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貴客,我家主人想知道貴客怎么稱呼,在哪里高就?”
聽聞蘇尼的話,楚留香看了一眼李長貴,得到提示,開口道: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師鐵一團(tuán)偵察連連長,楚留香!”
這是在路上,楚留香與李長貴商議的幾種配合方式,如果李長貴右眼閉一下,則表示使用剛才楚留香所報身份!
“啊,原來是志愿軍同志!你稍等,我立即稟告家主!”
蘇尼一聽楚留香是解放軍,不敢怠慢,立即轉(zhuǎn)身;
這是寨子里第一次來解放軍,而且還是被刀槍弓弩“請來的,這事情可不小;
原本從楚留香他們身上搜出武器,彝家獵人匯報是走馬幫的,所以并未在意;
原本彝家只是打算讓楚留香他們出過路費(fèi),給錢就放人,沒想到這次遇到了解放軍;
直到楚留香出面看望病中的孩童,才被以另一種身份對待;
耿直的彝家人就是這樣,僅憑楚留香的幾句話,就將其奉為上賓,根本不會想到有人會假冒能治病之人;
就在蘇尼轉(zhuǎn)身而去,李長貴走到楚留香面前,端著剛才放在桌上的糕點(diǎn),糕點(diǎn)一點(diǎn)都沒動;
“老楚,你看這份糕點(diǎn)很名貴,我們一直都沒動,怕犯錯誤!你看如何處理?”
“這是什么糕點(diǎn)如此名貴?竟然不敢吃?”
“這叫滇八件,可以說是昆明糕點(diǎn)中的頂級了!”
“滇八件?”
“昆明滇八件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標(biāo)志。滇八件是最能反映昆明風(fēng)味的糕點(diǎn),用特色的原料,和傳統(tǒng)的烘烤工藝精心配置而成。”
“滇八件都很名貴嗎?”
“這倒不是,滇八件根據(jù)食材原料的不同,價格也不同,不過這盒滇八件可是名貴的很啊!”
“哦,那就不要吃了,這么名貴,留著彝家人自己吃把!”
“嗯,跟我們的意思一樣,我們就放著了,只是彝家有傳統(tǒng),拿出來的東西客人不吃,會被認(rèn)為是小瞧主人!”
“有這風(fēng)俗?”
“有!”
“那這樣,你選一個,切一點(diǎn)出來,我們意思一下就行,你看這樣行不?”
“嗯,行,這樣辦!”
李長貴很贊同楚留香的做法,一下就解決了為難的事情;
“老李,給我們講講這滇八件唄,剛才你只是說了彝家的風(fēng)俗,還沒講這滇八件的故事呢?”
“你們看到啦,滇八件就是八個餅子唄!”
“既然你說它能代表昆明,總有個說法嘛,別賣關(guān)子了,快說!”
譚秀才催促著,他對盒子里的糕點(diǎn)什么味道并不感興趣,而對為什么能代表昆明風(fēng)味感興趣;
而楚留香則對味道與制作方法感興趣,雖說現(xiàn)在無法品嘗,學(xué)習(xí)下如何做,到時候回團(tuán)部自己做就行了。
看到炊事班戰(zhàn)士如此感興趣,李長貴拿起自己的煙桿點(diǎn)燃,遞給郭大路,然后接過郭大路的煙桿,裝上煙絲,點(diǎn)燃,他用的是一種裝汽油的打火機(jī);
大大吸了一口之后說道:
“你們看到了,“滇八件”就是每個盒里裝八件糕點(diǎn),有八個品種、八種口味。”
“八個口味分別是硬殼火腿餅、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雞棕酥、火腿大頭菜酥。”
“昆明人俗稱為:一硬、二白、五紅;滇八件里面的東西都是昆明人自小吃到大的味道,所以說是昆明的一個標(biāo)志!”
“意思就是這八種糕點(diǎn)將昆明人日常食用的味道都總結(jié)成八種口味,然后用這種形式展示出來?”
譚秀才試著將自己的理解向李長貴求證;
“是的,如果有人連這八種味道都吃不出來,肯定不是昆明人!滇八件只是昆明味道的載體,是不是糕點(diǎn)并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美食!”
“哦,老李,詳細(xì)講講你說那一硬、二白、五紅是有什么講究?”
這次,譚秀才跟以往不一樣,他手上拿了一本小本子;
用筆記下來,譚秀才自從聽水靈光講了關(guān)于云南的事情之后,一直就有這個想法;
本來炊事班人手一個小本子,可他的已經(jīng)記滿了,沒有地方能在寫一個字了;
這本是在富民軍管會重新用了新紙裝訂的;
“好吧,我就來講講!”
