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村糧倉,眾人忙著分糧運糧,每個人都是喜氣洋洋好似過年一般。天氣還算涼爽,各個卻是大汗淋漓,好不熱鬧。
武大和林沖也來到了糧倉這邊,看到眾人忙活地差不多了,便招呼他們過來:“各位鄉(xiāng)民,等下你們運完糧食之后,還請再回來一趟,幫助我們將余下的糧食運到梁山水泊邊上。當然不會讓大家白忙活,往返一趟可得十兩銀子。”
“大王說得是哪里話?”一個老丈出言道:“我們平白得了這些糧食,心中早已感激萬分,幫助大王運糧,哪還有再收錢的道理?這錢,我們說什么也不能要。”
眾人紛紛附和。
“老丈此言差矣。分糧那是我們寨主的心意,運糧是大家出了力的,豈能混為一談。”
老丈還欲再推脫,卻被武大拉住手道:“土里刨食的日子我是知道的,近些年又不太平,更是不易,老丈勿要推辭了。”
如此,老丈終是作罷。
武大拿出一打地契,將原本東溪村的按照名字還了回去。剩下的一打西溪村的地契,也如數(shù)還了回去。做事勿做絕,既然那作惡的父子二人已經(jīng)死了,總不能斷了他們家眷的活路。
如此,折騰了一整夜,連帶著鄉(xiāng)民的幫助,終于才將糧食運到水泊邊上。晁蓋這邊早已得了消息,派出眾多嘍啰船只在此接應。
只是令武大始料不及的是,這一趟下山帶走了五百人,回來的時候卻是有一千多人,還凈是些精壯漢子。
原來是東溪村鄉(xiāng)民看梁山行事仁義,再加上他們跟那些嘍啰閑話得知,在梁山上吃得飽,穿得暖,一個個都有些向往起來。有那些年輕后生,一身精力無處發(fā)泄,又不愿種地,索性就請求武大帶他們回山寨。有一個就有兩個,后來想要上山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是那些西溪村的也嚷著要上山。
武大跟林沖略一商議,覺得這些年輕人稍加訓練,就是一批有效的戰(zhàn)力,當即應允了。
在梁山腳下迎接武大的晁蓋眾人,遠遠地看到駛來船只,無不歡喜。他們早得了捷報,這次收獲頗豐,可是誰都沒想到,武大幾人第一次帶兵出去,就能給山寨帶來那么大的驚喜。
無數(shù)金銀、糧草、牛羊、布匹不說,單這五百多條精壯漢子,就讓晁蓋、吳用等人喜不自勝,只要稍加培養(yǎng),這在未來可是五百多生力軍啊!如今山寨錢糧皆不發(fā)愁,唯一難得的就是兵源。
“幾位兄弟此去辛苦,又得了這如此多糧草金銀,當真是件天大的喜事。快快回寨,這些東西讓小的門搬運即可,咱們回去要好好慶賀一番。”晁蓋喜笑顏開。
眾人寒暄幾句,便隨晁蓋回到聚義廳。
廳中早已備好酒席,比武大幾人當日來時更加豐盛。
“此次下山幾位兄弟多有辛苦,又為山寨立此大功,晁某敬諸位一杯!”
廳中諸位頭領共同舉杯,一飲而盡。
武大拱手道:“這次借糧,多虧林教頭鼎立相助,不然不知還要損耗多少兵士。”
看到武大為自己請功,林沖心中還是頗為感激的,出言道:“哪里,林某只是充當一馬頭軍而已,主要還是武大兄弟指揮有方,只略施小計就多抄出來五六千兩黃金。”
“哦?教頭與我仔細說說。”晁蓋只得捷報說抄出許多金銀,具體過程并不清楚,因此出言詢問。
于是林沖將整個過程一點不漏地說給眾人,眾人也都好奇,支起耳朵仔細聽著。
“妙啊,想不到武大兄弟初次帶兵就有如此計策,好一招打草驚蛇。”吳用贊到。
“只是一些小聰明而已。若不是幾位兄弟勇武過人,再好的計策也是沒有用的。”武大謙遜地說到,并起身對晁蓋道:“武大有一事做的不甚妥當,還請寨主責罰。”
“自家兄弟說什么兩家話。你且先說說究竟何事?”
