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放學后兒子氣沖沖的進了門,也不換鞋子,拿了我的手機就進了臥室,而且關上門,不讓我們進去。
看這架勢,肯定是心情極度惡劣,根據我的經驗,得給他10分鐘的平靜時間。10分鐘后我敲門進去了,看他正在和手機下國際象棋,我就問他怎么。他不想說,我說昨天咱倆還說你有了心事要和媽媽說,別自己憋在心里。眼淚瞬間就涌出來了,哭著、情緒激動的和我說了事情的緣由,當然,他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說的:上課,老師提問他問題,他要站起來回答的時候,后面的孩子踢了他一腳,他就回頭瞅了后面的同學一眼,但是這期間他回答問題沒有停止,而且也是正確回答了,但是講臺上的老師爆發了,訓了他一通;下課后,兒子想去跟老師解釋,結果老師又訓了他一通,并且沒讓兒子說話。回家后,滿腹的委屈,被我一問就釋放出來了。
孩子其實挺懂事的,不是那種調皮搗蛋的孩子,這次被老師當著同學的面批評看來是覺得丟了面子,而且老師不聽他解釋,他更是一肚子火沒有發出來。這時,我想我就只能先讓他發一通火,然后給他分析老師批評他的原因,一是老師恨鐵不成鋼,二是老師不想管他了。他說其實老師是恨鐵不成鋼;課后老師要著急回家了,老師家里也是兩個孩子,而且小兒子比我家豆豆還小,老師拋下自己的孩子給你們上課,下課后是歸心似箭了,你去找老師匯報,老師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聽你解釋的,你能理解老師嗎?他說能理解。然后我說,老師批評你了,你有可能會有段時間不喜歡老師的課了,我想提醒你的是,咱不能拿自己的前途來置氣。他說,我不會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我要用高分來報復她。
談了差不多有10分鐘了,兒子的情緒逐漸平穩。我說推薦你看一個心理咨詢課吧,媽媽剛發現的,感覺就是一個寶藏,是哈工大的副校長講的,主題就是情緒與認知,一共48節,每天聽一節,5-10分鐘,他說不會跟著學的。我說我沒說你一定要跟著學,但是有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借鑒。他用默認來表示同意。第一節是6分鐘左右,我發現兒子聽得很認真,他說喜歡老師講的,但是不喜歡字幕的聲音,太花哨---我說今天心情不太好,英語的閱讀理解不做了吧。他說我明天早起來做。我很欣慰。兒子的英語比較弱,英語老師建議每天做閱讀理解,他在學校做一篇,我要求他在家也做一篇。這次英語考試成績進步了不少,自己也有了動力,知道了努力的目標。
早上我跟兒子說,昨晚挺晚了老師給我發信息了,說訓你了,主要是想讓你有個好的課堂紀律,如果你情緒還不好的話,她會和你談談,但是我建議你不用再去找老師了,別耽誤老師寶貴的時間了,真有不會的問題什么的可以再去找老師,他表示同意。
這個過程下來,我真的感覺到了家庭教育知識和心理知識的重要性,前天跟老師學的,馬上用上了,后面還得不斷學習,力爭做一個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