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鸞說出此話,立即受到了鄧九公的制止。
“你一等小將,何德何能,敢與李元將軍一爭高下?速速退下,勿讓人笑掉了大牙!”
太鸞臉上顯得十分不服氣,口中只諾諾了幾句,卻也沒有爭辯。
他不敢在鄧九公面前撒野。
李元瞧著他,卻說道:“比一比也好,我也正好看看三山關將領的實力。”
太鸞聞言,頓時喜上眉頭,暗中摸了摸自己腰間掛著的流星錘,然后看著鄧嬋玉,像是在向她炫耀自己的勝果。
鄧嬋玉果然也鼓勵了他兩句,道:“加油,太鸞將軍!”
太鸞聽到她清脆悅耳,如山間精靈一般的聲音,更是精神倍增,氣勢振振,大笑道:“我的武藝最近又有所進步,嬋玉你待會兒看好了。”
鄧九公無奈道:“李將軍,這.......”
李元道:“無妨,我與他們較量兩招,也算是熟悉軍務,知其將才。”
鄧九公抱拳道:“那請你務必小心了。”
鄧九公倒不是怕李元與太鸞打起來,誰會傷到誰;主要是因為李元乃是天子使者,持著白旄黃鉞,地位非凡,若是他剛來便輸了頭陣,難免被挫了銳氣,以后大家都不好相處。
不過太鸞卻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拿了兵器,著上鎧甲,戴好紅盔,騎上一匹赤紅色的快馬,急急出來。
他又命人執杖點火,分列兩行,把軍營的一邊演武場照得通亮,打算與李元點燈夜戰。
遠空中,夜色漸漸來臨,時有驚鳥飛動,鴻雁掠過。
灰蒙蒙的天色看去,只略比大山高一點,蒼蒼翠翠,暗暗沉沉,有一種說不出的靜謐之意。
隨著太鸞將一切準備好,李元與鄧九公、鄧嬋玉也走出營帳,來到試武場。
太鸞胯下的赤馬甩了甩蹄子,用蹄掌去劃動泥土,一直在躁動著。
李元也騎著夔牛,手中拿了一柄老松劍,緩緩行來。
比起太鸞的高頭大馬,寶鞍名轡,威武氣派的裝束來看,他的獨足無角的夔牛無疑顯得掉價了許多。
尤其是在不知為何,夔牛從王宮消失一陣后,又變得有些大腹便便,更是教人看來它十分難看。
太鸞見此,哈哈笑道:“李元將軍,你莫非找不到坐騎了,才收了這么一頭斷角牛來么?”
李元笑而不語,只是道:“你點的火太多了,也許用不著這么多火把的。”
太鸞道:“哈哈哈哈,那倒也是,你手中的那根木劍,也正好可以用來作燒火料,本不需要浪費其它火把的。”
李元不說話,只是催促著夔牛趕緊上前。
夔牛聽得懂人言,知道太鸞很瞧不起它,本也有些怒氣,于是腳下一蹬,猛地飛起,一下落在太鸞的面前。
它原先通常是弄云騰霧,籠罩在足下,輕飄飄地用天賦飛行,然而此時猛地蹬腳,爆發出巨大的力量,卻把周圍眾人都嚇了一跳。
“這是什么.......”
鄧九公心中感到有些不妙,還沒來得及叫停,只聽得轟然一聲,仿佛是洪水潰堤,突然傾出,嘩啦啦地流進海中一般。
吼!
夔牛張大了嘴,鼓足氣勁,一聲大吼,頓時使得火光搖曳,明暗不定,地面上塵土飛揚而起,彌散在空氣中,弄得黃灰一片。
嘩嘩嘩!
樹葉沙沙落下,聲音直沖云霄,遠處的山中都能聽得見此處的回聲。
兵士們先是捂住耳朵,不敢去聽,隨后又遮住鼻子,不去吸入過多的灰塵。聽到這吼聲,人人都有些頭暈目眩,手腳發軟。
于是火把掉了一地,紅色的火焰在土塵之中全都熄滅。
夔牛一吼之威,竟至于此!
鄧九公和鄧嬋玉掩住鼻子和眼睛,很想知道場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卻根本難以看清楚里面的情況。
眾人只好等了半晌,終于隱約看見李元騎著夔牛的身形。
李元持著老松劍,口中道:“有風自南方而來,不亦樂乎?!”
他剛剛說罷,一陣大風刮來,帶著濕濕的水氣,驅散灰塵,褪去飛灰,還來清朗。
空氣頓時為之一新,像是被清洗過一次似的。眾人這才連忙大口大口地呼吸。
“火把果然還是浪費了。”
李元搖了搖頭,有些可惜地道。
而太鸞已被夔牛那一聲吼,震暈過去,同他赤色的寶馬一同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生死未卜。
他的流星錘就掛在腰間,甚至還沒來得及出手。
鄧九公嘆息一聲,忙又叫人去扶住太鸞,將他送去療傷。
“唉,他本不該挑戰李元將軍的,原來李元將軍竟是修道高士,恕我們眼拙,有所得罪,還請不要見怪。”
他看出那獨足無角,看來丑陋的夔牛乃是一方奇獸,又看見李元手中的木劍喚風,于是也猜到了李元的道術想必不低。
鄧嬋玉對著李元問道:“李將軍原來是道門中人么?”
她的年歲不大,大約只有十三、四歲,然而卻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飽滿,很有一番風韻了。
李元道:“我確實是修道之士。”
鄧嬋玉的大眼睛中閃著亮光,像是看到了新奇的寶珠一樣,驚嘆道:“原來李將軍還是道士,我以后也想跟著李將軍學習神奇的道術!”
鄧九公輕叱了一句,道:“嬋玉,莫要胡鬧,李將軍的道門正統豈是能夠輕授與人的?”
他雖在呵斥,卻還是帶著寵溺之意,大概是很疼愛這個女兒。
李元微笑道:“無妨,教學相長,她要是愿意學,我教給她一些基礎的道法便是了。”
鄧九公又驚又喜,拍了一下鄧嬋玉的腦袋,叫道:“你好大的機緣,還不趕快謝過李將軍!”
鄧嬋玉高興地跳了起來,一下子摟住李元的手臂,道:“好,李元將軍,以后你就是我的老師了!”
她仔細瞧著李元的臉,神情中既有傾慕,又有尊敬,甚至還帶著一些少女獨有對強者的愛意。
鄧九公慌忙將她的手拉開,解釋道:“嬋玉自幼喪母,隨我在軍營中度過,未識得男女之別,還望李將軍不要見怪!”
李元揮揮手道:“皆是修道之人,哪里在乎皮囊之念,鄧總兵不必多想!”
兩人話罷,夜幕已垂,明月登空。
山間靜謐,關內無聲。
鄧嬋玉胸前吊墜著一顆小石頭,迎著月光,卻散發出五彩斑斕的芒亮,一搖一動,非常奇妙。
“這是什么東西?”
李元正要好奇詢問,卻聽得關外一聲巨響!
咚!
響聲過后不久,關隘處又“呼、呼、呼”連續亮出許多團火焰,像是在極力示警一般。
鄧九公神色一變,忽道:“是南伯侯攻打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