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了,晴妃娘娘,請。”
晴天很小心的走到熊貓的身邊,深吸了一口氣,然后準備伸出手去摸熊貓,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小家伙突然好奇的看著她。
然后——
熊貓一個激靈松開趙仆,又抱住了晴天的腿。
晴天驚叫了一聲,就連周圍的宮奴們都嚇了一跳,好在熊貓并沒有攻擊她,只是抱了一會兒晴天就在她的腿上沉沉的睡了過去。
晴天才終于是找到了機會,她伸手去嘗試著摸了一下,隨即“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那毛茸茸的身體。
————————
現實世界。
歷史科學研究所接連傳來了好消息,除了被發現擁有現代美感還同時出現了簡體字的酒樽之外,研究員還從海量的秦國文物歷史中嗅出了新的現代氣息。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國,就有人發明了單杠、平衡木等現代軍隊常用的訓練科目,這在清朝以前的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是罕見的。
而就在研究員以此為引子,對秦國軍隊進行再次深入研究分析后,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便是在秦國統一六國以后,秦朝軍隊的實力因為某些沒被記載的因素,得到了又一次驚人的提升。
————————
秦國,秦府東校場。
經過一段時間日以繼日的訓練,三千女兵的嘶喊聲已經讓人隱約能夠感受到一絲絲的殺氣,秦歌坐在擂臺上,看著她們的操練。
天空中的薄云忽然聚集起來,烏壓壓的,形成了“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壯觀景象。
在距離秦府并不遠的秦王宮中,有一道加急軍報進入了宮城。
始皇帝嬴政看了加急軍報以后,除了心神憂慮以外,心情也變得更加惱火,因為就在這則軍報來之前,他最信任的兒子扶蘇還在勸誡他要一下安定為重,削除勞役,停修長城。
“砰!”
嬴政一腳踢到了跪在地上的扶蘇肩膀上,怒斥道:“你看看,你給朕好好的看看。何為一統天下,何為天下一統?怎么做皇帝,朕要你來教嗎?你應該讓這些賤民都到北方去看看,若是沒有朕,若是不修長城,匈奴之禍朝夕之間就可蔓延到內地。他們不懂,你還不懂嗎?”
“父皇,兒臣……”扶蘇惶恐不已,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嬴政對他生這么大的氣。
“滾,你給朕滾出去。”
宦者令走過去把舒服扶起來,很小聲的對他提醒道:“扶蘇公子,且先回去吧,陛下正在氣頭上,這時候不宜再說話。”
扶蘇起身,拱了拱手,然后獨自走出了大殿。
宦者令的目光轉移從扶蘇的背影徐徐轉移到了嬴政的身上,然后還沒有等到他開口,便看嬴政指著他沉聲道:“去,把蒙恬給朕叫來,速速叫來。”
“遵旨。”
……
“將軍,將軍不好了,北方出大事情了。”
章邯從外面聽到了一些風聲,第一時間就跑回了府里。
秦歌這邊也剛好結束了對女兵的檢閱,訓練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在他使用單杠、平衡木之類的現代訓練方法后,女兵們進步神速。
這支三千人的隊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戰斗力。
“出了什么事?”秦歌問道。
兩個人一邊從東校場往中院走,一邊聊著天。
章邯直言道:“將軍,末將剛剛得到消息,北方匈奴再次舉兵侵擾我邊城地區,邊城損失慘重,陛下已經急召蒙大將軍進宮,想必必有要事商量。”
秦歌停步一愣,而后會心一笑,道:“看來蒙大將軍要走了。”
“什么意思?”章邯還沒有反應過來。
秦歌:“過兩天你便知道了,到時候你若是想去建功立業,我倒是可以在陛下面前給你美言幾句。”
“不了,末將還是呆在將軍身邊是好。”章邯逐漸明白過來。
蒙恬從秦宮回到大將軍府邸后,始皇帝嬴政決定由其率領三十萬大軍戍邊的消息便以迅雷般的速度不脛而走。
而為了湊足這些兵力,嬴政還立即下了一道旨意,要求所有私兵達兩千人以上的貴胄,都必須分兵一半給蒙恬做戍邊大軍。
消息傳到秦歌耳中的時候,已是第二天的凌晨。
一早醒來就聽到這樣的消息,整個秦府都非常沉悶,秦歌是嬴政的義弟,也是咸陽城里私兵最多的人,大家都在觀望,看他準備怎么做。
心里自是明白這些道理的秦歌,當然也知道嬴政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在這種關乎國家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還是希望自己能起到表率作用的。
章邯此刻就坐在秦歌的對面,他憋了好一會兒才敢問道:“將軍,若是分兵一半,至少我們秦府得出一萬一千多人,這對秦府而言,威勢猛減。依我之見,不如就算了,陛下肯定也不會為了這種事情而難為將軍。”
秦歌搖了搖頭,含笑道:“這你就不懂了吧,我若什么都不錯,反而是我在難為陛下。此番蒙恬出征,我多少還是要表示一下。這也是讓那些偶爾會在背后嚼舌根的家伙們閉嘴。不過分兵一事,就從東校場之外的其余三座校場著手即可,那些女兵說到底還是陛下賞賜的女婢,不算在列。”
章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不知將軍準備派何人為我軍統將?”
“就派蕭副將去吧,回頭你告訴他,別把老子這點人都給我揮霍完了,不然哪天回來的話,我弄死他。”秦歌隨口隨心的說道。
章邯一聲大笑,即可起身走出屋子。
自秦府率先執行嬴政的旨意分兵之后,秦國各大世家開始紛紛效仿執行,很快,戍邊大軍就在咸陽城外集結完畢,嬴政親自來到城門為蒙恬送行。
烏壓壓的秦國士卒浩浩蕩蕩的離開咸陽城,馬匹、輜重,一樣樣必不可少的物資也早在軍隊開拔前就向著北方邊塞而去。
這是嬴政做出的最有魄力的抉擇,與嬴政一道送行的還有秦歌,他知道,不論后世如何評價秦始皇,他派兵戍邊的舉動都會成為筑起他豐功偉績的一部分,留在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