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古代言情

千金換一諾

第一百零七章.前塵往事 二

千金換一諾 匪吾不存 3415 2021-06-12 18:17:44

    奶嬤嬤不過二十出頭,才生了孩子不到一年,看兩個孩子獨自住一個院兒,又無親娘在身邊照看,對兩兄妹也就多了幾分同情。只是奶嬤嬤才待了六個月,胡氏一句‘教唆哥兒玩樂,誤了功課’,林建之便將人趕出了府。第二日,林七言以改過為由,天天去和安堂聆聽跪訓。

  這一年里,林諾兒多半時間是在睡覺,睜眼所見的人不是林七言便是燼燃。沒有奶嬤嬤,林諾兒餓了,林七言便用竹管取牛乳喂養。林七言跪訓時,這工作就由燼燃來完成,從不假手第三人。林諾兒相比其他孩子還算乖巧,不哭不鬧的,省了林七言不少麻煩。

  林諾兒一歲零兩個月時,林府準備了一場盛宴。一是慶祝林建之任戶部尚書之職;二是林祖之轉賣商鋪,攜妻女入京;三是為長女林清霜慶祝兩歲生辰;四為慶賀林清玥滿月之喜。這一日,人來人往,道賀聲不絕于耳。林老夫人牽著林清霜,身后跟著趙媽媽懷抱林清玥,所到之處便其贊嘆之聲。

  林七言扶著林諾兒坐在窗沿上,眺望高墻外的街道,“等我再大些,我就帶你去西北,去娘親長大的地方。那里有燼燃的爹娘,有舅舅和外祖的舊部,還有娘親說的自由自在……”

  才一歲的林諾兒不會說話,只是看著林七言,小手撫上林七言的眼角,撫平林七言的皺眉。林七言欣慰一笑,摟著林諾兒坐回書案前。林七言讀書時,林諾兒便會聚精會神地聽林七言念書,手指有時還會順著文字滑動。林七言看著乖巧的林諾兒,心里只有苦澀。

  林府的熱鬧同這兩兄妹從無瓜葛一般,紅蓮從大廚房取了份還不如平日的膳食,云柳閣主仆五人在沉寂中用完。這日夜里,和安堂叫了林七言去說話。說了些什么,林諾兒不知,作為仆從的燼燃就更不知了。林諾兒只知林七言回來時,肩上有兩道鞭痕,而院里第二日又多了個許媽媽。

  許媽媽是韓瀟瀟身邊的老人,十分清楚院里的規矩似得。每逢帶著林諾兒在院里消食時,不論是偶遇了胡氏或林清霜,還是林祖之或帶著林清玥的嬤嬤,許媽媽都會壓著林諾兒下跪行奴婢禮。林七言雖疼在心里,可卻無法阻止。

  林諾兒第一次下跪時,林七言便在林老夫人面前同胡氏據理力爭過。胡氏一句‘不知’,林老夫人也不問其余人,只是呵斥兩句許媽媽。許媽媽受了斥責,對林諾兒的教養越發偏擇。林七言不是沒有插手,幾次三番地將許媽媽趕出院子后,隨之而來的是林建之鞭責和林老夫人的厭惡。

  林諾兒兩歲時,先帝下旨為二皇子甄選伴讀。林七言年歲合適,姓名在籍,自然要入宮參加伴讀甄選。那日天還未亮,林七言留下燼燃便跟著林建之獨自進宮。林諾兒坐在窗口,燼燃在后面扶著。只要不出云柳閣院子,許媽媽就無法觸碰林諾兒。林七言無法阻止林諾兒向他們屈膝,只能盡可能少的放林諾兒出門。

  “哥哥,回來?”林諾兒目送林建之的馬車越來越遠,幾次伸出手卻又收回。

  燼燃扶著林諾兒,眸子里也滿是擔憂,“小姐不用擔心,少爺很快就會回來的。小姐還在這兒,少爺就一定會回來的。”

  太陽下山時,林建之帶著林七言回了府。林七言沒有立刻返回云柳閣,而是去和安堂待了一段時間,至天黑才返回的云柳閣。一回院子,林七言就將林諾兒緊緊摟在懷中,“哥哥以后不會再離開你,不會兒了。”

  林諾兒不明白林七言的意思,卻也知道這是承諾,伸出手勾住林七言手指,“拉鉤鉤,不騙人。”

  林七言笑著,“我永遠不會騙你。”

  這日之后,沒個天不亮的早晨,林諾兒都會從馬車里醒來。沒有許媽媽,林諾兒依舊要學著下跪行禮,學著低頭屈膝。只是這一次,林七言無絲毫怨言。國子監很大,二皇子身為皇族中人,自然不會與一般的官家子弟一起。皇家孩童擁有單獨的聆聲閣和先生,林諾兒蹲在墻角的事也就沒幾人注意。

  林諾兒這個墻角一蹲就是三年,除去每年生辰日,林諾兒幾乎是時刻待在林七言身邊。而這三年里,林諾兒見證了林七言是如何掙得人心,博取名聲,又是如何給那些只懂仗勢欺人的皇子子下絆的。在林諾兒的記憶里,除去二皇子讀書還算的上認真外,其余人里只有一名比林七言大兩歲的皇子不愛言語,常躲在后山看兵書。

  國子監的這個院兒里不僅有皇族,還有國戚。當時的四皇子萬俟禮、輔國大將軍嫡子楚云天最是仗勢欺人,欺的就是無母族庇護,無父母疼愛的那些。林七言若不是因聰明才智得國子監先生高看,也會成為被欺的那個,還會連帶上林諾兒。因林七言的出彩,國子監的聆聲閣也算的上是林諾兒的樂園。

  因林七言八歲那年的一篇《問政》,其言:“風云常變而民愿不變,月有圓缺而民求不改。問政,當知民愿;巡政,當聽民聲。閉目塞耳,莫如不問;不聽不聞,僅憑言臣,猶如不朝。民安,天下平;民亂,天下亂;民心安,則家安;知家安,方能治國。”太傅將此篇上呈皇帝,皇帝這才想起考究學業。

  第二日,皇帝親臨聆聲閣,一人一問。林諾兒同燼燃坐在墻角,聽著房中不知誰的聲音,兩人掩嘴而笑。隨行的內侍發現兩人,本要命人趕走的,聞帝而來的太師卻制止侍從。林諾兒見太師,起身行弟子禮。太師抬手,留下一笑便抬腳入室。

  閣內,終于輪到林七言。皇帝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何以為子?”

