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生活的節奏變快,生活的壓力變大,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點扭曲。似乎一切發生的是那么合情合理,焦慮、抑郁、浮躁更是青少年的常見狀態。在這浮躁的社會,每個人都會本能性的想去抓住一棵救命稻草,可是這世間又怎可能會每個人都是真心相待呢?這一天,溧洛躺在病床上慢慢的睜開眼睛,看到母親在身邊,于是釋懷的問:“媽,我是不是病了?會好嗎?”說完,溧洛的眼里充滿了淚水,但始終流不下來。溧洛媽媽心疼的跑到了門口,痛心的捂著嘴哭了起來。下午的陽光正好,紅色的暖光照進了溧洛的病房,似乎是那么的溫和,可溫和中還夾雜著著一絲絲的凄涼。此時,醫生進入病房,告訴溧洛的母親說:“做好心理準備吧,她的病概率太小了。心病加癌癥晚期,唉,可憐的孩子。”溧洛動了動身體,試圖讓自己躺起來,母親見狀,立刻扶了起來,溧洛笑著問:“醫生,我大概有多少存活的幾率,如果如果治不好,我還能活幾年?”醫生:“還有10%的幾率,治不好最多活兩年。沒事,相信自己,你首先得調整心態,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懂嗎?”溧洛點了點頭:“謝謝。”醫生:“不客氣,你好好養病。”隨后,醫生就離開了病房。溧洛媽媽:“餓了嗎?想吃什么跟媽說,媽給你買去。”溧洛笑著說:“媽,吃什么都行,我不挑的。”溧洛媽媽:“好,那媽給你買點水果去。你好好休息哈,順便給你帶點雞湯,稀飯過來。”溧洛:“好,謝謝媽。”
在母親離開之后,溧洛朝窗外望去,窗外的樹枝的一個枝丫正好在床邊,就好像一個窺探者,想要窺探到溧洛心中隱藏的心事。那一年,正值初二的溧洛正處于學習的一個瓶頸區,于是溧洛想趁著放學回家好好調整。教師鈴聲一響,老師在臺上說:“好,同學們下課,祝你們周末愉快。”班長站起來喊了句:“起立。”然后全班都站起來,齊刷刷的喊到:“老師再見。”放了學,溧洛就迅速收拾自己的課本作業,然后跑到車站等車,在等車時心想:太好了,終于可以回家了。對于“家”的定義,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此時,家對于溧洛來說,是一個溫馨的地方,它可以讓溧洛放松,以最舒適的方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在外受到委屈后,唯一一個避風港,是自己失敗后唯一的靠岸,也是溧洛心中最放不下的地方。車來了,溧洛背著包上了車,沒過多久就到家了,回到家中,推開門喊到:“媽,我回來了。”看見自己的孩子放學回家,母親就十分開心地說:“你先洗洗手,等一會兒,我做好吃的給你吃哈。”溧洛:“嗯。”溧洛放下了書包,去院子洗了手之后就打開了自己的物理課本,找到了自己不會的題目,努力的讀題,一邊不懂再讀一遍,生怕自己錯過了什么。溧洛一遍遍計算著,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解出來了。在這時,母親也剛好做好飯端上了桌:“洛洛,來吃飯了。”溧洛:“哦,知道了,媽。”吃飯的時候,溧洛問母親:“我爸還沒回來?”溧洛媽媽:“嗯,應該十點半回家。”溧洛:“哦。”溧洛媽媽:“洛洛,咱家不容易,媽媽也不容易,你一定要考上大學,咱家就算再怎么不好,也是會供你好好上學的。”溧洛無表情的回了一句:“嗯。”然后就低下頭默默吃飯。溧洛一邊吃飯,心中卻十分委屈,她在學校學習遇難題,感覺很無助,而母親這句話說了不下一次,更是讓她產生反感。她明白家里人不容易,她也沒有一絲絲懈怠,可是家里人不僅不了解她,更加的是不關心自己的壓力,這讓她難以接受。一直被自己視為靠岸的家,此時讓她產生了一種絕望的感覺,壓得她喘不上來,想逃離,卻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