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位格
挪威,奧斯陸,霍爾門科倫山南麓。
對于一天中大部分時間被黑夜占據的當地人來說,正午的陽光無疑令人心情愉悅。此時此刻,一場特殊的學術討論會正在一座表面被涂成咖啡色的小木屋內舉辦。
“就我所知,你們國家研究方向的黎焜教授早些年由于受到《寫作的零度》啟發而將符號學最早作為研究方向,上個月他還率領著團隊攻克了量產靈裝的一個難關,和他一樣,法國的羅蘭.巴爾特的理論也帶給我們不少靈感,”一位穿著白色襯衫的老教授坐在董澤皓對面,和他分享自己在武器設計過程中的感悟:“就像現代傳媒中的廣告設計那樣,如果我們想要制造優秀的戰術魔法兵器,同樣需要進行完整的信息編碼,雖說魔法師所用的道具基本上都可以用“靈裝”一詞概括,但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很大的,你應該也有相關的心得體會吧?”
“的確,所以將靈裝規范化、標準化是一項超大型工程,大家都在不同方向上遇到了難題。對了,我現在可以看看你們研發的樣品嗎?”
“當然。”老教授點點頭,從桌子底下取出一只金屬箱,隨手打開,里面放著幾件大小、長短、款式各不相同的零件,它們的表層包裹著一層厚實的樹脂,看上去頗像是年代久遠的琥珀。
“這就是我們的新產品,試做單兵反應裝甲—愛斯華茲DH-3。”
“原來是這樣的外型啊,“董澤皓好奇的拿起其中一塊類似于車刀的物件,放在眼前仔細端詳,片刻后搖了搖頭:“依我個人之見,這些都不太合適。“
“哦?“老教授驚訝的反問道:“有什么問題嗎?”
“首先這些東西外表看起來極其完美,但實際上,我認為它并沒有為回路本身的損傷留下充足空間。“董澤皓放下手中刻印著深紫色紋路的零件繼續說道:“符文在裝甲內部可以起到類似于液壓系統中閥或泵的作用,但它們在正式運轉時所發生的細微變化可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說起來,董先生是否了解愛斯華茲的具體含義?”那位名叫埃里克的老教授用眼神示意坐在他身邊的一位年輕人將設計說明書拿來:“實際上,符文本身的特性就是這套裝甲的核心。”
“愛斯華茲嗎…”董澤皓在腦海中搜索著相關信息,很快,那位在埃里克指導團隊中的年輕學者將編寫好的說明書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緊接著,團隊中的另一位學者推著小車將并未裝配那些零件的整套鎧甲安放在客廳中央。
(看來,他們的設計工藝已經達到了足夠的水準,只是不清楚實戰效果如何。)
鎧甲采用了典型的西歐中世紀板甲風格,但在多個關節部位增加了灰白色的冰晶石突刺,胸口處張貼著印有“Eihwaz—DH—3”的燙金卡片,向正前方伸出的左臂還握著一把紫衫木材質的長弓,弓弦被右手部位捏住,整體呈現出一副即將拉弓射箭的姿勢,然而在鎧甲周邊卻根本找不到本該用于存放箭筒與箭支的位置。
公元13世紀,由于十字教的傳播,丹麥與瑞典引入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武器裝備,也由此開始了長期抵抗十字教侵略的歷史。
基于神之子的一神教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十字教的教徒普遍認為其他區別于彌賽亞的神靈為偽神,這一點恰好與北歐人信仰的多神教相互對立。由此一來,一神教與多神教的沖突碰撞在所難免,幾百年來,后者常常處于劣勢,前者則將信徒總人數擴展到如今的33億人以上:羅馬正教20億以上,英國清教接近9億,俄羅斯成教接近4億。
“簡潔大方的設計風格呢,埃里克先生,”一位陌生青年走到盔甲近前,注視著那把紫杉木弓:“看來我當初接受你的提議果然是正確的。”
“董先生,容我向你介紹這位…”
董澤皓第一時間做好了迎敵準備,在他周圍,原本享受黑莓與越橘果醬的多名同事也紛紛關注著那個男人的一舉一動。
“如此敏銳的戰斗直感,真是不可思議,諸位應該不只是參加學術交流的研究者吧?”歐雷爾斯打量著這位濃眉大眼的僧人:“現在,我有一個提議。”
“烏勒爾。”董澤皓心情頗為沉重地吐出了一個詞語。
“為什么你會知道這個?”歐雷爾斯頗為意外地問道:“這個名字本不該被人提起。”
烏勒爾,北歐神話中的冬神、雪神、箭術及狩獵之神,他原本是日耳曼語圈中一個重要的神,卻在時間的推進下被人們漸漸遺忘。
“我在《梨俱吠陀本集》中看過你的事跡,奧丁被放逐時,你曾代替她治理丹麥十年,而當奧丁歸國后,按照記載,你被驅逐之后在瑞典為丹麥人所殺。”董澤皓意識到眼前的這個男人擁有神的位格,于是很快反應過來可能是記載本身出現了問題。
“原來如此,沒想到佛教典籍中還會有我這個小角色的位置,”歐雷爾斯笑了笑:“那么省去自我介紹的環節,我來到這里只是想問一句,挪威政府準備用這套裝甲做什么?”
