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路陷入兩難境地之中。
夢貘繼續說:“蛇妖生前所處的世界仙路未斷,佛法尤其昌盛,適合少主筑基。”
郭路深以為然的,畢竟他現在是狻猊之身,與佛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腦海中還有大量深奧佛法,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郭路突然意識到一個嚴峻的問題,仙路未斷,就是說還有真正的神仙存在?!
郭路將自己的顧慮說出。
夢貘裂開嘴,露出憨憨的笑容:“自然是有的,夢境是相互聯會交織的,蛇妖一妖的夢境自然不足以具現一方真實世界,該界同一時點浮屠眾生的夢共同形成了這一夢境,只不過仙神不會耗費心力去關注已經被拋棄的夢境,凡人們也沒有那番神通去參與,一切都會按照預定軌跡運行。”
“況且我們在這處三界節點,相當于在跟那些神仙們打工,所以即使哪位神仙當真顯化真身也不會為難我們。”
“而且其中可撈的好處還是蠻多的,少主可要抓住機遇,爭取達到筑基境界。”
“屆時我會將少主送入故事發生前的某一個時間節點,少主切勿貪心,重中之重仍是消釋白蛇的怨氣,不可貪圖機緣,畢竟世間很難找到比主人留下的兩件仙寶更加珍貴的法寶了。”
郭路點點頭,其中利害關系他自然清楚,不會做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傻事。
“事不宜遲,少主我接下來就立刻施法,將您送入仙夢。”
夢貘半黑半白的象鼻上憑空出現一個巨大的漆黑泡泡,晶瑩剔透,光澤圓潤。
夢境形成后沒有立刻離開夢貘的鼻子,而是不斷擴大,包裹住郭路巨大的狻猊之身。
夢境很快便從地宮延伸出來,將問雅包裹住,悄無聲息。
…………
“蘇御……蘇御?”
“起來啦,怎么才一會你就睡著了?”一道蒼老的聲音傳來,語氣略帶些許責備。
這是我的名字嗎?誰在叫我?
郭路緩緩睜開眼睛,做了那么久的獅子,他下意識的張開嘴,浩浩蕩蕩打了一個哈欠,緊接著渾身一震,感覺到嘴巴能夠張開的弧度實在十分有限。
變成人了嗎?
郭路感覺到頭上有點清涼,伸手一摸直接便是摸到了一個大光頭。
嘴角微微抽搐,得,變成禿驢了。
在他的旁邊是一個年紀不小的老和尚,此時正一臉奇怪地看著他呲牙咧嘴的樣子,說道:“你怎么了?又犯癡了?”
郭路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老和尚,不出意外便是這具身體的師傅或是師叔之類的,抬頭紋和眼角紋都很重。
郭路仔細端詳起老和尚來。
干癟而多皺的面孔,灰白色的胡須稀稀拉拉地分布在下巴上,鼻子上密密麻麻地點上了老人斑,兩只眼睛卻異常有神地看著他,枯柴般的手上青筋清晰可見。
“快點起來。”老和尚中氣十足的說道。
“早課要開始了,馬虎不得。”
聞言郭路腦中迅速浮現出與早課相關的記憶,大多來自于原主。
早課是全寺僧眾于每日清晨,約在寅丑之間,凌晨3點到6點之間齊集大殿,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在念誦的起止都配有梵唄贊偈。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等為一堂功課,有些寺院這兩堂功課輪流念,只有在佛教節日才念兩堂功課。
而郭路或者說蘇御所在的風穴寺則是前者,需念兩堂功課。
原來才凌晨三點,怪不得原主那么困。
郭路順著原主的身體記憶,走到殿旁的香爐,恍惚地看著香爐上龐大的狻猊浮雕,仿佛在吞吐著香爐里的煙霧。
他熟捻的從暗格中取出禪香點燃,取下即將燃盡的香頭。乳白色煙霧從香柱上漂出,輕嗅能感覺到淡淡的香韻
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或許和郭路的狻猊之身有關,郭路愛極了香燭的味道,瞬間精神了不少。
老和尚心疼的看著那截被郭路取下的香頭,還在冒出斷斷續續的煙霧,猶如氣息奄奄的老人。
明明可以再燒一會的!
郭路走回原地,端正的打坐在蒲團上,按照原主的記憶和狻猊記憶中的印象認真的念誦起楞嚴經來。
首日的早課便在拈香中開始,伴隨著木魚的敲擊聲結束。
“蘇御,你去后山打水去罷,順路澆澆花草。”慧心禪師也就是郭路現在的師傅,吩咐道。
“好的,師傅,我這就去。”
……
郭路順著蘇御的記憶沿著兩邊長滿苔蘚的青石板小路,來到一處清澈的泉眼,用繩子將木桶拋出,沉下去后再用力將其拽上來。
郭路將兩只裝滿水的木桶用扁擔撐起,向寺里走去。
郭路傾斜著身子,靠右行走,一只木桶慢慢的向外滴水,啪嗒啪嗒,水珠滴落在沿途的花草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那是一只漏水的木桶,已經被使用了十來年,自蘇御有記憶以來便在風穴寺中。
早晨打水時靠右行走,傍晚時則靠左行走,一天兩次,雨露均沾,等到了寺里時,那只木桶里的水也差不多漏完了,一桶水足夠蘇御和慧心半天的日常用度,現在風穴寺香客稀少,就連過路的僧人也不愿意留宿,這也是為什么郭路點香時老和尚那么肉痛。
每年春天石階旁的野花總是生長的尤為茂盛。
這是風穴寺傳承了兩代人的記憶。
郭路將水倒入廚房里的大水缸中,向師傅的禪房走去。
聽到禪房外的腳步聲,慧心禪師睜開了雙眼。
吱呀
房門被郭路輕輕退開,他雙手合十行禮,說道:“師傅”
慧心禪師看著眼前唇紅齒白的小沙彌,不由一陣恍惚,想起撿到蘇御的那個雪夜。
冬天夜晚來的匆忙,慧心早早躺下,解衣欲睡。
忽的聽到一陣敲門聲,慧心打開寺門,看到了一個尚在襁褓里的嬰兒被放在雪地中,于心不忍就收養了起來,至今已十六年。
慧心思緒回到如今,和藹的說道:“癡兒,自你入我門下,已十六載,佛經已然熟識,是時候傳授給你本門的筑基法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