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一項科技成果落地
戴瑩立刻彈跳起來:“走,我們去看看,應該是我們的試驗成功了?!?p> 今天早上戴瑩讓工作人員給養殖大棚里的鵝全部戴上(成長儀)小手機。
這些小手機是戴瑩采用傳感器等技術做的一個接收器。
傅聰運用大數據技術收集這些鵝反饋回來的數據,然后上傳給林道軒用人工智能禽臉識別技術等獲取每只鵝的基本信息。
用紅外線和語音識別可以檢測出每只鵝是不是健康的。
“戴總,你看這些鵝剛才不停地奔跑,現在又像喝醉酒了那樣軟趴趴,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見過。”技術人員看到戴瑩來了,連忙上來問道。
戴瑩拿出手機點開其中的一個APP,在上面輸入了一組數據,手機畫面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只鵝的動態。
她把電滋波功能關掉。
這些鵝紛紛從地上爬起來:“鵝~鵝鵝~~鵝鵝鵝”地叫著跑去吃菜葉子,精神得很。
“太神奇了,這是用什么高科技來控制的,比我們的機器人和智能投喂系統還牛逼。”一名技術員驚叫道。
戴瑩微笑著說:“暫時保密,等以后我們大批量投入養殖了再告訴大家。”
郭振亞和許蓓蓓面面相覷:戴瑩越來越厲害了!
***
一個星期的實踐學習很快就結束了。
五人團隊又回到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公司總部,投身于忙碌的研發工作中。
特別是戴瑩,已經三天不回家睡了,每天眼困了就趴在電腦桌前瞇眼或者去爬樓梯。
林道軒和傅聰下班了都帶筆記本電腦回家加班,每天往返于深圳和香港雙城。
經過半個多月的摸索,魚菜共生模式的系統已經正常運轉,點開手機的APP就可以查看整個大棚的流程,也可以查看監控系統的數據。
最重要的是:團隊經過去實踐學習,已經逐步在搞多元化。
目前一個玻璃大棚里可以養四五種魚,種十幾種蔬菜。
“哈哈哈哈哈~~~我們終于成功了,第一套魚菜共生系統可以建在市中心,為高檔小區的住戶、五星級酒店提供鮮美的魚、優質的蔬菜以及出租魚菜共生家庭模式的場地,讓用戶打開APP就可以遠程搖控管理,甚至可以下單撈魚和采摘青菜讓快遞人員送到自家門口。”戴瑩大聲豪邁地笑著說。
傅聰附和道:“比去生鮮超市買菜方便了,用戶有時間就到我們的玻璃大棚現采現買,沒時間可以在APP下單讓快遞員送到目的地。我們的這項科技成果簡直一步到位實現了“互聯網+農業”的城市農場便捷模式?!?p> 林道軒沒有吭聲,雙手抱胸站在一旁靜靜地思考。
戴瑩知道這家伙又在思考問題了,她對傅聰做了吃飯的手勢。
傅聰走過去直接拉著林道軒的手腕往外走。
林道軒這才回過神來:“干嘛?”
戴瑩連忙說:“你請客,我們去吃燒烤?!?p> 林道軒皺眉掏了掏口袋:“不好意思,我沒有帶人民幣。微信零錢已經用完了?!?p> 戴瑩:“切!你的智商是不是衰退了?你和聰的手機微信和支付寶,我都已經幫你們綁定銀行卡,掃碼付款就行了。”
林道軒撓撓后腦勺:“我以為在這里無法刷臉支付香港銀行卡?!?p> 戴瑩敲敲他的額頭:“騰訊高科技都可以讓你掃碼刷臉通關,你銀行卡刷臉支付不是小菜一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