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去寺廟里祈福一般都是選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初六初九這幾個日子,當然也就是貴族們才這樣窮講究,平民百姓好些都是隨便哪天有空才會去。
外祖母方氏大病痊愈,所以才要親自去佛前還愿。同行的除了兩位表哥,就是林文娘的親二哥林濤了。本來兩位舅母也要同行的,但是大舅母臨時回了娘家,二舅母家的大表嫂在臨行前診出了喜脈。兩位舅母不出門,雙胞胎也就沒法兒去了。
方氏最疼愛的就是幼女曹氏,曹氏被家里遠嫁到了京師的靖國公府,距離甚遠難得一見,自然更加想念了。曹氏對林文娘也沒有那么疏忽,畢竟是親生的,哪里就會過于厚此薄皮呢。只是林文娘本身是個內秀的,不太愛說話,偏偏上面的龍鳳胎姐姐和下面的幼妹都是最甜的,襯得中間的林文娘有些木訥。
方氏雖然也對前面幾個外孫更加印象深刻,但這不是只有林文娘一個外孫女來到身邊了嘛,自然就非常疼愛了。
“你母親在家時就喜歡靈溪寺,那靈溪寺里有一顆上百年的公孫樹,秋天里葉子黃了才好看呢!外祖母早就預定了滿齋大師的素席,保證讓你吃得合不攏嘴呢。”方氏本身就是個慈和大方的老太太,這會兒在跟前的又是難得見面的外孫女,老早就安排上了,務必要讓外孫女開心一回。
林文文也吃過不少素齋,還真想見識一回這古代更加原汁原味的味道。
“能得外祖母如此青眼的肯定不一般,這回真是有口福了!那我可要好好品嘗,看看能不能偷師好時常做給外祖母吃。”老年人嘛,最高興的就是被小輩們放在心上,林文文在這方面可是無師自通的。
果然,方氏笑成了一朵菊花,連聲道:“哎呀哎呀,我外孫女可真是孝順得緊,吃個素齋還總是想到我老婆子!”
“往日里也不知偏了外祖母多少好東西呢,孝順一些實在是沒什么。再說,只有我跟二哥前來看望,還得帶著爹爹娘親、大哥大姐和幼妹的份兒呢,這么一分啊,這點兒孝心也就沒什么了。”林文文很喜歡方氏見多識廣又拎得清的性子,再說了,言語上討好幾分又不費事。
方氏笑著點了點林文文眉心,實在是順心極了,“你呀你呀,你母親還說你是個內秀的,這會兒竟露出了原形不成。”
“我家里姊妹多,娘親管著一大家子操勞極了,我們做子女的不添亂也是孝順。”林文文也不是說的客套話,實在是翻遍了林文娘的記憶也沒找出曹氏很明顯偏心的事情來。
方氏聽了愛憐地把林文文摟進懷里,給她順順頭發才說道:“家里孩子多了總會有所偏袒,手指還有長短呢。不過你這樣想,實在是你母親的幸運。”
在馬車外面騎著馬跟著的林濤聽到馬車里面的動靜,也很驚訝林文文的言語。他跟林文文的接觸也就是下江南的這一路上才多了起來,平日里對她的印象就是個不聲不響的,也就是大哥林澤提醒他幾個妹妹還是要一碗水端平些才注意到中間的二妹妹。
林濤沒想到二妹妹在外祖母跟前竟然這樣會說話,想到她在家時的沉默寡言,就覺得她在家里肯定是受委屈了。
靖國公府的家教不錯,尤其是靖國公膝下沒有庶出的子女都是嫡出,所以對子女的教育那是十分看重的。就連寡言有些被忽略的林文娘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只是換了林文文的芯子來,肯定要打些折扣了。
方氏跟滿齋大師的關系可親近了,居然是滿齋大師親自在大門迎接。方氏捐了一百兩的香油錢,又捐了五百兩的長明燈,林文文親眼看見滿齋大師身后的小和尚笑得更加燦爛了。
滿齋大師的素齋果然不負盛名,蔥姜蒜等香辛料都沒有放,感覺只放了油跟鹽,材料也就是豆腐青菜跟菌菇,成品真是鮮美極了!
在封建社會,秘方是很私人的東西,關系不是非常之鐵的都不好意思問出口的那種,甚至很多的秘方都被作為女子的嫁妝一代代傳承者。
林文文把雙皮奶和奶茶蘇了出來,能做的也就是她帶來的人手,曹府里沒人問方子,又因為是親戚所以更沒人私下里跟著做。
不過林文文打算好了,等走的時候把方子留下來給兩位舅母,這會兒給了她們也不好意思收。
一行人在靈溪寺用過了午膳略微休息了一下就動身返回了。雖然日頭越來越長,但風吹著還是有些涼,兩位女眷前些日子才痊愈,最好還是不要著涼的好。
林濤借著外祖母跟林文文多聊了幾句,自覺拉近了兩人的關系,進了城還專門派人買了城里有名的河坊齋的點心給親妹子和兩位小表妹。
做了阿飄的林文娘真是一刻也不消停,見縫插針似的叨叨。
“你討好了外祖母又有什么用,等她見了林安娘,你就會被犄角旮旯里去了!”
“別以為林濤嘴上說兩句就是對你好了,你跟林安娘比就是腳底的泥!”
林文文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按照林文娘所說,她日后好歹還嫁給了五皇子,再怎么也是個王妃,就算是不得五皇子的寵愛身份也是擺在那里的,但凡頭腦清醒一點點,日子總不會差。
五皇子后院并沒有側妃,只有四個侍妾。而且除了兩個嫡子以外只有三個庶女,后院根本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御賜王妃的地位。
在林文娘的口中就變成了五皇子有了兩個嫡子之后就開始冷落她,還跟后院的侍妾一連生了三個庶女,除此之外還經常流連煙花之地,一點兒沒有上進心不說,還害得她經常被妯娌和家里親戚姐妹嘲笑。
林文文接收了十二歲的林文娘的完整記憶,記憶中的林文娘真的是個非常優秀的性情曠達的女子,跟好多現代女性比也絲毫不差。她非常崇拜懿宸皇后,所以言行和思想都受到懿宸皇后的影響。
她也認為女子不應該把自己局限在后宅的一畝三分地,女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并且可以為國家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瞧瞧這三觀,多正啊。怎么嫁了人就變得這么奇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