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代鎧甲防不住子彈,裝備了也沒用,反而增加重量,拖累整個人的機動性,而機動性,可是現代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指標。
但有了外骨骼支撐后,鎧甲又有了用武之地,首先重量的問題很容易解決,因為外骨骼的機動性取決于其動力功率,重量的影響,特別是裝甲重量的影響沒那么大了。而林風安裝給它的裝甲,不是古代的那種符合裝甲,也不是單單的防彈衣。而是采用了新型的陶瓷復合材料,具有硬度高,重量輕,熔點高,的特性,其10mm的厚度能硬抗12.7mm的機槍掃射一分鐘之久,這么長的時間足夠外骨骼士兵反擊!再加上優異的緩沖裝置,使得士兵能在槍林彈雨中閑庭散步!
再加上納米隔熱涂料,如果不考慮沖擊波的話,士兵能在爆炸中心毫發無損!
更關鍵的是,裝甲能讓外骨骼更具科技感,換句話來說,就是更帥!現在各國的外骨骼裝甲,那個不是一堆電線傳感器留在外邊的?一點逼格都沒有!
當然,加裝那么多裝甲,使得動力系統也很關鍵。其中,動力系統包括了中樞能源系統和軸承驅動系統,其中軸承驅動系統能源有直接能源和備用能源,直接能源就是固態鋰電池,備用能源由中樞能源系統提供。當然中樞能源系統也是固態鋰電池,只不過軸承驅動系統要求電池體積更加小,而中樞的更加大。
固態鋰電池除了電量大,體積小,滿打滿算的話能夠提供士兵72小時的戰術行動的特點之外,還有噪音小的優點,非常適合特種部隊的行動的優點。
同時兩種能源系統的作用不大相同,軸承驅動系統是為了提高士兵的力量和速度,比方說運輸物質,破壞路障,不過這兩項并不是主要的,能提升速度才是關鍵,士兵帶這個外骨骼裝甲,走得跟烏龜一樣,那和靶子有什么區別?而林風這款裝甲,能提供給士兵108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持續20分鐘,簡直是人形豹子!而后需要等軸承冷卻才能繼續奔跑,否則會影響骨骼壽命。
這款外骨骼的技術還不止這些,最重要的還是神經連接裝置,這個裝置可以看成外骨骼裝甲的大腦,不僅負責與人腦的信息交流,還負責著全身外骨骼的控制,使得外骨骼能夠完整契合人體的行動。而市面上的外骨骼可做不到這一點,多多少少會有點延遲,但也就是這點延遲,會導致多少戰術動作不能使用!而且兩者的體驗感完全不同,穿上市面上的外骨骼,士兵只會感覺是你在帶動他動,而林風這款,士兵在里面,只會感覺各項的機能上升,沒有感到裝甲的累贅。
而頭盔的ar人機交互屏幕也很重要,能夠幫助士兵識別和處理信息,使士兵能夠快速地挑選信息,特別是裝備了超高清攝像頭,能夠快速識別遠方物體。再加上360度全知視角,能讓士兵洞察四方,在狙擊手發現士兵之前就先發現他!
除了這些之外,骨骼之間的連接處也很重要,林風采用了肌肉連接的方式,單單是手肘彎曲的地方,就覆蓋了幾千個連接單元來保護士兵和減少裝甲之間的摩擦。
當然,添加了那么多裝備,芯片等硬件是缺少不了的。普通的芯片滿足不了神經連接系統的要求,只能換成自制的碳納米管芯片,至于為什么不用量子芯片。其一原因那就是量子芯片太逆天了,林風和國家交流合作是盡量建立在雙方對等的情況下,而掌握了量子芯片,那就意味著其計算機能快速地破譯世界上最難的密碼,這無疑會造成世界巨大的動蕩,爆發核戰爭也不是不可能。
對于碳納米管芯片,林風這邊已經能初步量產了。其實林風不是第一個嘗試碳納米管的人,之前早已有top2的教授能將碳納米管鋪設在基板上,不過距離做成芯片,還要很長時間。
同時,制作碳納米管芯片,同樣需要光刻機的幫助,這同樣是制約其發展的有一個原因。
——————
不過眼前黃總參還沒有意識到視頻里的外骨骼裝甲有多少驚世駭俗的科技,他還樂津津地看著外骨骼雙手直接掄起一輛小轎車,直直的甩出去。
“林風同志,你這個外骨骼也太強大了吧?真是你一個人做出來的?”黃總參疑惑地問道,那么精細的裝備不動用那些高精度機床,是很難做出來的,不過如果面前是一位天才的話,還得考慮考慮。
“是的,黃總參,這些都是我一個人手工做出來的,不過想要量產,還需要非常時間。”林風說道,顯然面前的總參沒有發現這款外骨骼的高科技,可不是單單用機床就能敲出來的,他不會認為這些都是骨骼和鎧甲吧?
“沒事,這次我們邀請了衛康勝院士,鄭文石院士和毛天磊院士,希望你能和他們討論,或許你們能交叉出什么靈感呢?你也把握好機會,說不定以后也能成為院士的一員。”黃總參拍了拍林風的肩膀,像長輩一樣鼓勵著自己的孩子。
林風笑著點了點頭,其實心里傲嬌地他是討厭這種對話的,不過三位院士的面子也不能怠慢,他對這些年老的國士還是蠻敬重的。他打開了內神經網絡,接受起三位院士的詳細資料和他們擅長的領域。
直升機咳咳咳地在黑夜中掠過,就像月光下的幽靈,一閃而逝。
漸漸地,直升機慢慢地減緩速度,遠方也出現了星星亮光,黑夜中也能看到幾棟矮小房子的輪廓。林風知道他現在肯定到了某個軍事基地了。
沒想到。一下來,就看見了十來個技術人員也在旁邊,看他們這架勢,也是剛剛下來的樣子。
林風也不含糊,直接向他們走去,開始了他的表演。
“誒呀,衛康勝院士!真是久仰你的大名啊,你發表的幾片論文真是業界的標桿,特別是那關于機械動力的理論。。。。。。不過我實驗室里也有不少實驗數據,你要不要哪天有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