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滿腦子都是歷史典籍

我滿腦子都是歷史典籍

黃衣風中駐 著

  • 歷史

    類型
  • 2020-08-17上架
  • 356948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第一章:兩千年后一過客

我滿腦子都是歷史典籍 黃衣風中駐 3077 2020-08-17 17:43:40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這是唐代盧照鄰描寫長安的詩句。

  自始皇帝統一、大漢在此定國開基之后,長安一直都是華夏政治中心。在重農抑商的政策下,尤其是大漢皇帝喜歡把商人遷移到自己的陵墓旁,讓其為自己看守陵墓,久而久之,這里也成為了大漢絕對的經濟中心。

  每日,從全國各地來此的商賈數以千計!他們運輸著昂貴的奢侈品,供城中的王侯將相享用。

  由于大漢皇帝的陵墓都在長安城北方,也就是咸陽城遺址附近,因此,商賈想要進長安城,北邊的洛城門、廚城門是最近的。

  當然,為了長安的安全,兩大城門正北方不遠處,各有一個巨大的石橋,它們的名字和城門的相同,只不過將“門”字改成了“橋”字罷了。

  洛城門

  一個衣衫破爛的十七歲少年正目光呆滯的站在城門中央,他緩慢地扭頭,環視著四周,“這……這是哪里?”

  他用手掌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臉,妄圖清醒一下,“啪!啪!”的聲音格外清脆,紅彤彤的掌印出現在那白嫩的臉上。

  這個少年名叫白明哲,是從兩千年后過來的。他出生于專門研究歷史文獻世家,他的爺爺是華國有名的歷史學教授。

  在家中長輩的熏陶下,他自幼鉆研歷史,雖然才二十多歲,但是對于古文字,頗有研究。

  正當他發呆的時候,一名腰間別劍、身穿黑色甲胄,頭盔上帶有黑色盔纓的彪形大漢怒氣沖沖地走了過來。

  他拍了拍白明哲的肩膀,指著后方正在駛來的馬車群,呵斥一聲,“喂!要走快走,別在這里擋著!一會兒儒家博士們還要進宮面見陛下!若是耽誤了陛下的大事,汝擔當不起!”

  白明哲腦袋“嗡嗡嗡”的響,好像被塞進去了一團漿糊,他抬頭看了看城門的名字,筆勢遒勁有力、用隸書書寫的“洛城門”三個大字讓他心神一震。

  “洛城門……黑色甲胄、黑色盔纓……儒家博士面見陛下……難道……”一個讓他害怕的想法從心中升起。

  沒有理會身后驅趕馬車之人的叫罵,他一下子拉住了眼前這個士兵的手,急切地問道:“敢問兄臺,今朝是何年?”

  這個士兵小聲嘀咕,“連年號都不知道,怕不是個傻子吧?”

  擔心白明哲在這里鬧事,他裝作威嚴的回答道:“元光五年!行了,問完問題就趕緊走,別耽誤吾等值守!”

  他指了指城門,“進去吧,汝想去哪里吾不管,進城之后別鬧事就行。看汝衣衫襤褸,想必也是一個可憐之人,奉勸汝一句,進城之后,別惹到不該惹的人,否則,就是有十條命,也不夠丟的!”

  見心中的猜測得以證實,白明哲深吸一口氣,眼睛眺望洛城門內,對這個士兵拱手作揖,“多謝兄臺!小弟就此拜別。”

  “去吧去吧。”士兵揮揮手,接著向洛城橋的位置走去,他現在需要維持馬車群的秩序。

  白明哲重新看了一眼身后的守城士兵,把他們的樣貌牢牢地刻在腦海深處,又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眼遠處的馬車群,嘆息一聲,向城中走去。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他自幼熟讀歷史典籍,自然知道這個年份代表了什么。

  如果沒有猜錯,身后那群黑色甲胄加身的士兵,應該是大漢北軍所屬——中尉士兵,也就是執金吾的前身。而身后的馬車群,應該就是從全國各地來的儒家博士了。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劉徹向全國發出公開招聘的命令,要求各郡縣將人才送到中央,供皇室挑選任用。

  這次招聘中,有一個老頭重新走進了大漢朝堂,他叫公孫弘。雖然這個老頭人品不咋地,但是,漢武帝偏偏喜愛這種臣子。

  走了大約三四分鐘,白明哲終于穿過中尉士兵駐守的城門,到達了長安城的內部,他抬著頭看了看天空,感嘆一聲,“竟然穿越到了漢武帝時期,真是……讓人感到意外吶。”

  他環顧四周,沒有理會周圍的鄙夷目光,徑直找了一個沒人的角落,倚著墻,坐了下來。

  竟然來到了大漢,他現在需要好好地梳理梳理思路。在這個名將多如狗的時代,想要一飛沖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據記憶,這具身體的原主人也叫白明哲,太原郡人士。其五歲的時候,父親招惹到當地的列侯家族,為了不連累白氏一族,父親帶著他逃離了太原郡。經過幾番輾轉,在長安城外的一個里安了家。”

  注:(里,是西漢時期村莊的稱呼。)

  白明哲查看著原主人腦海中的記憶,忽然臉色一變,驚訝之態不加掩飾,“這家伙竟然是白起之后!武安君后人?哈哈,有這個名頭,我站穩腳跟的可能性更大了!”

