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巴國

第三章 兩強爭雄

巴國 通川九藏 2795 2020-07-04 08:25:41

  比雪更冷的是刀,比火更熱的是血。

  江水以北,漢水之南,大地顫抖,山河肅殺,在江漢之間的上庸之地,兩支軍隊在春寒料峭中嚴陣以待,位于西北方的軍隊是黑衣黑甲,布陣嚴密,軍容整齊,殺氣騰騰,位于東南方的軍隊是白衣白甲,兵強馬壯,戈甲精銳,士氣高昂。兩面大旗迎風招展,旗幟上的兩個大字分外醒目,西北方的是“秦”,東南方的是“楚”。

  辰時剛過,楚軍便率先擂響戰鼓,咚咚的鼓聲挑動著每一個將士的神經,新一天的搏殺又開始了,他們手握長戈利劍,眼睛盯著前方,心里只想著唯一的事情:要把對手砍倒。因為只有把對手砍到了,自己才能活下來,他們中有的人或許會活到戰斗結束,有的人或許會活兩個時辰,有的人或許半個時辰都活不了。

  秦軍陣中的“帥”字旗下,兩匹高大的棗色戰馬拉著一輛青銅戰車,車上站著的那位方口黑髯的將軍,乃是秦國名將司馬錯,即后世史學名家司馬遷的八世祖,現在他的名字威震天下,因為他戰無不勝,屢破六國聯軍,攻城略地,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司馬錯在陣中見楚軍兩翼騎兵齊出,中軍以步兵壓陣而來,便立即揮動令旗,命令道:“趙紱、李賁聽令,你二人率本部騎兵從左右出擊,截住楚軍來路。”

  只見兩名年輕將軍催馬而出,大喊一聲:“將士們,為我大秦立功的時候到了,跟我殺。”秦軍騎兵聞令而動,吶喊著直沖楚軍陣營。

  這時司馬錯又傳令:“吳子干聽令,你率本部將士直沖楚軍中軍。”司馬錯說完就登上高臺親自擂鼓,只聽戰鼓響起,雙方將士如潮水般向前涌去,一場慘烈的戰斗開始了。只見數萬將士攪在一起,喊殺聲夾雜著慘叫聲,大地很快就被鮮血染紅了,剛開始還是黑白分明,很快雙方就分不出顏色了,身上都沾滿了泥土和鮮血,有的衣甲早已撕爛,赤膊扭打在一起,有的倒在地下已無力揮戈,只有在馬踏車碾中發出凄厲的慘叫聲。

  雙方從辰時殺到酉時,都輪換了數次陣容,進行了多輪沖擊,除了滿地的尸體,誰也看不出勝負,待到紅日西墜,雙方便都到了精疲力竭的時候,這才鳴金收兵。

  司馬錯回到大帳,親兵端來溫水洗漱,此時司馬錯已是一身一臉的血污,但他一揮手讓那親兵先退下,然后摘下頭盔,傳令:“傳眾位將軍。”

  這時只聽賬外一陣腳步聲傳來,一群將軍來到大帳,走在最前頭的是未穿甲胄的軍師李清,其他都是一身披掛的武將,但他們也是血污戰袍,有的甚至還受了傷,鮮血已經滲透了衣衫。司馬錯環視眾將,說道:“今日一戰,為這兩月來最激烈的一次,也是本帥自領軍以來最慘烈的一次,雖然我軍傷亡很大,但今日已挫楚軍士氣,徹底擊潰楚軍已為時不遠了,明日對決,諸位有何想法?”

  這時有一位將軍說道:“現在軍中只有三日糧草,如果明日不能擊潰楚軍,我軍將無法再戰。”

  李清道:“十日前我已寫信給丞相,請他速發糧草,如無意外,三日之內糧草必到。”

  司馬錯道:“只要糧草能到,那我們就后顧之憂了,從今日傷亡來看,楚軍也是強悍之師,明日我軍該才采用何種陣法,請眾將直言。”

  待司馬錯說完后,帳內的十幾位將軍卻無人開口,見此情形,軍師李清便說道:“我們與楚軍對峙了兩月,雙方拼殺了二十七次,還不算夜襲、地道、火攻和零星襲擾,我們總共變換了十三種陣法,將士傷亡已愈四萬,而楚軍的傷亡與我們不相上下,現在雙方都非常疲倦,也非常熟悉,如果沒有奇兵,就照目前這樣打下去,我們將很難取勝。”

  軍師李清的一席話說到了眾將心坎上,在主帥司馬錯面前,這些秦國的將軍們不敢有一句怯戰之言,但他們現在也都大膽附和道:“軍師所言極是,經過兩月激戰,將士們都非常疲倦,現在急需休整,何況楚軍對我們的戰法都非常熟悉了,所以明日即使押上全部力量,也未必能將楚軍徹底擊潰。”

  第一次見到眾將無必勝的信心,司馬錯便也猶豫起來,這時李清繼續說道:“再過三天就是春分了,如果春雨一到,這里將再也無法作戰。”

  司馬錯環視眾將,問道:“這么說我們只有依靠奇兵相助了?”

