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完成了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加上夜里做了個好夢,早上起床后,我的心情非常好。上午防疫人員又上門來,給我測量體溫,我的體溫又正常。回到自己的房間后,我在電腦桌前坐了下來,照例先看每日的疫情通報。就在這時候,看到電腦郵箱里來了一封郵件,我連忙打開收信箱,只見來函上寫:“九松學長:我是你的學弟張群,有要事同你商量,你有空的話,請馬上跟我視頻連線……”
我愣了一下,隨即想起在大學里的時候,確實有個叫張群的人,他比我小一屆,非常喜愛音樂,是個架子鼓鼓手,我們合作過幾次。我畢業后再沒同他見過面,他怎么會聯系上我的呢?我連忙同他視頻連線。
不一會兒,張群在屏幕上出現了,他向我招呼說:“學長好,我們又見面了。”我問他說:“老弟啊,好多年不見了,你怎么找到我的?”他笑著說:“沒費多大勁,我打了五、六個電話,從一個朋友那里,要來了你的手機號碼,還有你的郵箱地址。”
張群問起我目前的狀況,我只得搖頭嘆氣,把自己去年從公司辭職,以及近來父母雙雙感染新冠病毒,正在火神山醫院治療,眼下自己在家里自行隔離的情況,都對他說了。
張群聽了后,對我十分同情,安慰了我一番,然后說:“學長啊,今天一大清早,有人向我推薦你的《戰疫前線的天使》,我在看這個作品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了你。這個作品實在太好了,是近階段原創作品中少有的好作品。在片頭看到你女朋友的兩張照片,還有你向她傾訴的一段文字,首先讓人感到震撼。還有你的詞曲非常唯美,唱得也非常好,我一下被你打動了。”
聽到張群這樣夸贊,我連忙對他說:“讓你見笑了,《戰疫前線的天使》是我給自己女朋友寫的,誰知昨夜被我女朋友的同事,發到了她們醫院的護士群里,想不到傳播得這么快,一早就讓你看到了。”
張群似乎更想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接著問起了我和李茹玉的戀情。我心里一下子激動,不想對他隱瞞什么,于是把我和李茹玉在高中時互生情愫,時隔七年后再相遇的經過說了。然后又說了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倆所經歷的每一天,李茹玉在這段日子里的艱辛付出,為了全身心投入重癥監護病房的工作,她甚至不惜剪去自己心愛的長發。我越說越激動,當說到每天同李茹玉視頻時,看到她脫下防護服后,呈現在臉上的一道道縐褶,還有她掩飾不住的疲憊,我忍不住心疼地直流淚。
張群被我的敘說打動了,當聽完李茹玉騎著共享單車來給我送藥的事后,他感動地說:“學長啊,我終于明白了,《戰疫前線的天使》為什么寫得這么感人?我的決心現在更堅定了,要把這個作品向更多的人推廣,我需要得到你的授權。”
我聽了有點吃驚,問他說:“你要我授權什么呢?”張群回答說:“我急著找你,目的就是要和你商量,把《戰疫前線的天使》放到我的公眾號上來。現在聽了你和女朋友的故事,我的決心更大了,請你務必答應我的請求,讓我來推廣你的作品。”
張群向我作了一番解釋,我這才知道,原來他大學畢業后自主創業,起先開辦一個音樂工作室,后來又創辦文傳播公司。他的公司里有不少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組建了一支名叫“楚歌”的搖滾樂隊,同時還有一個以“楚歌”命名的音樂平臺,專門發布新人的原創作品,目前已有十幾萬粉絲。
聽了張群的解釋,我連忙回答說:“可是這個作品很粗糙,恐怕難登大雅之堂,我看還是免了吧。再說我這個作品是我為自己女朋友寫的,沒想過要公開發表。”
誰知張群的主意已定,無論如何不肯放過。他對我說:“學長啊,眼下是抗擊疫情最艱巨的時候,看到醫護人員不顧自己的安危,為了搶救更多人的生命,沒日沒夜的堅守在醫院里,就是鐵打的心腸也感動。我認為《戰疫前線的天使》,你不僅是為自己女朋友寫的,也是為所有一線醫護人員寫的。這個作品要是放在《楚歌》的公眾號上,所有看到的人都會感動。我的心情和你一樣,也想為抗擊疫情出點力,你就答應合作吧。”
張群言懇意切,我有點被他打動了,于是問他怎樣在平臺上發布?他回答說:“原本想請你到我的工作室來重新錄制,現在看來不可能了。不過問題不大,你把前期的素材發給我,這兒的設備和軟件還不錯,我讓人趕快編輯。”他想了想又說:“這部作品一定要做得認真,因為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音樂作品,而是當前非常需要的,鼓舞我們抗疫斗志的現實題材作品。你女朋友的兩張照片仍不可少,不過下面的文字部分,本來你是專為自己女朋友寫的,現在要面對廣大受眾,這部分的文字內容,我認為要做補充,要充分表達對所有一線醫護人員的崇敬,還有我們對戰性疫情的信心。”
張群問我有什么意見?我已被他的熱情徹底打動,回答說:“我同意你的想法,就照你的要求做吧。”我生來是爽快脾氣,立刻把電腦里的素材發給了他。張群說定稿前先要讓我審核,爭取明天凌晨在《楚歌》平臺上發布。我立刻回答說:“我完全信任你,發布前不需要經過我的審核,你自己掌握吧。”張群激動地說:“太感謝你了,我要盡心做好這部作品,一定要使你滿意,也讓你女朋友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