“武大未經(jīng)寨主允許,私自許諾從所抄銀錢中撥出一部分,給傷亡兵士家屬當做撫恤金。”
晁蓋一聽,還以為什么大事,當即說道:“這等小事有甚好責罰的,兒郎們?yōu)樯秸ЯΓ此蓝鴳?zhàn),山寨又豈會吝惜這點銀錢。此事兄弟無需擔憂,我自會安排。”
“如此,多謝寨主!”
經(jīng)此一役,武大幾人的交椅方才算是坐穩(wěn)了。至于事后賞賜幾人金銀隨從之事,平淡冗雜,暫且不表。
只這次借糧之后,林沖同武大幾人走得更為密切,而武大在山寨之中也逐漸有了些聲望。
梁山地域廣袤,風景秀麗,因眾人皆以為武大不習武藝,所以暫時也沒給他安排什么事物。武大也落得清閑,每日在山中游走,欣賞在他前世頗為難得的自然風景。晚上閑來無事的時候,就研究研究系統(tǒng),看看系統(tǒng)商店里的東西,順便意淫一下自己得到那些高級裝備之后是如何威風。
且說這日,武大正百無聊賴在山寨分發(fā)給他的小院中,坐看云卷云舒,忽然就收到系統(tǒng)的提示。
“叮。”
“你被選中參加此次任務,請做好準備,任務世界將于一日后開啟。”
“娘的,也不給個預告,到底是什么樣的任務世界,也好準備一下。這倒好,兩眼一摸黑的就進去了。做好準備,準備個毛線!”
抱怨歸抱怨,武大還是用僅存的十點劇情點數(shù)換了一些低級療傷藥劑。
一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隨著系統(tǒng)倒數(shù)讀秒,一陣白光閃過,武大進入了任務世界。
睜開眼睛之后,武大立刻得到了一種久違的親切感。看著那成排的座椅,頭頂上用做扶手的金屬橫梁,以及發(fā)動機的顫抖轟鳴。雖說武大不喜歡自己前世的生活,但一旦再次回到那樣的環(huán)境,多少還有有一些懷念的。
武大此刻正在一輛公交車上,現(xiàn)在是晚上,通過街上稀少的行人可以判斷這輛車應該是末班車。武大先看了一下自身情況,此刻他穿著一件灰色羽絨服,一雙厚棉皮鞋,饒是穿的厚實,在沒有空調(diào)的車里還是感覺到陣陣寒意。這是一身現(xiàn)代人的打扮,至于身高,他起身試了一下,雖然不是很高,但也比他在宋朝那副武大的身體高出不少,大概一米七五左右。
武大借著起身的機會,觀察了一下車內(nèi)情況。只見此時車內(nèi)光線昏暗,街邊昏黃的路燈并不能給車廂里帶來多少光亮,武大隱約地看到車頭上寫著“555”三個數(shù)字。
此刻武大的座位是在整個車身中間,左邊靠窗的位置。他的前后都有乘客,稀稀拉拉地坐著,大概也有七八個人。開車的司機全神貫注,可能是因為已到深夜的緣故,不停地打著哈欠。在他旁邊的車載收音機里,咿咿呀呀地不知放著什么音樂,聽起來頗為沉悶。
車里的那幾位乘客似乎都很疲倦的樣子,只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也沒人說話。在公交車前門地地方,斜靠著一個中年女人,留著老式古板的發(fā)型,肩上斜挎著一個帆布包。
這個人難道是……售票員?都什么年代了,居然還得人工售票?武大下意識地思考著,隨即想到這是任務世界,發(fā)生在什么年代都有可能。而且那個“555”幾個數(shù)字看著總有些眼熟的感覺。

不知所謂浮生
限于規(guī)定限制,刪減了一些情節(jié),對此造成的不便深感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