦隊,各類戰艦數量超過了一千七百多艘,光參戰的士兵就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后勤民眾和隨軍商賈的船隊更是兩倍于此。
而海盜王哥爾·羅杰召集的各路海盜力量,只有不到六百艘本地戰船,在質量和火力上遠遠不及東海聯合艦隊。
戰爭持續了十四個月,但是戰事并沒有如同想象中的一邊倒。因為主戰場就處于南海,東海艦隊嚴格意義上是屬于跨洋遠征。
他們的補給線經常被海盜們騷擾和破壞,以至于聯合艦隊在很多的時候,選擇就地掠奪南海當地的糧食和人口。
被稱為貪婪的侵略者和異族強盜們的東海人,很快就激起了南海人民的同仇敵愾。
在最終的中旅島大決戰時,南海諸國改變了置身事外的態度,暗中與海盜王哥爾·羅杰勾結在一起,從東海聯合艦隊的背后發起致命一擊。
這是七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決戰,在狹小的中旅島海峽,雙方出動的戰艦總數超過了三千艘。
出發之前,蘭科尼塔甚至只讓聯合艦隊攜帶了三天的補給。他破釜沉舟的下達命令,要么生要么死,他的艦隊就沒有茍且偷生的第三選擇。
戰事整整進行了五天,很多戰艦在沒有補給甚至炮彈打完的情況下,選擇壯烈的撞擊敵船與其同歸于盡。
蘭科尼塔和哥爾·羅杰兩大人杰在此役雙雙戰死,東海艦隊的旗艦“永不沉沒的蘭科尼塔號”,也在無數炮彈的洗禮下緩緩沉沒。
雙方的元氣大傷,損失慘重,最后在南海預備役艦隊抵達后,才終于分出了勝負,只有少部分的奧爾哈維戰艦突圍逃離了戰場。
經此一役,發動戰爭的伊比利亞帝國損失了大部分海上力量,國力由盛轉衰,丟掉了霸主的寶座。
沒有搭上戰爭末班車的威利亞帝國卻日漸崛起,兩百年后逐漸成為了新的東海霸主。只是威利亞的實力和影響力,難以服眾,與蘭科尼塔時期的伊比利亞帝國相比,兩者聲望有著天壤之別的差距。
方享目不轉睛地看著眼前高大的蘭科尼塔,當他再一次感覺周身寒冷的時候,明白蘭科尼塔在陷入回憶之后,再一次蘇醒了過來。
原來狂獵真的保有生前的記憶,它們果然是死而復生的一群人,冥神奧比亞修斯竟然擁有驚天的神力,能夠施展出世人夢寐以求的復活法術。
蘭科尼塔現在的強大戰斗力不知道是生前就有的,還是轉化狂獵之后冥神所賦予的,如果是后者那將更為可怕,因為方享可是違背了神的旨意。
不過現在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天知道已經清醒過來的蘭科尼塔會不會馬上發起進攻,要是對方真的沖過來,那么方享和他身后的徐水兒絕對會在下一秒,成為穿在長劍上的兩個“串兒”。
他根本不了解蘭科尼塔,也不知道對方喜歡什么話題,如果只是隨意閑聊的話,方享相信自己絕對可以口若懸河的侃上一個小時,并且絕不重樣。
可是,對方冰冷的表情讓方享覺得,一分鐘的廢話對方都聽不進去。而自己最少還需要堅持三分鐘,必須說些什么,才能讓時間再度流逝。
古書上曾記載蘭科尼塔大帝生性殘暴,一半魏京人血統的他喜歡戰爭和開疆拓土,對于親情和家國觀念很淡,也沒記載什么特殊的愛好。
方享感到一陣頭疼,難道聊一聊伊比利亞的衰敗現狀和威利亞后來居上的契機?或是聊一聊軍事高壓制度和自由貿易主義的優缺利弊?已經身為狂獵的對方到底感不感興趣呢?
要不干脆撒一個彌天大謊,扯一扯最近東海國家同玩家們聯手,組織更加龐大的聯合艦隊侵犯南海。或是南海玩家們慫恿當地原住民組成新的同盟軍北上,雙方都在摩拳擦掌,準備開啟大海戰2.0。
可是這些,蘭科尼塔會聆聽嗎?更何況他一直在海上游蕩,要是發現方享在撒謊,會不會直接送上一劍?
看著蘭科尼塔那把夸張華麗至極的長柄武器,方享感覺一陣透心涼。不過他靈機一動,蘭科尼塔殺死巴托那次,其實是不是在敬佩對手竟然能擋住如同暴雨般的進攻,才用武器的完全體送其最后一程呢?
要知道當時巴托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了,蘭科尼塔何必費勁的將兩把巨劍整合成一柄長兵武器呢?也許在這個冷血的大帝心中,對難纏的對手會用上一種特殊的敬重方式?
方享也不知道對錯,他決定賭上一賭:“其實,你不知道,哥爾·羅杰在兩百年前的大戰中并未戰死……”
蘭科尼塔的眼睛突然間變得更藍也更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