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差一刻,演習指揮部前空地;
在第一天演習中存留的30支炊事班隊伍集合完畢;
這次他們面前不在是一塊記分牌,而是有一排桌椅與凳子;
他們被通知,省軍區陳司令員要與大家見面;
在剛才的班務會上,楚留香讓炊事班的士氣再一次振作了起來;
而且對于如何拿到本次演習的第一名,他們更加清晰,斗志更加昂揚,炊事班達成一致;
要輸也要輸在前往第一名的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自己,看低自己;
別人很優秀,但是我們更優秀!
班務會只進行了五分鐘,這是楚留香炊事班的一貫風格;
班務會如果超過五分鐘,每超出一分鐘,炊事班全體戰士做100個單杠大回環。
散會之后,楚留香安排了郝世杰、方寶玉、倪不小還有譚世宇去打聽剛才計分板上前十名的炊事班信息;
這次打聽他們非常順利,因為那些被淘汰的炊事班戰士都非常熱情的跟他們說了他們所知道的一切。
最后不僅是前十名打聽的清清楚楚,當初楚留香認為時間不夠,就暫時放棄打聽的其他炊事班情況也摸的清清楚楚;
隨著戰士們熱烈的掌聲,陳司令員還有水龍大師等開始進場入座;
當首長們落座完畢,演習總裁判長來到戰士們面前;
他并沒有介紹在座的首長與任何人,而是直接宣布了第三輪演習規定;
演習第一輪就是一開始的食材選擇,那輪就淘汰了18支炊事班;
第二輪就是昨天的午飯與晚飯保障,這一輪淘汰了30支炊事班;
“省軍區后勤保障演習炊事班比武大賽第三輪第一回合比賽內容:炊事班白案炊事員做餃子,炊事班白案協理員做清水面!”
聽見總裁判長魏子云宣布第一回合比賽是餃子和面條的時候,很多戰士不覺笑出聲來;
確實,戰士們對這兩樣東西都十分的敏感,因為這兩樣東西代表著一位中國軍人的軍旅生涯;
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一個是喜悅,一個是悲傷;一個是鐵血,一個是永恒。
中國軍人真正的軍旅生涯開始于一碗細細的面條,結束于一碗大大的餃子。
面條,部隊叫“迎新面”、“下車面”、“扎根面”,叫法因為部隊、軍種、地域等原因,各不相同;
餃子,卻一致被叫做“滾蛋餃”,這名字不分部隊,不分軍種,不分地域。
面條,是因為抵達部隊的新兵,一路風塵仆仆,早已饑餓難耐;
此時,一碗細細的面條不僅能讓新兵吃飽肚子,還不會造成吃多了而產生消化不良的情況。
餃子,是因為即將遠行的老兵,多年未有回家,思鄉之情濃烈;
此時,一碗大大的餃子不僅能讓老兵肚子抗餓,還寓意一路順風馬不停蹄地回到久違的故鄉;
總裁判長并沒有因為戰士們的笑聲而被打斷講話;他非常清楚戰士們笑什么!
“比賽規則:兩支炊事班進行3回合擂臺比賽,總分輸者淘汰!”
“評分貴賓:昆明愛國華僑農場場長水龍同志!”
“規則宣讀完畢,一會每支炊事班派一人到裁判席抽簽,抽到相同數字炊事班,即同擂臺比試。”
說完,總裁判長魏子云看了看陳司令員,有沒有要補充的,陳司令員對他輕微搖了搖頭;
“好,抽簽開始!20分鐘以后,擂臺賽開始!現在大家可以進行準備!”
“誰去抽簽?”
“我看,這回合既然是郭嵩陽與孫玉伯的比賽,讓郭嵩陽去吧!”
“贊成!”
郭嵩陽見大家都贊同,拍了一下孫玉伯的屁股;
“快去,你抽號!”
孫玉伯捂著自己的屁股,快速跑向了裁判臺!
“千萬不要抽到1號炊事班和10號炊事班同組啊!”
倪不小在孫玉伯走后,立即做出祈禱的模樣;
“嗯,倪不小,你認為我們比不過1號還有10號嗎?”
“不是,不是!”
“哈哈,不用擔心。就算是也沒關系,我們郭二哥也不是誰想贏就贏的!”
“就是,倪不小,你這是看不起郭二哥!”
“是啊,郭二哥,你看你平時最關心倪不小了,可到關鍵時刻,這小子根本靠不住啊!”
“是啊,是啊!郭二哥以后別理他了!就是一個白眼狼!”
“你們,你們歪曲事實!郭二哥別聽郝世杰他們的,他們可壞了!”
“班長,你也不管管,他們又冤枉我!”
“我看他們沒冤枉你!”
“班長,你!!!!你為老不尊!”
“哈哈,班長,倪不小罵你是老家伙了啊!”
“哎,倪不小,回部隊你就等死把!我在這里提前為你默哀!”
“不,不,班長,我不是剛才那意思!”
“看,抽號的拿回來了!”
“孫玉伯,幾號?”
“10號!”
“哎呦,瞧我這張臭嘴,說那個班就抽到那個班!”
“什么啊,倪不小,你瘋了把,我說我抽到的是第10號,不是10號炊事班!”
“哈哈,倪不小你搞半天,是自己嚇自己啊,哈哈!”
“我們抽到10號,是說我們在第10組!”
“那和我們同擂臺的是幾號炊事班?”
“18號炊事班!”
“18號?這個班有點強哦!”
“郝世杰,你掌握了什么消息?”
“這18號炊事班屬于省27守備區,他們所在團的前身就是抗戰時期的山西青年決死隊!”
“哦,吃面的行家啊!”
“所以呢,我們遇到對手了!”
“不管什么對手,我們迎戰就是!”
郭嵩陽拍了拍孫玉伯,眼神中充滿了鼓勵與堅毅;
“走,去準備!時間到了!”
郭嵩陽與孫玉伯來到了集合點;
在集合點前,有一排桌子,上面放著已經揉好的面團,新鮮面粉,菜籽油,食鹽,還有一些蔬菜,再沒有其他了;
比賽開始以后,所有炊事班將從上面選擇自己的材料;
比賽要求做的面條與餃子數量并不多,就是滿足自己所在在炊事班全體戰士吃飽的前提下。多做餃子100個,面條十碗。
如此制作數量就會導致炊事班人數越多,要制作的餃子與面條就越多。
裁判組為什么這樣規定,所有炊事班也不敢有任何疑問;
“想好做什么了嗎?孫玉伯!”
“二哥,做白菜清水面!”
“為什么?”
“白菜能保持面條本來的風味!”
“嗯,不錯,那這碗面就完全要看你揉面的功夫了!”
“注意,桌上的面團拿到以后,要仔細判斷面團的各項特性,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把面團進行改造符合自己需要的,不要慌!”
“嗯,二哥,你的餃子可是我們拿分的關鍵,一起加油啊!”
“嗯!”
“一會玉伯燒水,二哥揉面!配合著來!注意,沒說只能用一種蔬菜哦!”
這聲音是楚留香的,他提醒不要單打獨斗,要配合!
這樣一來,不管是餃子所需要的面皮,還是面條所需要的面團,都由經驗更加豐富的郭嵩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