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對安祿用兵!
皇帝以一毫無聲名的百姓為將,統兵七千,幾乎傾巢出動。
這個消息,除了燕城,本沒有多少人相信。
可隨著大軍開動,那些身懷質疑的人,終于確認,這不是說說而已。
一時之間,所有目光聚集天玄關,欲看雙方大戰結果。
不過……更多的人,看好安祿。
畢竟人數差距擺著哪里!
蜿蜒曲折官道,屬于陳國禁軍的鮮黃旗幟隨風飄揚。
中軍。
陳慶之坐在黑白摻雜的戰馬上,面容有許憔悴。
這一路上,他與大軍同吃同住。
總算有了效果,在禁軍中有了一絲威望。
但……還不足以讓他們心服口服。
不過,他內心自信,只要取勝一場,這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軍中奉行實力為尊,其余都是空話。
“將軍,前面就是天玄關了,要不要派人插個眼?”
負責斥候的將軍,策馬來到跟前詢問。
插眼:禁軍黑話,意思派人探查。
陳慶之聞言,點頭道:“好,順便通知守關將領,讓他看見大軍到來,直接開關。”
嗯?
開關?
大軍長途跋涉行軍,只要稍懂一些兵法,都知道休整再迎敵,那有貿然出兵的。
該將一臉不可思議。
不過一想,也就釋然。
新進將軍之位,難免會有一些心急立功。
他善意提醒道:“將軍,末將以為,還是先進關休息一晚,了解戰局,方能穩操勝券。”
他能想到的,陳慶之自然也能想到,關外的安祿,更會想到。
所以往往認為不可能的事,成功幾率就會更大。
陳慶之用兵,喜歡偏向火中取栗。
他相信,運氣開始站在他這邊。
比如……這做夢一般的高官厚祿。
他開口說道:“不,陳國需要一場刻不容緩的大勝,陛下還等著消息,你聽令便是。”
不容置疑,語氣堅定。
該將知道,此事沒有商量余地。
他抱拳拍馬離去。
望著遠去身影,陳慶之臉上露出凝重,可一閃而過。
他外表看起輕松,其實內心也是緊張。
第一次,就這么大的陣仗,擱誰身上,都會如此。
不過……好在他還有一個依仗,能安心一些。
那就是……近千騎軍。
雖說這近千騎軍參差不齊,可關鍵時刻,那絕對是把利器。
收起思緒,他下令大軍提速,準備一鼓作氣,硬剛安祿。
天玄關,近幾日反賊攻擊力度銳減,一副萎了模樣。
守將東方坤,不喜反生擔憂。
他是將門之后,雖說才入軍歷練三年,可付出的努力,卻是有目共睹。
否則……他也成不了都城門戶守將。
朝廷派兵大張旗鼓殺來,反賊要么加大攻擊,要么率軍退去。
決不會是眼下這般心不在焉的攻擊。
所以這里面……絕對隱藏著陰謀,若麻痹掉以輕心,那絕對大禍臨頭。
此刻,他正在關樓緊繃神經,一如既往的巡視鼓舞士氣。
噠噠噠……
“報!”
“東方將軍,討逆陳將軍即將到達關下,還請隨時開關放行?”
為了不耽誤軍令,此次是禁軍斥候統領親自前來。
聞言,東方坤渾身一震,停下皺眉望去。
開關?
這……沒有聽錯吧?
雖然禁軍出征之事鬧的沸沸揚揚,可他根本不信,以為只是皇帝震懾人心手段。
這七千對十萬,平均下來,一個人要砍十一個。
這就算十一頭豬,一個人也是夠嗆,更別說十一個手持利器反賊。
他開口說道:“你可清楚,關外有十萬反賊,這開關可有失關風險,這個黑鍋誰來擔,陳將軍嗎?”
軍令如山,禁軍統領雖說也感覺不妥,但他并沒有多做解釋。
畢竟皇帝都選擇相信,他有怎能懷疑。
他回答道:“將軍莫耽誤了時間,陳將軍手中,可有陛下御賜帝劍,這黑鍋,還輪不到誰來背。”
此話其中意思,東方坤一聽便知。
他仔細打量著眼前之人,見是禁軍統領服飾無疑,臉上露出猶豫。
苦守險關數月,付出無數將士性命。
若此時開關,反被反賊破關,那一切都將毫無意義。
可……不開,帝劍代表皇帝,更有先斬后奏之權。
到底怎么辦?
他苦口婆心說道:“開關乃是大事,還是將這里情況,轉告一下陳將軍。”
陳慶之脾氣,這一路上,禁軍統領已有了解。
為了震懾禁軍立威,不惜冒著嘩變危險,也要斬殺不遵軍令者。
他若沒有完成交代,怕也是難逃嚴懲。
眼看后續大軍即將到來,他來不及多做解釋,直接搬出皇帝等一通大帽。
見對方如此強硬,東方坤知道,此關必然要開。
他無奈下令待命開關,并隨時做著接應敗軍準備。
一刻鐘左右。
七千禁軍急行奔來,得了交代的守軍,立刻打開關門放行。
正在攻關的大燕軍,見關內有人殺出,紛紛腳底抹油。
這些日子,他們等的就是這刻,若這時候掛了,那真是踩狗屎倒了血霉。
見敵軍未戰先退,陳慶之臉上浮現喜色。
他最怕一交戰,就陷入互砍境界。
那樣,禁軍再怎么精銳,也發揮不出,只能被干耗殆盡。
戰機稍縱即逝,他拔出帝劍,用盡全力吼道:“將士們,反賊懼我軍威,不戰自退,此時應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擊潰他們,殺!”
聲音飄揚,禁軍得令,紛紛用盡全力,殺向后退大燕軍。
而騎兵,速度更快,幾乎在命令下達一分鐘內。
就以餓狼撲小雞姿態,咬住大燕軍。
一個只想按命令退回,一個一心求戰,雙方相碰,結果顯然易見。
一碰即潰,禁軍騎兵仿佛天兵下凡,如斬雞屠狗般的追殺著。
大燕帥帳。
安祿坐著帥座,閉眼養神。
每當大戰來臨,他總會屏退所有人,一個人靜思。
此次雖說勝券在握,但關乎皇位,不得不讓他繃緊神經。
他本可以以絕對人數壓制取勝,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選擇相對保守計策。
以靜制動,摸清陳慶之底細,再決定如何應戰,確保萬無一失。
他相信,對方肯定也要觀察,絕不會一來就主動出戰。
更何況還是一個毫無經驗新人。

李大俠01
試水推了,蒼天啊!大地啊!幫忙給給推薦評論吧!我不想再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