不,他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董澤皓深深懂得,多神教中的神靈大多可以被當做具備一定超凡力量的人類而非具有神格的主體,哪怕將他們替換為超能力者或是魔法師都不會有什么違和感,但一度成為主神的歐雷爾斯權能遠在眾神之上。所謂位格即是本體論含義中的位置,是一個智慧生命的存在顯現,或者可以稱之為“生命中心”,每個人有且僅有一個基本位格,通常稱為人格或本格,而諸如“仙人、圣人、女武神”一類的位格被極少數人先天或后天擁有,通常稱為變格。
如果想要加深對于“位格”概念的理解,可以舉出兩個例子來進行說明。
第一個例子,是《公孫龍子.白馬論》中的著名悖論—白馬非馬。
戰國時期的名家代表人物公孫子認為可以不將白馬當做馬,他通過夸大事物共性與個性之間的矛盾關系來得出一個違背常理的結論,但當時的諸多學者都無法在辯論中勝過他。據說后來公孫龍用這套理論說服了一個負責收取稅務的官吏,但對方仍然堅持讓他為同行的白馬付錢。
“位格”中的本格可以被視為對于智慧生命本質的高度概括,那么對于“白馬”而言,“馬”為本格,“白”為變格。
第二個例子,是現代社會中時有發生的車禍,根據具體情況,執法部門會判定哪些當事人是責任主體,責任主體需要為車禍所造成的損失負一定的責任。當然,我們總不可能將肇事車輛當做責任主體并要求它作出賠償,因為車輛并不具備“位格”,它只是一種交通工具而已。
“歐雷爾斯先生,恕我無法告知。”在這位北歐境內僅次于奧丁的神靈面前,埃里克不卑不亢地答道:“這是機密事項。”
“你們為了圍剿女武神準備了這件特殊靈裝。”
不容置疑的語氣,就好像歐雷爾斯一開始就知曉本次學術討論會的目的。
埃里克吸了吸鼻子,接著一把抓起董澤皓眼前的說明書。
“這件事…應該和我們沒關系吧。”董澤皓觀察著兩人的表現,無論歐雷爾斯是通過何種方式成神,又是怎樣逃脫丹麥人的追殺,目前他們最好還是不要貿然加入任何一方。
“奧丁已經回來了,”歐雷爾斯自顧自地說出另一個勁爆消息:“我了解她,她是一個極端的魔神,如果不及時了解她的目標,誰都無法控制后果。”
“哎呀,我最近有點耳背,你們剛剛說了什么,會議結束了沒有啊,大家現在回國還來得及嗎?”董澤皓身后,一位穿著滑雪沖鋒衣的女青年原地向上跳了跳并舉手提問道,但答案不言自明。
“小曼姐,這肯定不行吧。”名叫于常念的彪形大漢在桌子旁笨拙地用叉子品嘗羊肉燉卷心菜,無論發生何事都無法減弱他對美食的興趣。
“需要戰斗嗎,這個我不在行啊。”話雖如此,但發言的一位男青年正在估摸著一把矛槍的用法,他已經迫不及待熱熱身了。
“隊長,你怎么看?”最后一人是一位年齡十六七歲的少年,他站在眾人圍成的圓圈外,一手輕輕扶著用白布包裹的槍械,另一只手正在飛速記錄著本次會議中所有重要的發言。
董澤皓伸出雙手揉了揉自己肉嘟嘟的臉頰,冰涼的觸感讓他立刻冷靜下來。
“請繼續說下去吧,歐雷爾斯先生,我們會視情況作出合理行動。”
“女武神的手里,有一樣對于奧丁至關重要的東西,我們必須趕在她之前得到它。”歐雷爾斯朝董澤皓點點頭。
“從剛剛開始,有一件事需要確認,”負責做記錄的程蔭開口詢問道:“歐雷爾斯先生,你在稱呼奧丁的時候用了“她”,沒錯吧?”
“是的,奧丁是一位女性。”歐雷爾斯沒有半點不耐煩。
“原來如此。”程蔭低下頭將這一條記錄下來。
“為什么你一點都不奇怪啊!”在場的眾人紛紛表示難以置信:“奧丁不應該是個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