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
鴨綠江冰層初裂的春夜,藍翼獨坐斷崖。白虹劍插在身前三尺,劍身映出對岸點點漁火——那里曾是倭寇最后的營寨,如今豎著大明界碑。浪濤聲里忽然混入算珠輕響,藍翔的商船泊在舊時月牙灣。
“戚將軍的刀譜。“藍翼拋去卷軸,羊皮在月光下顯出血漬繪制的海防圖。藍翔的翡翠算盤缺了天璇位,換上的東珠泛著龍脈青光:“水師都督的印綬,終究不如商船自在。“
兄弟對飲的燒春酒里,忽然墜入半枚玉佩。藍翼指尖拂過“林“字刻痕,江風送來棲霞寺的晨鐘——林潤菁的魚油燈,此刻正照在翰林院新修的《抗倭全典》扉頁,編撰人落款處并排刻著“藍林氏“與“岱宗客“。
劍膽琴心!
泰山十八盤的云霧浸濕碑文。單體上重劍歸鞘時,石階盡頭立著個戴帷帽的女子。林潤菁的金鈴纏在《抗倭英烈錄》書匣,鈴舌刻著星象圖:“柴先生托我捎句話——渾天儀沉在哪,梯云縱的第九重便在哪。“
劍客忽然并指刻石,岱宗劍法終式“山河慟“激起松濤如泣。裂石處露出半截軟劍,劍穗系著萬歷親書的“鎮海“金符。林潤菁的袖中滑出火折子,烈焰吞沒劍身時,夜空北斗驟然明亮如晝。
北辰永耀!
紫禁城觀星臺的新渾儀綴滿東珠。萬歷獨腿踏過銅鑄海疆圖,跛足在朝鮮位置踩出凹痕。張鯨的骨灰壇鑲在基座,壇底露出半張泛黃海圖——月牙灣航道標著朱批:“此非走私路,實為忠魂道。“
子時三刻,皇帝突然揮錘砸碎欽天監“熒惑守心“碑。玉石崩裂處,十二尊新鑄“白虹將軍炮“破土而出,炮管刻著陣亡將士姓名。第一縷晨光刺破云層時,京郊傳來馬嘶——卸甲歸田的戚家老卒們,正將斷水刀熔鑄成犁。
星火人間!
長白山巔的雪線年退三寸。獵戶口耳相傳,說天池冰面下有劍氣縱橫,每逢甲午年便凝成藍玉將軍的虛影。放排人曾在松花江拾到刻字的寒鐵,上鑄“火器洗甲“四字,熔了打成魚叉竟能穿透倭寇殘船。
南京秦淮河的畫舫里,說書人拍響驚堂木。白發舟子忽然擲出枚帶牙印的翡翠算珠,滿堂喝彩聲里,柜臺后的老板娘笑紋深了幾分——她鬢角野姜花旁,懸著柄三寸長的斷水匕首。
而月牙灣最老的礁石上,至今留著雙深淺不一的足印。潮汐來去,總有些少年在此比劃戚家刀法,卻不知石縫里嵌著半頁《火龍經》,海風翻動時嘩嘩作響,仿佛當年那對兄弟踏浪歸來的衣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