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翻《吶喊》,才又記得我曾在中華民國九年雙十節的前幾天做過一篇《頭發的故事》;去年,距今快要一整年了罷,那時是《語絲》出世未久,我又曾為它寫了一篇《說胡須》。實在似乎很有些章士釗之所謂“每況愈下”了,——自然,這一句成語,也并不是章士釗首先用錯的,但因為他既以擅長舊學自居,我又正在給他打官司,所以就栽在他身上。當時就聽說,——或者也是時行的“流言”,——一位北京大學的名教...
1
一翻《吶喊》,才又記得我曾在中華民國九年雙十節的前幾天做過一篇《頭發的故事》;去年,距今快要一整年了罷,那時是《語絲》出世未久,我又曾為它寫了一篇《說胡須》。實在似乎很有些章士釗之所謂“每況愈下”了,——自然,這一句成語,也并不是章士釗首先用錯的,但因為他既以擅長舊學自居,我又正在給他打官司,所以就栽在他身上。當時就聽說,——或者也是時行的“流言”,——一位北京大學的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