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方寸山開學了
夏之道吹著口哨來到了方寸山的大門口,德古拉帶著幾車的貨物已經在學校門口等候,而學生們則是簇擁著老校長在一旁等待。
“老校長,你不是退休了么?”
“年紀大了,睡不了懶覺,所以就尋思這過來看看。陳康校長,我還是放心不下這幫孩子,如果有什么能幫忙的地方,您盡管吩咐。”
“還真有,一會兒我在跟你說,來來來,各位,都進去吧,開學了。”
操場上,一個個孩子像昨天那樣站著,夏之道站在主席臺上,邊上堆滿了剛才德古拉從車上卸下來的貨物。
“今天你們都按時來了,很好。”
孩子們的臉上的露出了笑容,身著藍龍制式服裝的員工他們也都看到了,夏之道的到來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希望。
“雖然這么學校現(xiàn)在就我一個老師,老校長老當益壯還能算半個,但是,昨天我也說過,你們現(xiàn)在并沒有資格成為我的學生。”
方寸山的各種功法典籍之中,有很多是為了招人而創(chuàng)立的招數(shù),不實用,但是好看。夏之道一抬手,開始了一場花里胡哨的表演。
“聚水咒”
“霧影咒”
“喚風咒”
......
臺下的學生都看傻了。
最后,夏之道使出了寒冰之翼,三對寒冰翅膀透體而出,帶著他緩緩升空,而這一下,更是讓臺下那一張張因為吃驚而張開的小嘴張到了最大。
“想學么?”
“想!”
“從今天起在這個學校里,學校的大門將不再關閉,你想要獲得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你可以學文,在教師里通宵達旦的查閱資料;也可以習武,沒日沒夜的在操場上鍛煉身體,這都隨你們。”
“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考核,除了正常教材上面的內容外,一切你自學的東西都會成為加分項。如果在考核中失敗,你們將失去在這個學校里學習的資格,當然我也會給你們一筆錢讓你們轉校。”
“稍后我會發(fā)給你們一些平板電腦,不過只能在學校里面使用,你們可以利用平板電腦去獲取一切你們需要的知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跟你的同學們討論,討論不出結果可以再來問我。現(xiàn)在,到老校長那里領取平板電腦,然后回到自己的班級里開始學習。”
夏之道的身后立起了一塊牌子,上面是一個時間的倒計時。
“720:00:00”
“現(xiàn)在,考核倒計時正式開始。”
除了操場,教室里也都掛上了倒計時的牌子,不停減少的數(shù)字也在刺激著著每一個學生的神經。
因為師資力量的匱乏和教育資源的不足,先前老校長的教學舉步維艱,但是現(xiàn)在有了平板電腦的加入,孩子們馬上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128個學生,4個班,每個班32個人。
夏之道開始了班級的巡視。
“來,把手搭在我的手上。”
學生們一個個的上前,夏之道需要用真氣給他們探查一下身體。
看著夏之道嚴肅的臉,學生們也是一臉的緊張,挨個把手搭了上去。
“嗯,可以了,下一個。”
在相應的學生名冊下記錄了一些信息,夏之道讓面前的學生下去,換下一個。
半天下來,夏之道揉了揉發(fā)酸的眼角,不停的探測讓他也有些疲乏。他不懂斗氣,也不會控制元素,而128個學生中,也沒有一個擁有真氣修煉的天賦。
修仙者,體內真氣流轉必須順暢。
夏之道的體質驚為天人,通靈道體可以讓真氣毫無阻攔的在體內運轉,這也讓是夏之道被張啟山選中的原因。而眼下的這一個個孩子,真氣在體內流轉的速度晦澀緩慢,而且很多學生已經過了修煉真氣的黃金年齡,對于這種“后繼無人”的情況,夏之道不免有些惋惜。
不過這也正常,如果人人都合適,那豈不是人均飛升?
看著學生們的雙眼都緊盯著平板電腦的屏幕,夏之道帶著老校長走出了教室。
“老校長,這邊學生們的中飯一般都怎么解決?”
“這個啊,中午有兩個小時的午休時間,他們一般都會回家吃飯,但多數(shù)孩子的家庭條件不好,爸媽都出去工作了,所以回家也就是挨餓。”
“這樣啊,那正好,我還擔心我準備的有些多余了。”
夏之道帶著老校長來到了一間房間,門口擺放著一個大型的機器,房間里則堆滿了食物。
“這......這是?”
“破壁機,把所有的食物丟進去加上水打成漿糊,雖然味道不好,但是至少能填飽肚子,并且營養(yǎng)豐富,老校長,這便是我交給你的任務,以后啊,孩子們的一日三餐我可都交給你了。”
不管夏之道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接手了學校,但至少從那些價格不菲的教學用具和這照顧學生一日三餐的舉動來看,夏之道已經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
“保證完成任務,我代表孩子們謝謝你了。”
“客氣什么,我可是校長,他們也都是我的孩子。”
中午,夏之道沒有回家吃飯,而是饒有興致的看著一個個孩子愁眉苦臉的喝著由他特意調配的“營養(yǎng)液”。老校長叮囑了每一個孩子不能浪費,所以他們也都捏著鼻子喝完了。
常規(guī)教材里雖然包括了語文、數(shù)學、化學、物理等學科,但是內容卻太過淺薄。就拿語文舉例,教材夏之道看過,除了教人識字以外,基本上沒有其他什么的用處。于是夏之道親自操刀,挨個的走到學生面前,給他們示范如何利用平板電腦學習知識。而他也不禁感慨,就是這教育資源上的差距,導致了他們與上層居民在學識上的天差地別。
下午,體育課。
夏之道給每一個孩子進行了身體素質的考核。折返跑、跳高、跳遠,將學生們的成績一一記錄在冊后,夏之道的心中也開始思索起了教學計劃。
當年方寸山還是名門大派的時候,一個老師最多也就教三個學生,而他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一百二十八張渴望知識的臉龐,這不禁讓他有些頭大。
“教育資源最大的匱乏,還是老師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