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時間到了中平六年三月,漢天子駕崩!這幾年周遭環境變化很大,黃巾之亂之后,漢帝感覺大將軍何進的軍權太重了,讓漢帝有些不安。漢帝本來就不喜歡何皇后以及大皇子劉辯,他偏愛二皇子劉協,這樣大將軍何進對漢帝而言威脅就變大了!
皇帝想要削弱大將軍的權力,皇帝能信任的人只有身邊的宦官了。經過挑選,皇帝選擇宦官蹇碩來削弱大將軍的權力。皇帝成立了西園八尉來分掉了大將軍一半的軍權,皇帝以蹇碩為上軍校尉轄制其他七尉,以此來削弱大將軍。
大將軍何進雖然是個屠戶出身,可他也不是一個大飯桶,何進會收買人心,他在士兵中間很受愛戴。而且因為大將軍的地位在,這樣士人可以接受何進的身份,士人也就在何進身邊要除滅宦官。皇帝還在世的時候,憑著皇權的威望可以壓住士人和宦官之間的矛盾。可是皇帝這個身體……
時間來到中平六年三月,縱欲過度的大漢天子病死了,有大將軍支持的大皇子劉辯登基稱帝,改元昭寧元年。上軍校尉蹇碩想擁立二皇子劉協,可是事情敗露,被大將軍何進給殺掉了,沒有皇帝的支持一個上軍校尉的身份不能指揮軍隊,這樣何進的權力大增。
大將軍何進有感宦官對他的威脅,他和士人決定要除滅宦官。宦官也不傻,他們求到了何太后,何太后出面阻止了何進的行動。
本來這樣下去應該是相安無事了,可是宦官也不滿足自己沒有權利。他們又鼓動了先帝生母董太后讓她與何太后爭奪權力,又借著董太后封了董太后的兄弟董重為驃騎將軍意圖分權。宦官也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了,他們也偷偷偽造了一個傳位給二皇子劉協的先帝遺旨,可是宦官們沒有找到傳國玉璽,這樣這個沒蓋印的遺旨就被宦官們隱藏起來了。
這次董重受封的事件就捅了馬蜂窩,這是在何進手里強奪軍權嘛!何進不干了,他包圍了董重的府邸,董重伏誅,董太后被流放河間,進而被殺。經過這個事件,何進更加感覺宦官們著實的可惡,他要除滅宦官。
大將軍何進有不少優點,可是他有些優柔寡斷,他想除滅宦官,但是又考慮到自家妹妹何太后不同意,他又有些舉棋不定。何進向他的幕僚詢問要怎么除滅宦官,袁紹獻計要大將軍何進招外番入京來恫嚇何太后。
何進對此很感興趣,可是曹操說不該招外兵,一個獄吏足以解決宦官。可是何進和袁紹不聽,他們認為曹操的養祖父是宦官不是很可信。經過二人的討論,他們決定招進兩個軍閥,遠處的軍閥用處不大,手中的士兵弱小用處也不大。這樣大將軍何進決定招進兩路軍閥,就是涼州刺史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
可是在何進招進外兵入京之間,皇都洛陽發生了變故,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所殺,何進之弟車騎將軍何苗也死在了何進部將吳匡之手,而宦官挾持天子以及陳留王出逃下落不明。
這要入京的兩路軍閥都有些問題需要拖延,西涼這里董卓的野心很大,先帝的死刺激了他的野心迸發。這樣董卓進京不僅是要應大將軍的召喚,而且董卓還要占據更多的地盤,比如雍州地界!
丁原這里呢?丁原也想快速入京,可是丁原手下缺少文人,他要入京也非常麻煩。丁原為了表示自己對于大將軍的忠心,丁原派出了新近收服的大將張遼入京。張遼是中平五年投奔過來的,他也是對呂布非常敬仰的,不過丁原不認為張遼會僅僅因為敬仰呂布而孤立他,這樣他差遣張遼帶兵兩千率先入京。
張遼走后,丁原也準備入京了。可是并州貧瘠,丁原手下的部隊只有四萬人,丁原感覺兵力不足。目前并州的主要兵力掌握在兩個校尉高順和張楊手里。至于那個丁鵬?他因為帶兵從來都是打敗仗的原因,丁原任命他做了并州別駕遠離軍隊。
丁原決定招兵了,這一日他招聚主要部下說道:“今日老夫招聚眾位前來是為了商量招兵事宜的,諸位以為招兵多少為宜啊?”眾位互相看看,丁鵬首先跳了出來:“父親大人,孩兒認為招兵這個東西多多益善,孩兒看來我并州可以招兵兩萬!”
本來這種會議呂布是不準備發言的,他知道丁原已經決定募兵了,可是丁鵬說招兵兩萬。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丁原的想法,呂布做了這么久的主簿,他知道并州的貧瘠,招兵兩萬?開什么玩笑,這樣并州還有人嗎?
呂布畢竟護了并州這么多年,他一拱手說道:“刺史大人,以布看來募兵不妥。我并州一向貧瘠,人口稀少,募兵對民生傷害極大!望刺史大人三思而行啊!況且新兵入伍,戰斗力良莠不齊,對我并州軍影響也是不小!”呂布說完,張楊也表示同意不建議募兵。
丁原看見這個情況,他氣得要命!本來丁原作為刺史他多少也知道自己的家底如何,募兵兩萬就是開玩笑一樣的事情!可是呂布一說不同意募兵,張楊直接同意了,高順就是呂布的小弟,這個呂布不就是一呼百應了嗎?大家還認他這個刺史嗎?
丁原立刻火撞頂梁門了,他說道:“本官要入京,不募兵不足以體現我并州軍的威名!因此本官決定募兵一萬,以彰顯軍威!”這樣就拍板定下來了,丁原還有理智,不要招兵兩萬。
這樣招兵加上練兵,呂布等人就多用了半個月時間。接著丁原留下兒子丁鵬和校尉張楊鎮守并州,自己帶著呂布等人殺奔洛陽。丁原沒傻,并州軍的強悍都是仰仗呂布,沒有呂布他丁原也就玩不轉了!
眾軍行走到了河內郡內,正碰見了從洛陽返回的張遼,張遼也帶來了朝廷的旨意,封并州刺史丁原為執金吾,丁原也是非常的高興,這一趟做了一個執金吾也不算白來,丁原加速決定入京。
與丁原相比,另一個軍閥董卓就幸運多了。首先董卓在北邙山救到了皇帝和陳留王,董卓發現皇帝有些怯懦,反倒是陳留王比較聰慧。
進入京城,董卓因為救駕他占據了制高點!這樣董卓趕走了原來的劉司空,自封為司空,并且改元光熹。董卓進京之后,功勞很大,他也很幸運的發展了那個宦官偽造的先帝遺旨!
董卓大喜,這個東西可以幫助他廢掉現任皇帝改立陳留王。這樣他的地位就更高了,而且何太后也就不能聽政!簡直是一舉多得。當然董卓為發現這道旨意沒有蓋玉璽,董卓找遍了宮中,他也沒有發現傳國玉璽。
就是這樣董卓也想廢帝,要是只有董卓在京這件事情很可能就直接成功了。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丁原這個執金吾帶領并州軍入城了。
這樣董卓有些麻煩了,并州軍也是很能打的軍隊。士人們的眼睛都亮了,他們盼望丁原和董卓的部隊火拼,最好兩敗俱傷,這樣他們士人就可以掌權了!
可見王朝到了末代,真正的忠誠者萬中無一,大家都是投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