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春節(jié)。
正月初二,按當?shù)仫L俗,志昌陪同辛勤回娘家。
此時,辛勤已有七個多月的身孕。
她一進門,看到玉曉和辛穎在廚房忙碌著,就要上前幫忙。
“姐,你現(xiàn)在可是家里的重點保護對象,就像大熊貓一樣金貴,快進屋歇著吧。”辛穎打趣地說。
“是啊,飯菜馬上就好了。這里嗆得很,你快進去吧。”玉曉催促道。
不一會,一桌豐盛的飯菜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酒足飯飽之后,一家人嘮起了家常。
“辛勤,你預產(chǎn)期也近了。孩子的小衣服、鞋子、墊子以及尿布等,我都準備好了。走時記著帶上。”
“娘,你操心我們四個還不夠,還在為下一代操心。”辛勤感激地說。
“你們還年輕,沒經(jīng)驗。我能想到的就做一些。”
“娘,做你的女兒太幸福了!”辛靜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
“我快當小姨了。”一旁的辛穎興奮地說。
“我也要當舅舅了。”辛明附和道。
“這日子過得可真快,好像你們四個一下子就長大了,我也到了當姥姥的時候了。”玉曉感慨道,“辛勤有了自己的家,辛明、辛穎訂下了婚事。娘心里是既高興又不舍啊。”
“娘,婚雖是訂了,我才不想早嫁呢,我要多守你幾年。”辛穎挽著玉曉的胳膊說。
“我才不信呢,到時候你跑得比誰都快。”玉曉的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等大家都笑夠了,玉曉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孩子找到好的歸宿。但嫁得再好,娶得再對,也需要婚后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
“我希望你們四個都弄明白一個道理。結婚后,你們每個人的小家才是你們最終的歸宿。你們都要盡心盡力過好自己的日子。只有你們各自都把日子過好了,我這當娘的心里才踏實,這比你們讓我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都強得多。
“當然,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救急不救窮。自己遇到難處時,首先自己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不要總指望別人幫忙。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不易,不管誰幫了自己,都要記住對方的一份情,找機會還回去。
“還有一句話,就是自助,人助,天助。意思是自己救助自己的人上天都會幫助他,樂于助人的人也容易得到別人的相助。”
孩子們紛紛表示明白了。
開學日期臨近了,辛靜準備第二天返回學校。
“辛靜,你上大學這幾年,每年都花我五百塊錢。”飯桌上,樹旺開口了。
辛靜心里一驚,父親怎么會說出這種話?
辛靜知道,母親是個心疼孩子的人,經(jīng)常說窮家富路,總怕孩子在外面遇到難處,因此每年都會給自己五百塊錢作為在外的花銷。但是自己在學校還有助學金,根本花不了那么多。因此,每學期放假時,除了買回家的東西,都會把剩余的錢交還給父母。每次都有一百多塊。
“樹旺,你怎么跟自己的孩子也要算賬?咱辛靜又不是亂花錢的孩子。”玉曉及時制止了樹旺。
“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有錢就有了一切。”樹旺說出了心里話。
“這是什么話?那你當初為什么要成家?為什么要生兒育女?
“世上總有些東西是再多的金錢都買不到的。比如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玉曉反駁道。
“你知不知道,現(xiàn)在是商品經(jīng)濟時代,掙錢才是硬道理。我跟你說了多少次,停下豆?jié){的生意,咱們貸點款,也像別人那樣開家皮鞋廠,不出三年,就能掙到很多錢了。”
“樹旺,我不是反對開廠。但是你先要把每一步都想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中間遇到問題時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應對?這些你想過嗎?”
“有什么好想的?你沒看到,只要敢做,傻子都能掙到錢!”
“我不這么看。這幾年,咱這附近一窩蜂似的開了幾十家皮鞋廠,生產(chǎn)出來的鞋子質(zhì)次價高,款式千篇一律。現(xiàn)在銷得好,那只是一時的熱度。這種狀況維持不了幾年。咱們可不能干‘別人牽驢你拔橛子’的傻事。”
玉曉其實有些話沒有說出口。她太了解樹旺了。樹旺是個功利心極強、卻又把一切想得非常簡單的人。遇到一點挫折,從來不會想辦法解決,只會大發(fā)雷霆。他這種性情是根本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形勢的。
“跟你在一起,我這輩子注定發(fā)不了財。”樹旺有些惱羞成怒。
“樹旺,你想想,咱們現(xiàn)在做豆?jié){,哪一天沒有十塊八塊的收入?比城里多數(shù)人的上班工資都要高。你不要總是瞧不起小本生意。小本生意雖然不會日進斗金,但它的風險也是最小的。再說,財富需要的是日積月累。投機只能獲得一時的收獲,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投機的人就像賭徒,早晚有一天會自食其果的。”
飯后,辛靜辛明辛穎聚到了一起。
“你們說,咱爹說的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如果咱家開個廠,沒準很快就能富起來了。”辛明首先開口了。
“那咱們家就能成萬元戶了。”辛穎附和道。
“我不這么看。爹有熱情、有干勁,但做事好大喜功,缺乏前瞻性。一旦開廠,他肯定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一味盲目決斷,一意孤行。弄不好會讓咱家傾家蕩產(chǎn)的。”
“二姐,有你說得這么嚴重嗎?”辛穎懷疑道。
“是啊,你就這么看咱爹?”辛明不滿地說。
“我只是實話實說。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短板。比如,辛穎,你和運凱娘那樣的婆婆相處,不會有多大問題,我和咱姐就做不到。”
“你這是夸我呢還是損我呢?”辛穎打趣道。
“我只是實事求是地就事論事。辛穎,你這種性格倒是很適合做生意。再有,你和運凱都具有把握市場需求及變化的敏銳度,是難得的生意之才。”
“那咱家這輩子別想成萬元戶了。”辛明語氣中滿是遺憾。
“其實,咱們家已經(jīng)是萬元戶了,只是咱娘為人低調(diào),不愛張揚罷了。”辛靜道。
“真的嗎?”辛穎驚奇地蹬大了眼睛。
“只要你們大致估算一下咱家的收入和開支,不就有數(shù)了嘛。”
三月下旬,辛勤順產(chǎn)生下一女,小兩口給女兒起名楊舒欣。
當了姥姥的玉曉更加忙碌了。
志昌于一年前組建了一支建筑隊,白天根本無暇顧及到辛勤母女。
礙于當?shù)夭荒茉谀锛易伦拥牧曀祝駮灾缓脙蛇叡疾ā?p> 每天一大早,忙完豆?jié){生意,就直奔辛勤家。煮飯、打掃衛(wèi)生、洗尿布,忙得不亦樂乎。直到夜幕降臨,安頓好一切,把辛勤母女托付給志昌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自己的家。
“娘,你也太累了。沒見過我婆婆這種做奶奶的,一天忙都不肯幫。”辛勤滿腹牢騷。
“月子里千萬別動氣,否則會傷身體的。咱不指望別人,也能應付過去。你婆婆如果能主動幫忙,咱們會念她的好,想著今后加倍回報。她沒心思幫忙,咱也不強求。以后遇到任何大家庭的問題,你和志昌轉圜的余地都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占理不等于可以無所顧忌地使性子,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否則,會傷害夫妻感情。”
“娘說得對。來日方長,我會注意的。
“娘,你這樣兩邊跑太辛苦了。咱們就不管那些老規(guī)矩了,明天我讓志昌送我回咱家。”
“也好。志昌那么忙,還是讓辛明來接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