  眾將領齊刷刷地跪下,說道:“大帥英明。”

  郢都的大殿上,楚國眾臣和楚王都在等待前方的消息,他們已懸望了幾個時辰,當聽到遠遠地傳來一聲高喊:“緊急軍情”眾人便頓時來了精神。

  那信使幾乎是沖進了大殿,來到楚王王座之下后,便撲通一聲跪下,喘著粗氣說道:“前方緊急軍情。”說罷便將一封簡書舉過頭頂,殿上內侍見狀急忙取來,再呈給楚王。

  楚王急忙展開簡書,朝堂上的眾大臣見此,也都屏聲靜氣,不敢稍有動靜,偌大的宮殿內,安靜得掉下一根針都能聽得見。看著簡書,楚王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最后他合上簡書,良久方開口道:“前方傷亡巨大,請求增兵支援,眾卿以為如何?”

  內侍將那書簡遞給眾臣傳看,這時楚國太仆齊芮出列說道:“這次與秦國作戰,已持續兩月,大王已兩次增兵馳援,現在仍然相持不下,這信上說昨日雙方廝殺了整日,傷亡都很大,但秦軍仍然死戰不退,士氣頑強,現在再增兵馳援,恐怕也難以保證能擊潰秦軍。”

  其他大臣也紛紛贊成齊芮所言,這時大夫靳尚出列說道:“稟大王,臣以為現在是到了撤換主帥的時候了,閻敖與司馬錯對峙兩月,勝負難分,雙方都非常熟悉,大王不如另派大將替代閻敖,這樣才能出其不意。”

  靳尚的話惹起一片議論,但大多持反對意見,有大臣出列奏道:“微臣對靳大夫所言不以為然,中途換將乃軍中大忌,閻敖統兵多年,戰績彪炳,現與秦國名將司馬錯對決兩月不落下風,可以說是勞苦功高,如果此時換將,定會造成軍心震蕩,給秦軍可乘之機,后果將不堪設想,大王千萬不可采納。”

  楚王說道:“那你們說,現在該怎么辦?援兵還發不發?”

  這時只見一個中等身材,面容消瘦的大臣從后排出來,說道:“稟大王,微臣以為,出援兵不如出奇兵,從前方的態勢來看,不出奇兵是無法取勝的。”眾人一看原來是廷尉令狐鏘,此人雖然官職不高,但頗有才名,令狐鏘說道:“微臣有一計,無須增兵,便可大破秦軍。”

  眾臣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楚王道:“是何計策,你快說說。”

  令狐鏘道:“上庸之地聯結楚秦巴三國,現在楚秦兩軍呈膠著之勢,如果此時有一支奇兵從巴境出擊,便可從后方攻擊秦軍大營,斷其糧道,秦軍必敗。臣以為,巴國有地理之便,大王可致信巴王,請求其出兵攻擊秦軍后路,這樣才能破解僵局。”

  這時左徒屈原出列奏道:“微臣贊同令狐大人的計策,巴軍驍勇,如果能與閻敖前后夾攻,秦軍必敗。只是巴國自來富裕,不給重利,是無法動讓他們發兵相助的。”

  令狐鏘道:“左徒大人所言甚是,巴國據鹽泉之利,府庫充盈,巴人不織而衣,不耕而食,要讓巴王出兵相助,非給重利不可。”

  聽說要給重利,楚王便有些猶豫不決,其他大臣也不敢進言,這時只有屈原說道:“近年來秦國攻勢甚急,六國軍隊屢屢敗于秦軍,如果此次再讓秦軍獲勝,以后秦國將勢不可擋。相反,這次如果能擊敗秦軍,天下各國將士氣大振,到時候再集合六國大軍,一舉攻滅秦國。大王志在一統天下,代周而立,現在為此付出代價也是暫時的,將來四海歸楚,大王的功績就將彪炳史冊。”

  楚王聽完屈原所奏,心中頓起一股豪氣,他一拍案幾,喝道:“楚秦不兩立,為了千秋大業,本王何惜其它,即刻給巴王送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