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族,自吞并漠北之后,便一舉獲得整個北方政權。
這蚩鬼一心想與華夏爭個高下,便諫言道:“如今天下既定,何不聯合夷狄對立華夏?”
“我們本來就是從漠北奪地,吞漠北而據之。如今我們言合夷狄之力,恐怕不成?”蚩夢問道。
“這又有何不可?夷狄本就一家。百年以前,其他夷狄對立我族,不過是出于嫉妒我們受華夏始祖庇護,亦或是從對弱者的一種踐踏。炎黃勝過我族,將我族驅逐于這長江、黃河流域中下流一帶,謂之曰南蠻。吾等從南蠻之地,到這北荒之境,既一統北荒,何不立帝稱尊,再聚九黎之勢。”蚩鬼一言道出,勢必要復辟蚩尤九黎。
“引九黎之夷狄之勢,共主伐華夏,吾乃九黎之君!”蚩夢一聽,立即稱君立主。
大殿勇士無比熱血沸騰,立即大喊道:“位立九黎,揚吾族威。九黎之君,再續八荒!”
“哈哈,知我者,蚩鬼也!我從即日起,便是九黎之君。承九黎始君蚩尤之志,復我九黎!即日一詔令下,勢必要聯九黎之師!克復中原!”蚩夢說著便將任務交給蚩鬼。
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華夏人的注意,消息一出,便在中原炸了鍋。
“這下算是開始行動了?即便是九黎始君再世,我炎黃子孫又何懼之有?”志亮不屑道。
這話立即引起兩派各抒其見。主戰派表示:“夷狄本為九黎,覦覬中原亦非一日之時。若任由其發展壯大,勢必再現九黎之禍!吾等愿拼死相博,還華夏一個國泰民安!”
保守派表示:“調養生息,延我族勢。此戰若戰,勢必榨干我族精血。不如務農理政,安黎庶,守邊疆。以扶百民,恢大勢,守社稷江山!”
是啊!這悠悠蒼天,就不饒黎庶之苦。這四海八荒,卻不容難民之宿。五年時光,皆是戰火紛飛,百姓思安啊!志亮這么一想,真的頭疼。
“吾等雖然戰亂頻頻,就更應該選擇去戰斗,這樣才能更快解決這紛亂之局。臣表余書,請陛下過目。”諸葛亮極力請戰,呈上出師表。
志亮一看:臣本布衣,躬耕于中原沃土,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氏族。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詔臣于此殿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陛下以驅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華夏,還于舊殿。此臣所忠陛下之職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討夷狄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始君之靈。若無興德之言。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受年代改動)
保守派也不服,唐伯虎立即呈上養息表。志亮一看:
始君與九黎戰于涿鹿,分九黎于八荒,受四海于華夏。謂之,四海八荒。如今九黎既歸,不過收八荒,聚九黎,以復九黎之文始。吾等皆炎黃子孫,又何苦,苦苦相逼。臣斗膽,若九黎敗于北荒,君可憐其氏族乎?若九黎勝于中原,君又愿甘于臣服矣?此戰若戰,必榨我族之精血,延兩族百年之怨。何不如調養生息,安黎庶,理萬機,恢弘大氣!
系統提示:請宿主選擇分支路線。一北伐誅九黎。二安民理政調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