  劉徹可是出了名的喜歡養成游戲!衛青、霍去病,都是他養成的結果。

  如果讓他知道白起之后出現在長安城內,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歷史上,武安君只有四個人,前三個是實打實的封號,而第四個,則是野史記載,正史沒有確切的記錄。

  他們分別是:白起、廉頗、李牧、項燕!

  白起,五萬人以下的單子不接。他一生中無一敗績,帶領秦軍殺死的六國士兵,超過春秋戰國死亡士兵總數的一半。

  廉頗,一人在,趙國在。如果不是長平之戰被換掉,再給秦國三十年,也別想踏出函谷關一步!

  李牧,趙國最后的氣運之將,他死了之后,趙,亡國!

  至于項燕,他率軍破李信二十萬大軍,讓秦始皇不得不請王翦再次出山。哦,他還有一個孫子,就是那個差點把劉邦弄死的項羽。

  如今大漢朝堂之上有一個武安君的后人,那個人叫李廣。

  根據記載,李廣是秦將李信的四世孫,而李信則是趙國李牧的血親侄子。(春秋戰國其實就是一群親戚在打架。)

  如今軍方再出現一個白起的后人,好大喜功的劉徹豈不是得高興得發瘋?

  兩大武安君后人重新出世,朝堂之上溜須拍馬的人必然會高聲大喊:“匈奴可破,大漢可興矣!”

  有了這層身份,白明哲放心了許多,

  考慮到自己無權無勢無名,他打算給自己來一場營銷!

  只有包裝的盡善盡美,才能吸引達官貴人的目光!

  于是,他從地上撿起一塊趁手的小石頭,嘗試性地在地上劃了幾下,見能留下痕跡,便高興得分析起來,“如今是公元前130年,當務之急,我需要立刻列出最近將會發生的大事!”

  閉上眼睛,他仔細回憶腦海中的史書典籍。

  ……

  良久,他緩慢的睜開了眼睛,一道精光從眼中暴射而出,原本捏著石頭的右手開始飛快地書寫起來。

  “公元前130年,已經發生的大事無非就那么幾件:一、陳皇后玩巫蠱之術被劉徹廢除;二、馬邑之圍前幾年已經失敗了;三、螟災……估計正發生呢;四、黃河決口再次擴大;五、董仲舒和主父偃鬧掰了……”

  “如果說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應該就是修煉漕渠、匈奴劫掠邊境、龍城之戰、衛子夫生子!”

  微微一停頓,他將剛剛書寫下來的內容中,“龍城之戰”專門圈了起來。

  如果想要在朝堂上投資,最好的投資方向就是軍方!漢武帝作為最先對匈奴進行大規模反擊的皇帝,他在下達罪己詔之前,一直格外重視對外作戰。

  而縱觀武帝一朝,其早期、中期、后期,凡是有名有姓的將領,幾乎都是龍城之戰發家的,當然,冠軍侯除外。

  因此,想要真正地步入大漢權貴這個圈子,只有從龍城之戰入手。

  至于儒家……不看也罷!

  雖然劉徹重農抑商,但是,尚在雛形之中的太學影響力,根本沒有辦法和軍方向抗衡。

  白明哲低著頭,沉吟一聲,“如今衛青官拜侍中,想要見到可不容易,我得從其他的方面想想辦法。”

  重新看了一眼地面上分析的內容,忽然,他腦海中閃過一道精光。

  興奮地拍了拍手,他呢喃囈語,“我可以來一手曲線救國!既然直接接觸不行,那就間接接觸!”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著地面上那個“黃河決口再次擴大”,計上心來!

  他家別的東西不多,收藏的歷史資料多的很!治理黃河的方案,自然也在其中!

  王景治河,千年無患!

  只要把王景治河工程的計劃書寫出來,治河之策就成功了大半!

  “治河之策在手,就不信九卿不心動!鄭當時,大農令,就是你了!”

  說干就干,白明哲看了看衣服,心一狠,用力一撕。

  “刺啦!”撕裂聲響起,一大塊布條被他從衣服上扯了下來,白嫩的肌膚暴露在空氣中。

  原來像不像傻子已經不重要了,他現在這個行為,外人看來,妥妥的傻子!

  白明哲將食指放在嘴邊,兩排潔白的牙齒輕輕一咬,一顆血珠從傷口中流出。

  以血為墨,以衣為書!

  他開始了治河之策的設計!這是他步入大漢朝堂的敲門磚!

  【友情提醒:在QQ瀏覽器之類的第三方平臺的評論,后臺不顯示。不論諸位評論什么內容,作者,都看不見。】

黃衣風中駐

我真的很好奇,誰規定計劃書要一字不落的寫完?(′-﹏-`;)   古代語言表達方式本來就簡潔,就像是《詩經·小雅·出車》,人家那一篇,歌頌了南仲以及戰爭勝利。   求求大家別用本朝的劍,斬前朝的官啊。   再說了,也沒說過字體的大小啊,這種東西,更重要的不應該是書寫者的演講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习水县| 怀化市| 大足县| 湟源县| 应城市| 泰来县| 临夏县| 桦南县| 新宁县| 秦安县| 涞水县| 金华市| 丽江市| 青龙| 萍乡市| 远安县| 恭城| 内丘县| 平阳县| 嵊泗县| 开封市| 平武县| 郧西县| 镶黄旗| 右玉县| 高阳县| 志丹县| 柳江县| 吉首市| 张北县| 天津市| 郯城县| 交口县| 温泉县| 屏山县| 泰来县| 高陵县| 区。| 荆门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