李長貴輕咳了兩聲,就講起了滇八件的故事;
“一硬”,是指昆明硬殼火腿餅,也特指這一味昆明人世代傳承,從沒改變。
文人雅士給這一世代傳承起了個有趣的名字——一硬火腿情,來特指這幾百年不曾改變過的味道;
硬有二個意思,一是說這餅的味道傳承過硬,經(jīng)得起昆明人的考驗(yàn),二是指這餅的外殼!
在昆明,火腿月餅外殼用精面、豬油、蜂蜜拌和烤制,入口酥而不飛屑,比其他酥餅有韌性,并不是真的“硬”。
硬殼的火腿餅是滇八件頭一份,這是在昆明發(fā)揚(yáng)光大的月餅,如今已是昆明人心中不能磨滅的印記。
如今的昆明人那年要是少了它,便才發(fā)現(xiàn),那從前未曾在意的味道,已深深烙印于心中那屬于家鄉(xiāng)的方寸硬殼火腿餅之間。
滇八件中的二白指的是洗沙白酥、水晶酥。所謂二白便是這兩個糕點(diǎn)的顏色。
當(dāng)然它們也有雅稱:二分白月夜;
洗沙白酥,是以洗沙為餡,外表包裹著白色酥皮的餅;
而水晶酥則是面色金黃四周雪白的酥餅。
二者皆是白皮,可餡料卻不盡相同;
洗沙白酥帶著濃濃的豆沙,甜膩而粘糯;
而水晶酥則起皮掉酥,口感油多而不膩,糖重而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
滇八件中,除了一硬二白之外,便只剩五紅了。
紅色,一向是中國人所喜愛的顏色,作為裝飾,它喜慶熱鬧,而作為食物,它無比的誘人。
文人雅士也給了雅稱:五福胭脂紅;
在普通老百姓口中,滇八件就是一硬二白五紅;
而文人雅士口中則為一硬火腿情、二分白月夜、五福胭脂紅;
不管如何叫法,都說明了滇八件是一種不分身份高低、文化多少、老少喜愛的一種昆明美食;
美食并就該沒有階級性,沒有高低貴賤的區(qū)別,美食是能讓人人都能享受的食物才能叫美食;
那些只能由少數(shù)人享用的食材,不能稱之為美食,它美在哪里呢?
滇八件中的五紅,來自昆明特色地道小食。
麻仁酥、玫瑰酥、雞樅酥、五仁酥,大頭菜酥每一種酥都帶著濃濃的昆明味道。
紅色的麻仁餡和伍仁餡自是不必說,它們的來源是昆明美食文化博采眾家所長的體現(xiàn);
若要說特色,必定要從這雞樅酥說起;
煙雨朦朧的城市,寂靜清幽的山林,每到七月,在昆明,總有一段記憶讓人難忘,總有一種味道讓人想念;
在這里的每個夏天,有都會一種相遇,不只在路上,在田間,在密密層層的山林里;
還在黏著濕潤的泥土里,在每一個人心里;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卻以滇八件為媒介,向著每一個地方傳播;
這便是雞樅酥餡料由來,來自山珍的雞樅,被細(xì)膩順滑的油脂煎炸過后,華麗轉(zhuǎn)身,變成滇八件中五紅之一的雞樅酥。
這一轉(zhuǎn)身帶來的不僅是美味的保留,更是昆明情懷的長存。
昆明美食如云,滇八件的美味又何止雞樅酥一個。
夏季的草長鶯飛帶來的生機(jī),不止讓田間充滿了美食,就連這浪漫迷人的花田間也讓人垂涎不已。
滇八件中的玫瑰酥,紅色是它的色彩也是它美味的神韻。
新鮮的食用玫瑰制成甜膩的餡,將這一季的玫瑰用心典藏,用酥脆的餅皮將香味封存遙寄給每一個在昆明有著美好記憶的人。
五紅之中的最后一紅——大頭菜火腿。
大頭菜,餡料中的重頭戲,它是昆明人難忘的特色,是讓人齒頰留香的美味。
曾斬獲國際大獎的它,現(xiàn)實(shí)中卻是一道樸實(shí)無華的咸菜,用低到塵埃里的姿態(tài),點(diǎn)綴出這大頭菜火腿酥的美味。
酥皮之下的每一粒大頭菜都是它對昆明味道的體現(xiàn)。
滇八件,無論外表如何華麗;都是昆明本質(zhì)味道的體現(xiàn)。
一個城市的味道是怎樣的,這城市的風(fēng)格便是怎樣。
甜、咸、鮮、香、酥、脆、松、軟等多種滋味的滇八件,是昆明味道的代表也是昆明精神的體現(xiàn)。
在昆明的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滇八件中某一件在某美食領(lǐng)域獨(dú)領(lǐng)風(fēng)騷的姿態(tài),雖然此時的它形態(tài)變化萬千,但不變的是那重重的昆明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