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好像只是時代在變,帶動了語句。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是不是把喜歡和愛當成表達開心的詞語,還是真正思前想后斟酌后的話。
在離開他的時間里,我遇到過很多人,形形色色。
我也是個記憶不太好的人,我記不清他們的名字和感情。
我總在想,我把我的玫瑰回歸花圃,應該總有新的花枝發芽。我看過好幾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開始覺得只是故事,稻城也只是個地方。我想世界上那么多錯過的人,我和他不過只是一個比例數。后來,不是再為電影和書里的人哭了,眼淚滴下時,我清晰的知道,我很想他。想到試圖推開所有向我走來的人去換回他,但更讓人難過的是,這不可能。
思念發瘋般的在心里生根發芽攀爬,依附于心臟上圍出了牢籠。
17歲的自己死不認輸,非要認為能有人會頂替,認為會有新的記憶覆蓋。
喜歡是分等級的啊,會有更高級別。
看著別人綿綿不絕的消息,從大事到小事,事無巨細的告訴我,我恍惚間想起以前,自己也是這樣積極的發言。忽然覺得時光對調,我看見了我們的影子。
直到有一天,別人說:“我喜歡你。”
我說:“其實,我有個喜歡的人。”
“我可以等。”
“很喜歡的人。”
再后來,我無意中看見一個人的照片,側臉真的很像他。我沉寂已久的情緒開始不受控制。剛好對方也饒有興趣。
越接觸越失望。
他語氣不會這么輕佻的。
他不會這么快說喜歡。
他不這樣的。
我又退回牢籠。
直到這次我才終于明白,用那些人來頂替他有辱我對他的喜歡。
喜歡是有等級的,他就是最高級。
結果又是一年冬天,我身邊也漸漸有了比當初的他時間更長的人了。有人陪我凌晨刷題刷到我不想寫了為止,有人也因為我一句話去力盡所能。
我十分感謝陪我兩百多天快一年的人。
也感謝真誠吐露愛意為我改變自己的人。
我甚至以為我可以重新開始。
如若不是凌晨仍然不眠,不是夢里反復閃過他的樣子讓我驚醒一身冷汗,不是無意識的劃過所有聯系人妄圖找出他還在的樣子。
我看窗外的日本晚櫻開了謝已然兩年,開始懂得更多并且明白當初的遲鈍,對感情應對從善如流。明明是夏天心卻留在他走的那個冬天,冰封十寒。
我想和他去稻城,我不想從他的全世界路過。于是想變得好,更好,好到有一天能站在他面前,大大方方的和他重新認識。
后來靠夜以繼日的刷題和想著未來的堅持而過,努力的理由有很多。有想要前途,更想在前途的路上找到他。
終于在七月份結束了這段說長不長的青春。
17歲告別了他,18歲告別高考,才意識到原來青春也慢慢的告別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