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昭在山西陽城,重兵圍攻王嘉胤大軍。王嘉胤帶領(lǐng)將士,據(jù)寨死守兩個月之久。曹文昭見山寨久攻不下,收買王嘉胤妻弟張立位。張立位通過其姐姐,取得王嘉胤的信任,做了王嘉胤帳前指揮,負責(zé)王嘉胤的侍衛(wèi)等項事務(wù)。不久前的一個晚上,張立位趁王嘉胤酒醉,與親信王國忠一道,持劍擊殺王嘉胤于中軍營帳。”
李繼偉慢慢站起身來,訴說著王嘉胤被害的經(jīng)過。
王嘉胤起義于崇禎元年秋,是繼陜西王二起義之后,第二位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當年初冬,比王嘉胤起義早一年的王二,也率領(lǐng)所部歸于王嘉胤部。
從那以后,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義軍,先后投到王嘉胤麾下,形成以王嘉胤為主力的陜西義軍。
崇禎四年夏秋之際,王嘉胤率先帶領(lǐng)所部義軍,在陜西東部的韓城一帶東渡黃河,轉(zhuǎn)戰(zhàn)三晉大地。
此后,陜西義軍紛紛渡過黃河,從西向東橫掃山西全境,引起朝廷和崇禎的恐慌,必欲置王嘉胤于死地而后快。
張獻忠聽罷李繼偉的講述,頓時不禁淚流滿面,悲切之聲在許久之后,依然沒有停歇。
王嘉胤的遇害,不但使義軍失去一位杰出的統(tǒng)帥,也讓張獻忠失去一位值得信賴的兄長。
此時此刻,張獻忠怎能不悲痛萬分呢?
呂梁山。
巍峨的玉皇頂,隱沒在朦朧的薄霧中。
星星點點的雨滴,夾著朵朵雪花,像白絮般飄飄灑灑,仿佛無言的天公,也在祭奠不幸遇害的王嘉胤。
“曹文昭設(shè)計殘害嘉胤大哥,獻忠與曹文昭,勢不兩立!”
張獻忠止住哭聲,右手斂起衣角,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雙手高舉仰天長嘆。
“傳令三軍,如果日后與曹文昭相遇,誓取曹文昭項上人頭,置于嘉胤大哥墳頭,祭奠嘉胤大哥英靈。”
悲戚的張獻忠說完話,轉(zhuǎn)頭看了看將領(lǐng)們。
“誓為嘉胤大哥報仇雪恨!誓為嘉胤大哥報仇雪恨!”
義憤填膺的將領(lǐng)們,聽罷張獻忠擲地有聲的話,齊齊向著天空怒吼。
“大王,請節(jié)哀吧!嘉胤大哥的未竟事業(yè),還得大王帶領(lǐng)弟兄們完成呢!如果大王有個三長兩短,弟兄們該怎么辦好?”
袁明清走到張獻忠身旁,淚流滿面勸慰張獻忠。
張獻忠看了看袁明清,默默點了點頭,慢慢向訓(xùn)練場而去。
千里之外。
紫禁城里。
崇禎得知王嘉胤死訊息,于第二天早朝傳旨,大張旗鼓褒獎曹文詔,對洪承疇等,大加賞賜。
連續(xù)幾天,朝中大臣,奔走相告,朝廷內(nèi)外,議論紛紛,紫禁城沉浸在流寇將滅的輿論氛圍中。
“皇上,王嘉胤被剿滅,可喜可賀啊!奴才以為,王嘉胤在陽城,被曹將軍所剿滅,流竄山西的流寇,已經(jīng)成不了大氣候。”
高起潛走到崇禎身旁,低頭輕聲恭維崇禎。
“剿滅流寇首領(lǐng)王嘉胤,高愛卿也有一份功勞啊!”
崇禎躺在龍椅上閉目養(yǎng)神,聽罷窸窸窣窣的腳步聲,知道高起潛來到近旁,連忙睜開浮腫的雙眼。
“皇上在拿奴才說笑呢!奴才何來有那么大的能耐?故而不敢有半點居功之想啊!”
高起潛見崇禎慵懶,笑嘻嘻柔聲答話。
伺候崇禎多年的高起潛,知道崇禎翻云覆雨,也知道崇禎剛才那句贊揚的話,也許是探探高起潛的口氣。
高起潛也是精明人,怎么一句信口開河的戲言,有當成真話的道理?
如果對崇禎的話悟不透,高起潛怎么可能在深宮大內(nèi),生存下去呢?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啊!王嘉胤雖然被朝廷所剿滅,還有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流寇呢!切不可沾沾自喜,高枕無憂啊!”
崇禎看著身旁的高起潛,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慢慢走到窗戶旁,看著紛紛落下的片片楓葉。
“皇上雄才大略,高瞻遠矚!料區(qū)區(qū)流寇,再怎么折騰,也掀什么不起大浪來的。”
高起潛站在崇禎身后,連忙擇言繼續(xù)奉承崇禎。
“哎!世事難料啊!愛卿那是一廂情愿呢!”
