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師說,寫小說的人,不管是什么題材的小說,有一成的人是隨心所欲,瞎編亂寫。兩成的人是基于自己生活經歷的提煉與加工。七成的人都是穿越的,穿越的那些人寫的也都是自己的事,區別就是寫的好不好,同樣一個故事,不同的人來寫,肯定也是有區別的的。”
“那同一個作者,他寫出不同題材的小說,難道他還來回穿越?”
“那是因為他有好幾世的記憶,反正都不是一般人。”
“你干脆說他們都不是正常人就是了。”
“他們在寫書的時候肯定不是正常人,咱們是沒見著。咱們見著的也就是平時生活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肯定是正常人。我家老師說就像導演或者是演員,他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都需要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那個過程很變態,需要完全忘卻自己去演繹,完全不一樣的人。那同樣的道理,寫劇本或者寫小說的人,為了把這個作品創作好,他在創作的時候肯定也是忘記自己完全的沉浸在作品當中,那個時候她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你最近怎么也開始研究小說了呀?”
“我家老師不是把那個替換下來的舊手機放家了嗎?他把小說軟件都留在這個手機里了,所以我無聊的時候就綁著看,然后發現里頭有很多小說,確實很好看。然后就順便發現了我家老師的筆記。”
“有空拿出來一起看看吶,我也挺無聊的最近。”
“行啊!我給你講,我在我家老師的筆記當中發現我家老師曾經見過一個玄幻小說的作者,當時他寫書的年紀不到25,寫出的小說滄桑感特別強烈,對人物性格的描寫也特別到位。我家老師就問他是怎么寫出這樣的故事來的?結果你知道他怎么說嗎?”
“怎么說的呀?”
“他說他也不知道,就是某一個時候這個故事突然之間在腦子里頭就迸發出來了,然后故事從不清晰到清晰,人物從不完整到完整,慢慢的她就把這個故事給一點一點寫出來了。”
“那你家老師也不至于認為人家是穿越的呀!”
“不知道啊,反正我家老師是這么寫的。我覺得吧,不管他是穿越的也好,還是怎么樣的也好。小說好看就行唄,反正跟咱們也不發生關系。”
“要我說你家老師呆的就是太無聊了,一天到晚瞎想。”
“切,敢說我家老師壞話,下回看小說不帶你玩兒!”
“別呀,帶著吧!你家老師肯定不喜歡你這么小心眼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