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向蘇護說明了其中的利害,便離開驛館,留蘇護一個人考慮。
家臣趙丙見蘇護悶悶不樂,上前問道:“將軍從王宮回來便悶悶不樂,所為何事?”
蘇護長嘆一聲道:“大王今日召我入朝不為別事,是想納妲己為妃。”
“這是好事,若妲己嫁與商王,將軍也得富貴,冀州再遇旱災,便不用為難了?!庇信夼c帝王家,這是人之常情,趙丙所想并沒有錯。
趙丙是家臣,蘇護說話不用避他,“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與商王聯姻,便是和商朝綁在一起,若是早年,此事是大好事;但是現在,天下各處,均有異心,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謀反,便可見一斑,商朝未來如何,未可知。而且,我早與西伯侯商議,將女兒許給伯邑考,此時若答應大王,如何向西伯侯解釋?”
趙丙沒想到他眼中的大好事,竟然牽扯這么多,這么復雜,明顯超出了他的認知。
趙丙道:“此刻四大諸侯伯長具在朝歌,將軍何不找西伯侯商議?西伯侯素有賢德之名,必不會為難將軍?!?p> 趙丙一句話點醒蘇護,“此言甚善,我這就去見西伯侯。”
天下八百諸侯朝商,此刻都暫居朝朝歌,西伯侯所在的驛館并不遠。
蘇護前去拜見西伯侯,西伯侯家臣趕緊通報;“啟稟君侯,冀州侯蘇護在門外求見?!?p> 姬昌正伏案推演,聞報,急忙站起,“快快相迎?!北阌诩页家黄饘⑻K護接到房中。
“冀州侯深夜來訪,所謂何事?”
蘇護從王宮回來便魂不守舍,聞言才察覺,天色已晚,“君侯勿怪,蘇護唐突了,深夜前來,確有要事?!?p> 蘇護便把白天帝辛召他入宮,要納妲己一事說與姬昌。
姬昌聽完,沉默不語。看的蘇護心中急躁。
“還望君侯指點,此事該如何答復?”明天帝辛就要聽他的答復了,其實他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現在只是尋求更多人的認同,尤其是西伯侯姬昌。
姬昌道:“將軍能將此事提前說與我知,足見將軍誠意。然大王選妃,天下諸侯必是爭相進女,豈有違背藏匿?我助你驅逐妖族,開墾山林,所為只為救民于水火,大王乃商王,天下共主,我等豈敢心存異心,忤逆君王。君侯不必猶豫,可獻女于大王。”
“多謝君侯指點。”
蘇護聞言,心中稍安,既然西伯侯都建議進女入宮,他也就內心無愧了。
第二天退朝,蘇護便入內殿拜見帝辛,同意進獻女兒入宮為妃。
帝辛大喜,命內侍官召宰相商容,上議大夫楊任,王叔比干,等一干王族內臣到內殿共議此事,選一良辰吉日,納蘇護之女為妃。
確定下日期,帝辛又命內侍官召袁洪覲見。
袁洪平時不參加早朝,整日待在他的工業園中,朝中大臣都知道他發明高爐煉鐵之法,也對他另眼相看,只把他當做一個技術官員,宰相商容對他不參加早朝也同意了。
袁洪聽到帝辛召見,便知妲己進宮之事應該已經談妥了,他自己也不再糾結。
妲己進宮,重點不在于妲己,可憐的蘇妲己早在進宮的路上,便已經被狐貍精殺死調包了,所以重點是狐貍精。
袁洪一想到狐貍精,心中情緒復雜,同樣得到女媧娘娘的命令,這都一年過去了,他沒有見到狐貍精的身影出現,不知道她們為何遲遲不發,莫非真的要等到妲己入宮的時候開始行動嗎?
“不行,我得再去一趟軒轅墳?!?p> 自從第一次去軒轅墳被雉雞精打跑,他就沒有再去找過她們。一來不熟,二來打不過,最重要的是,受不了那味兒?,F在想起來他還心有余悸。
不知道這次帝辛主動召見所為何事,袁洪跟隨傳令內侍官來到內殿見帝辛。
“拜見大王,不知大王召見所為何事?”
“蘇護同意獻女入宮,宰相商容與王叔已經商議好時日,只待蘇護送女兒入朝歌。此事卿亦有功。”
帝辛心有喜事精神爽,完成這次聯姻,他的集權計劃便可以推行了。
“臣只是對蘇護曉以利害,是大王英明?!痹橹赖坌琳僖娝隙ú皇菫榱讼蛩ㄖ@件事。
“朕思慮良久,想趁此天下八百諸侯朝上之際,將高爐煉鐵之法公布與天下,不知卿意下如何?”
“這……,”袁洪一直想把煉鐵技術當做扶持商朝的主要措施,沒想到帝辛竟然愿意將其公布于眾,但是仔細一想,高爐煉鐵技術并沒有什么太高技術含量,帝辛現在向他提出,肯定是因為冀州侯那邊被搞定,已經掌控了鐵礦石,高爐煉鐵技術就沒那么重要了。
“大王此舉可造福天下萬民,臣當然同意。”
“那朕明日便安排各路諸侯前去工業園參觀,你下去準備吧?!?p> 既然袁洪沒有意見。帝辛便讓內侍官傳令:“明日早朝,天下八百諸侯,具到淇水河工業園參觀?!?p> 帝辛所想,反正高爐煉鐵技術太過簡單,也瞞不住太久,有心的諸侯肯定早就探知清楚。現在搞定了冀州侯蘇護,掌控了鐵礦石,便沒有了其他顧慮,與其被他們偷學,還不如主動公布于世,也顯商王之恩德。
此令一出,驛館內,各路諸侯議論紛紛,有消息閉塞的問道:“什么是工業園?”
