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月二十五這天,政事堂照例收到了不少奏折,其中就有關(guān)于太子之位的人選,有官員提議要選賢,如果只考慮成年的皇子,二皇子是否合適,為了國家大計,也可以考慮一些優(yōu)秀的宗室。
這其實就是變相提起方天龍了,之前方天龍可是延和帝親口稱贊過的,是難得有能力的少年皇親。
看到了這份奏折,左相大人露出了笑容,不過很快就收斂了,繼續(xù)看著其他奏折,先看看有多少人這么提議的。
看完之后,差不多有二、三十份同樣的奏折,都是一些官職在四、五品,手里沒有多少實權(quán)的官員上奏的。
這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這部分官員往上爬的機會不大,更容易想要投機一把,會想著孤注一擲,來為自己搏一個錦繡前程。
既然看到了想看的奏折,秦煥自然要繼續(xù)推動,特意把這些奏折拿去給延和帝看了,讓延和帝批復了,再讓人把奏折發(fā)回去,又在朝堂上提了此事,向不少大臣傳遞了信號。
聽到這些奏折被延和帝批復了,的確是讓人收到了一個信號,就是延和帝是贊同這些奏折,也就是贊同把方天龍列為立太子的人選。
這下子就有不少官員動心了,過了沒幾天,上同樣奏折的人更多了,已經(jīng)達到了五、六十份。
到了這個時候,有不少官員也坐不住了,開始紛紛表明立場,上奏折說了立太子的事,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二皇子,一派支持優(yōu)秀宗室,也就是方天龍。
總的來看,目前還是支持二皇子的更多,其中有不少是勛貴和老臣,就是一開始請延和帝立太子的那些人,自然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支持方天龍的官員里,大部分是官職比較低,年紀比較輕的,也有部分年紀比較大,一直升官無望的。
這是正常的情況,畢竟二皇子是延和帝的親生血脈,一直為朝臣們所知,方天龍是剛到京城不久,身份也剛被承認沒多久,沒多少人認識和熟悉的。
而且二皇子是從小受皇家禮儀教導,身份一直很尊貴的,不像方天龍對許多事都不清楚,很多皇家禮儀都要從頭學起,在身份上也難免會有人還改不過來,還當作是普通的皇親對待。
當然,方天龍的優(yōu)勢是能力強,在民間呆得比較久,知道民間生活是怎么樣的,有利于在政事上處理,能更加重視百姓,可以考慮到百姓所需要的,做好了就能得民心,改善目前各地一些混亂的局勢。
現(xiàn)在熠朝有不少地方都有亂黨和亂民,各地官府處置得不怎么樣,剛平定一波,沒多久又有新的一波出現(xiàn)了。
駐軍和四鎮(zhèn)軍在各地幫忙,可是治標不治本,一直疲于奔波,到處出擊,這邊剛平定,急忙往另一處,結(jié)果沒幾天原來平定的又出現(xiàn)了,讓人很是頭疼又沒有根本解決的辦法。
這些事秦煥大部分瞞下來了,只對延和帝說大體上都沒事了,還有小部分頑固的賊子,再花一些時間就能清除干凈的。
實際情況大臣們大多知道,只是也無力去解決,只能盡力安排,撥款撥糧的,讓各地官府努力去處理好。
這也是不少勛貴和老臣,以及一些皇親對秦煥很不滿的重要原因,只會瞞著延和帝,對下面的官員又不處置了,換真正有能力解決問題的過去,導致各地的混亂一直繼續(xù)著,不知道最后會是個什么樣子。
所以才一直上書請立太子,希望由太子來參與朝政,督促秦煥真正去解決問題,還天下一個真正的太平。
到了四月初,朝堂上除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是開始議論立太子的事了,兩方人馬不時地辯論著,在朝堂上吵起來,秦煥都不阻止,就在那看著。
辯論得多了,就開始有人想找能一擊必中的理由,不然一直吵下去,是無法得出個結(jié)果的,所有就有官員提出了,方天龍到底是否有資格作為立太子的人選。
這個問題是秦煥很重視的,特意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首先要解決了,才能再來商議到底應(yīng)該立誰為太子。
有秦煥開口了,官員們更是在這個問題上開始發(fā)言,用了幾天,各自引經(jīng)據(jù)典,爭論不休,最終得了結(jié)果,那就是方天龍是有這個資格的。
這也是秦煥想要的結(jié)果,讓官員們這樣爭論,就是要等著所有官員都認同,確定方天龍是有資格作為立太子的人選的,這樣才能確保二皇子出事后,就是方天龍來當太子了。
否則的話,雖然三皇子還小,但是如果方天龍是沒有資格的,那也不可能支持方天龍來當太子了,這是最根本的,在禮法上要確定下來的。
此時是四月中旬了,先得出了個結(jié)果,然后就是開始商議誰才是最合適太子之位的人,這個時候就是真正把二皇子和方天龍放在一起比較了。
當然,這事也得得到延和帝的認同,所以秦煥就去找了延和帝,下了口諭,表示贊同官員們商議的結(jié)果,可以再商議立誰為太子了。
原來上書的勛貴和老臣,聽到的時候可是很驚訝,沒想到延和帝竟然贊同了,那方天龍真的就和二皇子擁有同樣的資格了。
可是事到如今,官員們已經(jīng)不管方天龍資格的問題,都在商議誰最合適了,再去上書要否認方天龍的資格,就沒人會理會,也會有損部分官員的利益,更是不會被接受了。
所以這些勛貴和老臣,只能不再談?wù)摲教忑堎Y格的事,再上奏折請立二皇子,希望延和帝仔細考慮,還是要立自己親生的兒子才最合適,至于方天龍,有能力的話,就多派出去辦事就是了,從各方面來說,還是不適合當太子的。
新一輪的辯論和商議開始了,身為當事人的方天龍和二皇子都低調(diào)在家,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只是心里都有些著急,不知道事情會如何發(fā)展,在什么時候又會出現(xiàn)一些事情或者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