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擱這兒疊buff呢?【求票求收藏】
畢竟《青春派》還在宣傳期。
李謹言在大伯家吃了午飯之后就只能離開,他還得跟王逸凡兩人一起繼續宣傳。
伴隨著電影上映時間增加以及影片口碑傳開,路演的時候效果也逐漸變好。
起碼當他們倆出現在銀幕下方的時候,觀眾們不會全部離開。
與此同時,男主角王逸凡的粉絲數量不斷增加。
目前已經有所謂的后援會出現了。
甚至在路演環節有粉絲送花以及包裝好的大麥穗。
“老李,我感覺自己要火了。”
剛剛結束太平洋影院的宣傳,王逸凡出來第一句就讓人忍不住笑。
因為在剛剛的回答提問環節中,有好幾位女性觀眾跟男性觀眾都是他的粉絲,在詢問電影以及事業方面的問題。
李謹言回答道:“要不然你看一下自己的微博粉絲冷靜冷靜?”
“我的粉絲已經從三百多漲到了四十多萬,感覺挺快了。”
“還沒我多。”
李謹言故意氣好友。
王逸凡倒也沒生氣,“你那些粉絲都是之前上節目的時候漲的,基礎比我高,沒法比。而且還有那么多人從音樂上面喜歡你。”
“我嚴重懷疑你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賣原聲帶,好多人看完電影的最大感受居然是歌好聽。傅新那家伙沒來,要是他來了的話肯定高興得要死。”
“瞎說什么大實話。”
李謹言大笑起來,“昨天就有音樂發行商在問我要不要發《青春派》的實體CD,我暫時沒有答應他,等回燕京之后再詳細問問。”
影片可供討論的主要就是真實、勵志,還有演員們的精彩表演等等。
當然最出圈的就要屬音樂了。
《起風了》不用說,已經真正意義上面大火,在飛音等多個音樂平臺熱門榜單上面都留下名字。
而搖滾與說唱《我的天空》干脆就一路飆升到榜單前三。
由于李謹言詞曲包辦,找的又是同校的歌手演唱,收益絕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所得。
因此原聲帶這邊賺的錢從目前來看并不比票房分紅要少。
王逸凡在微博上面發了張剛剛路演時候跟粉絲們合影的照片之后,終于詢問道:“你這兩天都在平板電腦上面打字,是有新的項目了嗎?”
如果可以的話,他當然還是想演李謹言的戲。
哪怕徐楓在燕京那邊幫他找到了一個大制作影片的男三號角色也一樣。
李謹言還沒回答,那邊的沈濤就豎起耳朵。
各家影視公司對于票房成功的導演自然會更加看重。
眼下李謹言的這部電影完全有機會競爭投資產出比例最大電影行業,那么他的新片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不管題材怎么樣,前期接洽的人肯定少不了。
安美影視在《青春派》上面嘗到了甜頭。
當然想要近水樓臺先得月,搶先拿下李謹言的新作品。
要知道,安美影視除了發行之外也在制作影片。
“是有個新項目。”李謹言爽快承認道,“就是我之前跟你說的那個。”
“獨角戲那部?”
王逸凡記憶并不差。
“對,就是那個。”
李謹言開玩笑說道:“到時候放映廳里面幾十上百個觀眾,圍觀銀幕上唯一一個演員表演,這感覺肯定會非常奇妙。”
沈濤這些天已經跟他們混熟了。
聽見他們聊天后,沈濤忍不住開口說道:“你剛剛是說新片只有一個演員嗎?”
“大部分時候是一個演員。”李謹言比較嚴謹:“但是他不是一個人,有其余人陪同跟聊天。”
沈濤聽完之后有些頭疼。
由一個演員獨挑大梁的電影其實并不罕見,但這些影片幾乎都是文藝片。
哪怕是那種天王級別的明星演獨角戲,票房也沒有高到哪里去。
“什么題材的呀?”
李謹言笑了笑,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科幻。”
這下王逸凡跟沈濤兩人都瞪大眼睛。
一個演員獨挑大梁就算了,竟然還要拍科幻電影,這是疊撲街虧本buff?
還是說想要來個物極必反效應。
雙重否定表肯定?
“科幻電影……老李頭,你沒瘋吧?”王逸凡都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一個人的科幻片。
想想都覺得恐怖!
沈濤稍微冷靜一些,他知道后座的那個年輕導演不是傻子。
既然能拍出《青春派》這樣讓年輕人喜歡的電影,那肯定對新片有足夠規劃。
有些許懷疑很正常。
不過用不著全盤否定,說不定就點石成金了。
“那你這個項目大概什么時候能出來呢?”沈濤依舊幫公司留了個心眼,“如果需要投資的話,我們安美影視可以詳談。”
他沒說一定投資,只是說詳細聊聊,為公司爭取一個最先接觸的機會。
李謹言也沒想過吃獨食,他需要有人幫忙分擔風險,于是爽快答應道:“等我做好項目書的時候就跟你們朱總聯系。”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李謹言還打算跟其余影視投資公司溝通看看,有沒有人看中《月球》這個項目。
嶄新的新人缺少的是敲門磚。
他現在起碼可以有機會將新片的項目企劃放在影視投資者們眼前,不會直接被刷下去。
這就是影片成功帶來的好處。
王逸凡既向往這種獨挑大梁的電影,又充滿擔憂。
演員可以將表演發揮到極致。
但不見得是好事,有時候可能會讓演技短板暴露無遺。
也會讓票房號召力原形畢露。
怪不得李謹言說新片不適合自己,的確還撐不起這樣一部電影。
本身就只有一個演員。
當然要找那種演技派跟實力派才能扛得住。
“雖然我演不了你的這部電影,不過挺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類型。”
李謹言聳聳肩膀道:“目前我抽空在寫劇本,估計還有一陣子才能完工。”
這次拍《月球》就需要做足準備工作。
不可能跟《青春派》那樣很輕松就能完成。
恰恰這種準備工作是李謹言需要經歷的,不然未來拍攝那種動輒幾百人的大劇組根本沒辦法玩轉。
像《流浪地球》的前期籌備工作可能就需要一年時間,方方面面都要涉及到。復雜程度比現代電影高了不知道多少。
學校里面教不會這些內容。
只有不斷實踐才能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