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學術權威認可才行?
等等,稍微冷靜的想想,還是很有可能。
此前沒有學術造假風波的時候,蘇鑫的文章應該是走著正常分配審核的流程。
由雜志的學術秘書或學術編輯進行分類整理,發給幾個獨立的審稿人進行審核。
審核完成,確定論文可以發表之后,才會進入排版和排期等程序。
因為王大本兒的事情,那些審稿人們,應該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便用最快的速度進行審稿。
一方面要確認,成果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另一方面自然也是要準備給蘇鑫站隊。
學術界的事情,大家可以互相撕逼,那是道統之爭。
但是你一個百屁不懂的的人上來夏姬霸講,大家可是要報團取暖。
結果,他們還沒有完成審稿的流程,王大本兒就成功的把自己作死了。
事實證明,不要輕易在不懂的領域亂放炮,也不要拿自己的愛好或者是興趣去拼別人的飯碗。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加速了事情的進度,也讓蘇鑫的任務能加快完成。
別的都好說,圖紙和論文選擇什么?
圖紙的話,如果是止疼藥的配方就太好了,有了組分,再逆向去搞研究。
有了結果之后,回去倒推機理,顯然要比從正常思路要方便快捷的多。
有了東西之后,再去研究機理,對外就說是偶然發現或者是古方拾遺,也能說的過去。
但是么……
論文也很香啊!
像是上次的論文殘篇,就已經給了他極大的空間,如果是一篇論文,怎么也會比上一篇止血材料更有前景吧。
那樣的話,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簡直不敢想象……
蘇鑫斗爭了好一會兒,最終選擇論文。
圖紙固然好,但是他現在的理論水平,短時間內想要自己鼓搗出一系列原理的難度有些大啊。
而且,還不知道是怎么樣的圖紙,如果是脫離現在的水平,能不能造出來還兩說。
還是論文更有把握一些!
點擊論文,確定!
只見剛才的按鈕,變成白色點點,進行幻化成為白線,隨后聚集到一起,成為一沓A4紙。
特么,還真是神奇。
系統也不知道是一種怎樣的物質能量形式。
看上去像是能量的東西,就這樣轉變為真實世界存在的物質。
抄到手里那論文,看見題目,蘇鑫呆了!
《新型止痛劑的效果研究》
霧草!!!
這特么是想什么來什么啊!
剛才在心里期盼著是獲得止痛藥的圖紙,但是從沒奢望過,系統能給他文獻。
這次,直接就這么給了啊!
他迫不及待的閱讀起來。
剛開始,滿臉吃驚。
隨后,更是震驚不已。
讀完之后,整個人陷入沉思。
怎么說呢?
這次系統真的是,太特么的貼心了!
原來,系統給出來的藥物,真的不是天頂星的黑科技。
他就是在此前人類使用的物品基礎上進行改進!
天才般的設想,簡直是天才般的設想!
蘇鑫沒有想到,未來的技術,不一定是全新的技術,有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善,進而發掘出更加合理使用的組合。
本來他也以為,止痛劑會是一種全新的機理,至少也是一種全新的藥物吧。
畢竟現有的止痛劑里,能起到快速陣痛的東西,很難用口服的作用實現。
哪怕是解痙鎮痛類藥物,也是注射為主。
誰能想到,竟然是通過新瓶裝老酒,產生了逆天改變!
按照論文給出的說法,
新型止痛劑,是將已有的止痛劑,進行組合以及合理的修飾,制成方便使用并且毒副作用極小的神藥!
簡單來說,它是將現有的作用于阿片類受體藥物和顛茄類解痙止痛藥合并。
作用于阿片類受體的止痛劑,作為人類現有最強的止痛劑,卻有著難以解決的缺陷。
那就是超強的成癮性!
這個作用,極大的減弱了阿片類止痛劑的應用。
除非是到了極大痛苦例如癌癥類晚期疼痛或者是突然遭遇難以忍受的劇痛,否則不會使用。
如果能減小他的副作用還有成癮性,那絕對能讓阿片類成為最有便捷的止痛藥物。
同時,他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副作用,比如說呼吸抑制,以對某些腸胃的抑制。
若是說起來,都能追溯到同一個點。
那就是現有的阿片類藥物,都沒有辦法精準的作用于中樞神經的阿片受體,他們同時也會作用于身體各處。
只要能將他的目標鎖定于中樞,就能極大減小副作用。
而對于成癮性,論文給出來的方案和顛茄類解痙止痛劑一致,那就是,用一個四處漏風的口袋,把藥物有需要的包起來。
將那些會造成副作用的基團或者是部位包起來,只露出有正向效果的部分。
雖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定概率上也會將有用的基團包裹起來,但是整體來看,卻是能起到對應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犧牲小部分止痛作用的前提下,極大改善他們的成癮性以及副作用!
而這個“四處漏風”的口袋,在學術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自組裝!
所謂自組裝,通俗一點說就是,用一種物質,去形成一個分子級別的口袋或者是網兜或者是皇冠。
然后把另一種通常是小分子物質,裝進去或者是兜住,或者是鑲嵌上去。
那么因為有外邊的保護,就能很好的控制。
一個特有的用途就是分子層面的緩釋,可以使得藥物在外包層的作用下,緩慢持久的釋放,發揮長效作用。
另一個層面的應用,也是一直在摸索的階段。
就是通過自組裝,隱藏某些副作用基團,讓小分子藥物表現的更好。
畢竟,都是分子層面的東西,想要人為操控不顯示,只有通過自主裝。
看上去是個很好用的東西,但是找到合適的“口袋”那就太難了。
想要完全設計一款按照想法進行的“口袋”,那和操控分子一樣有難度。
所以更多的是不斷的篩選,找到最接近理想化的“口袋”,也就達到了設計目的。
系統給出的論文,正好解決了尋找“口袋”的過程!
說出去,也就是自古以來人們就在使用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