  林七言答:“子,一作人子,受雙親恩澤,供父母白頭;二作林木之子,受天地恩澤,裝點塵世顏色;三作家禽走獸之子,受萬物恩澤,增添山林生機;四作圣人之稱,受人苦而知恩,著書以惠黎民。學生不知,圣上所問為何?”

  “人子。”

  林七言沉默,片刻才開口,“《禮運》言:‘何為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婦聽、長惠、君仁、臣忠。’人子,幼時蒙雙親照料,或進學,或經商,或務農,無關富庶貧苦,應念雙親恩德于心,萬死不能忘。待雙親年長,子已立,當以奉養父母雙親,使其頤養天年。”

  “為何猶豫?”皇帝再問,“朕昨日讀了一遍你的課業,有可取之處,卻也看得出閱歷不夠。你能在這個年紀寫出這樣的文章,足已說明你學識很好,想必是讀了不少書的,為何此問上猶豫?”

  “只因學生不知如何做人子。”林七言說的輕巧,可坐在窗下的林諾兒面色慘白。皇帝沒有再問,林七言卻繼續道,“學生幼時讀《禮記》也曾問過母親,何為‘父慈、子孝’排最前?母親沒有回答,反而因學生這一問悶悶不樂了幾日。學生不解,只能在書中查找。故而聽圣上一問,學生不知自己作答是否正確。”

  “書本雖好,著眼當下方同樣重要。”皇帝這一句說完,是極長的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嘆,“源兒同你在一起,朕很是放心。眼瞧著又到了秋山狩獵,每年都只是將軍們下場玩一玩,著實有些無趣了。今年,你也來瞧瞧。終日埋頭讀書,眼界便會短許多。出門走走,方能融會貫通。”

  “學生叩謝圣恩。”林七言跪地,行大禮,“只是學生要辜負圣上好意了。”

  “你敢抗命?”皇帝有些氣惱。

  林七言未言,是太師給出的回答,“倒不是他想抗命,而是無法脫身罷了。”太師指著窗外,林諾兒此刻正探頭看著伏地的林七言,紅了眼眶。太師繼續說道:“圣上來時可看見那小姑娘了?她乃林七言胞妹,林七言每日進學,都會帶在身邊。那小姑娘說來也算乖巧,從未聽她哭鬧,時而還會跟著念上幾句詩文。”

  皇帝似乎來了興致,令內侍將林諾兒帶到跟前。林諾兒雖有些害怕,但還是學著林七言的樣子下跪行禮。皇帝親自扶起,上下打量一番,只見林諾兒衣著干凈卻極其普通,邊角更是洗的有些發白,便皺眉詢問:“為何要帶著幼妹進學?你可知國子監不準女子踏入?”

  林七言這才起身,身子跪的比直,“幼妹是母親臨終前的托付,學生既對母親許下承諾,那便是身死也要守諾。再者,學生入學前便懇求太師、太傅恩準幼妹一同入學旁聽,兩位先生皆點頭恩準。”

  太傅接話,“此事,臣先前也上書稟報過圣上的。”

  皇帝一笑,拉著林諾兒的手,“你若是能背出一篇《詩經》,朕不但不罰你哥哥,還會賞賜你哥哥,并且讓你哥哥帶你一同去秋山獵場。”

  林諾兒雙眸一亮,回頭看了看林七言,粉嫩雙唇緩緩張開,“《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皇帝點頭,“不錯,你可還會別的?”

  林諾兒嘟起嘴,“圣上不是說一篇就可以了嗎?金口玉言,反悔不得。”

  皇帝摘下身上玉佩,“朕可沒有反悔,你若再背出一篇,這枚玉佩就是你的了。”

  林諾兒看了會兒龍紋玉佩,卻搖了搖頭,“圣上想聽,諾兒給您背就是。只要圣上不罰哥哥,諾兒會背的還有很多。”

  皇帝卻將玉佩塞進林諾兒手中,“朕賞的,你拿著就是。”

  林諾兒想了會兒,最終還是將玉佩還給皇帝,“圣上要賞,可不可以賞些書和筆。哥哥月錢太少了,都買不了一只好的筆。”皇帝聽得皺了皺眉頭,卻點頭應下,也將玉佩收回。林諾兒笑了,張口便是:“南山有臺,北山有菜。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其。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兴化市| 密云县| 榆树市| 玛纳斯县| 团风县| 武邑县| 清新县| 广平县| 商城县| 玛多县| 七台河市| 隆安县| 勐海县| 宁河县| 南木林县| 闻喜县| 绥芬河市| 永定县| 岳西县| 永嘉县| 铜陵市| 怀远县| 鄂尔多斯市| 耒阳市|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连州市| 从江县| 吴川市| 舟山市| 瓦房店市| 鄂尔多斯市| 清苑县| 巧家县| 广宁县| 且末县| 剑川县| 彭泽县| 陵川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