崇禎看了看高起潛,只是苦笑了一聲。
窗外的鳥兒,“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鳥兒的叫聲,鬧得崇禎心神不寧,也讓不明就里的高起潛無所適從,只得待在崇禎身后,沉默不語。
“難啊!區(qū)區(qū)流寇,竟然讓朕,寢食難安啊!”
崇禎將目光收了回來,又輕輕搖了搖頭,喝了一口蒙頂芽茶。
“皇上,院里黃燦燦的菊花,像一團團繡球似的,煞是好看。皇上何不去院里,欣賞滿院的菊花呢?”
高起潛見崇禎十分懊喪,連忙轉(zhuǎn)移話題。
崇禎看了一眼窗外,輕輕點了點頭,連忙站起身來,由著高起潛攙扶著,慢慢向小院走去。
“皇上,張獻忠在河津鄉(xiāng)寧新絳,已經(jīng)逗留三個月。奴才估摸著,張獻忠不久就會向北而去,同太原府的李自成回合。皇上何不提防著點兒,讓洪大人調(diào)集重兵沿路堵截,將張獻忠圍堵在北上途中,聚而殲之呢?”
高起潛依然想著剛才的話題,站在崇禎身后喋喋不休。
一只彩色斑斕的蝴蝶,在菊花叢中飛來飛去。
崇禎見蝴蝶翩翩起舞,連忙駐足觀望著蝴蝶的英姿。
“張獻忠的狀況,朕知道得一清二楚。朕打算從山海關(guān)山東河南湖廣調(diào)集人馬,加強對山西流寇的圍剿,絕不留下一絲的后患。至于張獻忠,是在朕所關(guān)切的范圍之內(nèi)。”
聽罷高起潛的話,崇禎抬起頭來,又幽幽嘆了一口氣。
高起潛伺候崇禎多年,知道崇禎無瑕談?wù)撥娗椋驹诔绲澤砗蟛辉僬f話,默默陪著崇禎,欣賞盛開的菊花。
“高愛卿,怎么到了院里,就再不說話了呢?愛卿莫不是有何心事?朕可不喜歡愛卿,時陰時陽的臭毛病!”
崇禎瞪了高起潛一眼,滿臉皆是嗔怒的神情。
高起潛也是一位話簍子,有事無事,喜歡說說笑笑,盡管身為太監(jiān),說話還得看主子臉色。
但是憑著崇禎的寵愛,高起潛倒是可以隨意一些,故而在崇禎面前,時不時大大咧咧的。
崇禎對高起潛也是了如指掌,知道高起潛的奴才秉性。
無論高起潛說何種事項,崇禎倒也不是很反感的。
“皇上,奴才在想,如今何處的菊花,是最美的。奴才想了許久,竟然不得而知。皇上可知道何處的菊花,最美的嗎?還望皇上指點一二!”
高起潛看了看崇禎,知道崇禎似乎不高興,連忙岔開話題。
高起潛知道,崇禎最喜歡的花卉,當是菊花無疑。
當年還是信王時,每當初冬時節(jié),崇禎都會前往煤山,欣賞滿園的菊花。
周氏和田妃袁妃,受崇禎愛好熏陶,也時不是不在人前,對菊花的美艷津津樂道,喜得崇禎合不攏嘴。
“天下菊花,唯河南開封的最美。北京順義的菊花,也是不錯。除此,朕不知何處的菊花,是最美的呢!”
見高起潛說起菊花,崇禎連忙堆起笑臉。
崇禎蹲在花臺旁,摘下一片菊花的花瓣,放在鼻尖聞了聞,饒有興趣看著高起潛,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皇上說得對!天下菊花,唯河南開封的最美。京畿之地,除紫禁城外,數(shù)順義的菊花,是最美的。據(jù)說,天府之國的蓉城,除了遍植芙蓉樹,曾經(jīng)多植菊花,于街頭巷尾。只是不知道近些年,蓉城是否還種植菊花。”
高起潛談起菊花,居然聯(lián)想起成都的菊花栽培。
“愛卿所說的蓉城,是天府之國的成都吧!從成都回京的大臣,曾經(jīng)在朕跟前提起過,成都的芙蓉樹,在春季時,梢頭嫩綠,一派生機盎然。夏季,綠葉成蔭,濃蔭覆地,消除炎熱帶來清涼。秋季,拒霜宜霜,花團錦簇,形色兼?zhèn)洹6荆嗜淙~,盡顯扶疏枝干,寂靜中孕育著新的生機。一年四季,各有風(fēng)姿和妙趣。”
崇禎聽高起潛,無意說到成都芙蓉樹時,頓時就來了興致。
“皇上,大臣們所說,皆是屬實之事。奴才前幾天,看了一本古籍,對成都的芙蓉,已經(jīng)略知一二。”
高起潛見崇禎興趣盎然,擺弄起心里那點兒筆墨。
“愛卿不妨說說,成都的芙蓉,究竟是如何栽培的,又有何等的美艷之處。”
崇禎似乎與高起潛,又有了共同話題。
崇禎也是愛花之人,聽說成都遍植芙蓉樹,芙蓉花又是如何如何的美艷,也就要打破砂鍋紋(問)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