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族老商量了一會兒,又向陳老爺詢問了一些情況,最后才決定了,就答應由方天龍來當這個接替的人選。
不過要事先和方天龍說好一些事情,這個接替的人選,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如果陳至惟到時候就能解決好所有事情,那方天龍是不能擅自要求做些什么的。
還有就是如果陳至惟到時候真的出了意外,可以先由方天龍來接替,不過處理完事情之后,一切恢復平靜了,那這縣衙就得重回陳至惟掌控。
最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處理亂民的事和其他各種情況的功勞,到時候要如何分配,也得商量一下,畢竟陳家可是要說服陳至惟,然后還要做出許多支持的,這里面可算是付出了許多。
畢竟幾位族老要為陳家多考慮一些,所以才要事先說好,讓陳老爺和方天龍商量好了,才能真正定下方天龍為接替陳至惟的人選,然后再去找陳至惟說好這件事。
陳老爺也知道幾位族老不會輕易答應的,本來就是等著幾位族老提出什么條件和要求來,現在聽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并不算為難方天龍的了。
所以陳老爺就表示這些事肯定要先說好的,他也是會站在陳家的立場上來考慮的,會和方天龍詳細商量好,把該說的都說了,具體的細節也要都確定好,以免到時候太過緊急,還是會出現什么不好處理的情況。
雖然現在想到了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不過還是要等事情真的發生了,才能具體去操辦,這種事也不好提前和其他人說,否則就會有人也動什么心思的,要知道帶頭的人可是能掌管全臨商縣,手里有很大的權力,如果提前說了,被人知道有這種可以接替陳至惟的機會,那肯定有人覺得自己是有能力或者夠資格來當這個接替人的。
不能提前和其他人打好招呼,等到陳至惟出現什么意外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些慌亂的,方天龍要站出來,然后迅速接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這些都得考慮好,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平穩交替好。
幾位族老聽了陳老爺說的,都很同意,陳老爺不愧是代表陳家在外的主事人,考慮事情很仔細,這件事幾位族老就不再多說了,全權交給陳老爺去處理了,陳至惟那邊也直接以陳家的名義去說就是了。
陳老爺就和幾位族老又說了會兒話,才向幾位族老告辭,先回陳府去了,仔細想好了要如何跟方天龍說,才讓人去請方天龍到陳府來。
方天龍接到陳老爺的相請,知道應該是之前說的事有結果了,這事在方天龍預料之中的,這件事短期內就會決定下來,然后趕緊去安排好的,最主要的是方天龍對陳老爺有信心,只要陳老爺出面,說服陳家同意并不是什么難事。
陳老爺很快就見到了來陳府的方天龍,兩個人先喝茶坐了坐,才開始進入話題,說起陳家的決定和提出的要求。
這些要求方天龍都能接受,也是應該的,再怎么說,方天龍現在還是要靠陳家來支持,才能有機會在萬一的時候當上這個接替人,才能掌控住縣衙和臨商都,否則是不會有這個機會,更不用說借此機會做出什么來。
不過陳家的部分也要仔細考慮好,表面上還是要讓陳至惟占一份比較大的功勞,好處理齊知縣的事以及爭取當上臨商知縣,這件事對陳家和方天龍都是很有利的事,要優先考慮到。
另外陳家的部分,畢竟陳家只是民,又主要以經商為主,功勞太大也沒辦法得到什么最實際的利益,最多是一些賞賜,得個好名聲就不錯了,所以到時候略微提一提就行了。
這是方天龍的想法,就直接說出來和陳老爺商量,請陳老爺想想是不是這樣算的,至于方天龍的部分,目前倒是還未可知。
現在方天龍是有個皇親身份和低等爵位在身上,如果到時候真的帶頭處理好了亂民的事,朝廷要論功行賞,肯定要考慮到這些。
按照朝廷以往對待皇親身份的人的做法,會表彰一番,賞賜一個好一點的爵位,再賞賜一些錢,官位是不太會給的,畢竟不是正途出身的人,是不會輕易給個官當的。
有一些閑散的官職也有可能,不過還是要看具體的功勞和事情的影響,才會具體商議出結果的。
這點方天龍倒是不太在意,他只要分一些功勞,讓朝廷知道他這個“皇親”的存在,得一個真實的品級好一點的爵位就可以了,功勞太多了,朝廷太過關注他,對現在還沒什么實力的方天龍可不是好事。
陳老爺聽了方天龍想的,這樣分配倒是不錯,都是考慮到了目前的情況,還有對陳家和方天龍來說最合適的,以后就可以繼續好好各自發展下去,不會太引人注意帶來不必要的關注和麻煩。
所以陳老爺想了一下,又和方天龍商量好了具體的一些細節,就表示同意,把這件事全部確定下來。
說好了所有的事情,就等陳老爺去找陳至惟說清楚,暗中安排好這件事的一些準備了,這就不關方天龍的事了,方天龍也要回去做一些安排,就和陳老爺告辭回家了。
陳老爺送了送方天龍,又回到位子上,喝了會兒茶,仔細想好了要如何找陳至惟說這件事,才出門前往縣衙去了。
縣衙里的陳至惟聽說陳老爺來求見,連忙讓人請進來,安排好人在外守著,不得讓人靠近。
交代完了,陳至惟才和陳老爺開始說話,詢問陳老爺是否有收到什么最新的消息,這次來是和東商鎮有人打聽消息的事有關嗎。
陳至惟當然不會想到,陳老爺這次過來是說一件和他有關的重要事情,只是因為剛告訴陳老爺東商鎮的事,所以以為陳老爺是有什么主意,或者得到了一些新消息才過來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