有消息靈通的解釋道:“便是能以高爐煉鐵的地方?!?p> “竟有這種地方?”
“你不知道?朝歌新任命的下大夫袁洪,能以高爐煉鐵之法,熔煉鐵礦石,只需工匠便能像冶煉銅礦一樣煉鐵?!?p> “大王明日讓我們去參觀的便是這種地方?他不怕我們偷學了去?”
“此高爐煉鐵之法肯定難以偷學,不然大王怎么會讓我們參觀?!?p> “公此言差矣,據我所知,此高爐煉鐵之法甚是簡單,匠人便能為之。”
“這么說來,是大王有心讓我們學了去,有此高爐煉鐵之法,便可大量煉制鋼鐵,造福于天下萬民。大王隆恩?!?p> 驛館各路諸侯明白了帝辛的用意,紛紛面向朝歌跪拜謝恩。
內侍官將諸侯反應報與帝辛,帝辛龍顏大悅。身在內殿之中,帝辛突然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天而降施加在身上,“這是功德之力?”
帝辛對此并不陌生,但是他做了這么久商王,還是第一次得到功德之力。
如果袁洪來看到,一定會氣的吐血,他將高爐煉鐵技術帶到商朝,天道只給了他一絲功德之力。而現在,帝辛得到獎勵功德,是他的幾百倍。
袁洪雖然有功,但是不為人知,沒人感他的德,所以帝辛能得到此他更多的功德。
就像是發明專利一樣,發明者不一定比應用者賺的多。
袁洪明白了帝辛的意思,回到工業園,馬上安排工匠開始清理工業園中雜物,打掃衛生。對于迎檢,他曾經作為基層公務員,那是相當熟練。花了一下午時間,工業園煥然一新。
煉鐵產生的大量礦渣,袁洪也讓工匠全部拿去鋪路,經過一年的積累,礦渣路已經順著淇水河南岸鋪到朝歌城北門了。
從朝歌出發去工業園,便可以乘坐馬車,順著一丈多寬的礦渣路走,不用再走水路,而且礦渣路下雨不泥濘,晴天灰塵也少。
楊任見到礦渣路如此便利,專門又調派二百工匠,運礦渣去鋪路。
第二天,帝辛帶文武百官以及天下八百諸侯浩浩蕩蕩從朝歌出發,順著礦渣路前往工業園。
楊任與袁洪早早在園內等候迎接。為了展現商朝國勢,沒等袁洪開口,楊任早晨便帶來幾大車工服,命令所有工匠統一換裝新工服。
這點讓袁洪對楊任的印象大為改觀,他一直以為楊任忠心于商朝,剛正不阿,沒想到也會做這種面子上的事情。
商朝以農耕為主,兼有放牧,各路諸侯何曾見過工業園是什么樣子。還未到達工業園,便看到遠處濃煙滾滾,心想是不是失火了,但見帝辛等百官面色如常,他們也不敢出聲,怕引來譏諷。
當他們來到工業園外,便看到了濃煙從何而來。眼前一座座高爐仿佛是巨大的煙囪,正不停地冒著濃煙。每一座高爐旁都有幾十個工匠在忙碌,有的在推運礦石,有的在往外運礦渣,最吸引他們的是出鐵口,那像水一樣從高爐中流出的紅色液體,便是鋼鐵。
“這就是高爐煉鐵之法?”
諸侯都看清楚了,在場的工匠都是普通人,沒有一個是煉氣士。
而袁洪也看清楚他們了,在場的諸侯都是煉氣士,沒有一個是普通凡人。
八百諸侯就是八百煉氣士,還不包括他們手下家臣武將,人教功法在各個部落都有傳承。
既然是有意推廣高爐煉鐵技術,袁洪便當起了講解員。
“各位大人請看,這里五座便是煉鐵高爐。鐵礦石便是在此高爐之之中被熔煉,鐵水從下方出鐵口流出,只要不停地投入鐵礦石以及木炭,石灰石等原料,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煉鐵?!?p> 袁洪邊講,他們邊看,一個個表現的求知若渴,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袁大夫,那些工匠一直在踩的木輪是什么?”
有諸侯發現了,工業園有三分之一的工匠都在踩一個木輪。
“那是鼓風機,高爐煉鐵需要吹入大量空氣,空氣也是反應物的一部分,這個很重要。大家請看,吹來的風還要在鐵管之中加熱,然后才能通入高爐之中?!?p> 各路諸侯雖然都是第一次見到高爐煉鐵技術,但是參觀一遍,都覺得除了那個鼓風機略有新意,其他都是簡單易行,紛紛在心中記下要點,打算回去便要命工匠依此建爐,也要煉鐵。
“各位大人,我已將高爐煉鐵技術畫在紙上,你們回去便可以依圖而建?!?p> 袁洪命手下工匠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印在紙上的高爐煉鐵技術路線圖給各路諸侯分發下去。
“這是什么?此物非布非帛,不知何物制成?!?p> 諸侯馬上對手中的紙產生了興趣,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