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位置倒是看的清楚,這一片江面幾乎盡收眼底啊。”
徐庶站在長江沿岸處的高山坡上,看著長江優美的景色,不禁發出感嘆,在他身邊站著的陳泰和劉封,也被這景色所驚嘆,特別是陳泰,在曾經的現代社會,可看不到這如同山水畫一般的景色。
替三人搖船的老船夫打死都不愿意再往即將開戰的水域駛過去,這位老人在收了徐庶給的雙倍酬金后,便樂呵呵地為徐庶三人推薦了一個好地方。
老船夫長期混跡這片水域,對周圍的地貌當然了熟于胸,他將徐庶三人送到這個高大的山坡之上,果然能將夏口港盡收眼底,看著夏口雙方船隊劍拔弩張的樣子,徐庶便知道,大戰即將一觸即發。
“不過”,陳泰看向左邊不遠處站著的兩個人說道,“關心這場戰事的,看來不僅僅是我們。”
徐庶也注意到了不遠處站著的兩個人,這兩人看模樣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站在左邊的男子長得溫文儒雅,而與他一同站著的,則是個面容冷峻的男子,這兩人也發現了登上山頭的兩人。
儒雅的男子向著徐庶三人拱手施禮,徐庶等人也隨之回禮,但雙方都沒有出聲,也沒有靠近打招呼,畢竟能前來觀戰的,肯定不愿意透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
“區區一場小戰,倒是吸引了不少人。”儒雅男子笑著對旁邊的冷峻男子說道。
這兩人看起來年紀不大,但舉手投足都有名士之風,實際上,兩人是受周瑜所示,前來觀戰的。
面容儒雅的男子名叫陸遜,時年剛好二十歲,在他身邊的男人,名字叫做朱然,年紀只比陸遜大一歲,兩人出仕在孫權麾下,皆是少有名氣的人才。
陸遜出身南方陸家,若是歸根到底起來,陸家與孫家其實是有著仇怨的。
陸遜的祖父陸康曾任廬江太守,那時袁術尚未死去,曾指派還在他麾下的孫策攻打廬江。
在孫策的迅猛攻打之下,陸康只能選擇堅守城池,但也只守住了兩年的時間,隨后便被孫策攻破城池,陸康也在這兩年積勞成疾,城破后便因病去世。
在城破之前,為了保存陸家的血脈,陸康主動將陸家族人當作人質一般送給孫策,此時的陸家,也已經因為這場戰爭死去了近一半族人,對孫家早已造不成任何威脅。
走投無路的陸家,在陸績的帶領下投靠了孫策,孫策死后,自然而然地歸順了孫權。
孫權深知陸家與孫家曾經的仇怨,為了拉攏陸家,他特意下令,讓陸遜與亡兄孫策的長女聯姻,以表達他愿意與陸家緩和關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何況此時的陸家要是說一個不字,怕也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陸家未來的門面陸遜接過這場婚事,陸家,也徹底與孫家捆綁在一起。
而朱然與陸遜不同,他自求學之時便與孫權認識,是孫權的至交好友,他名義上是大將朱治的兒子,但實際上是過繼的。
因為年少有英才,且孫權與他相交甚篤,因此朱然現在也是平步青云,在孫家年輕一代之中,朱然和陸遜是其中的佼佼者。
對于陸遜這個比他少一歲的同僚,朱然至今也摸不透他整日帶有笑意的臉下到底在想些什么,這人似乎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慌亂一般,給朱然這種感覺的,就只有平常難得見上一面的周瑜了。
這次兩人前來觀戰,是周瑜要求的,理由也跟徐庶要求陳泰前來的理由一樣。
“似乎要開始了。”陸遜看著遠處江邊的戰船,輕聲說道。
朱然抬頭看去,果然,無論是孫權軍亦或是黃組軍,都有戰船駛出,看來是準備互相試探了。
不遠處的陳泰等人也主要到了兩軍的動作,此時的陳泰相當興奮,要知道,他還是第一次看見冷兵器時代的水戰,這可不是人人都有機會的。
水戰,早在很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侯相爭之時就已經存在,水站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控制沿江城市和水域,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古代,長江或是黃河這種大江大河,是天然的防御屏障,自然是戰略要地。
與陸戰不同,水戰進攻幾乎只有一個選擇,那邊是船只。
戰爭是科技的催化劑,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如今的南方的大戰船,甚至能夠造出承載千人的樓船,在長江之上,這種船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大物,也是軍隊實力的象征。
據說孫權麾下,就有不少承載千人之多的樓船,就是不知這一戰,他是否會派出此等戰船。
但在徐庶的教導下,陳泰也明白,這種大船大多是主力軍再用,且以承載士兵為主要目的,真正正面交鋒的,是承載人數不多的中小型船只,這種船機動性高,從而能形成水戰特有的水軍陣法。
陸戰中,士兵有著各種各樣的陣法,在水軍之中,自然也不缺少,可以說,水軍的陣法比起陸軍的要更為精妙。
陳泰自然想在這一戰中看到難得一見的水軍陣法,不過徐庶倒是給他潑了一盤冷水,水軍陣法因為精妙,所以掌握的人并不多,這一戰中也未必會有人會,所以陳泰也不用抱有太大希望了。
對比陳泰和徐庶兩人嚴肅的表情,一旁的劉封則是在打著哈欠,本就休息不夠的他,在一大早的暖陽照射下,漸漸地有了些許睡意,眼前的景象也是一時模糊一時清楚。
看著昏昏欲睡的劉封,徐庶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對于這個劉備強塞給他的徒弟,他還是很喜歡的,劉封的聰慧比他想像中要好不少,只能說不愧是主公劉備看上的孩子。
只是,徐庶內心深處埋藏著一絲擔憂,此時的主公尚未有子嗣,所以才過繼劉封為兒子,若是不久后主公有了親生兒子,那作為過繼而來的長子劉封,真的掙得過嫡出的親生子嗎?
想到這里,徐庶搖了搖頭,將腦海的想法盡數驅散,未來的事情,誰有說的清楚,或許主公一直沒有子嗣,或許劉封,真的能繼承大業呢?
于此同時,在江面之上,孫權軍與黃祖軍此戰的第一次交鋒,正式開始。
雖是作為守軍,但鄧龍臉上似乎沒有憂慮之色,他親自率船隊出擊,目的就是想給遠道而來的孫權軍一個下馬威。
鎮守江夏多年,鄧龍是名副其實的百戰之將,無論是孫堅還是名揚天下的孫策,他都曾與其交過手,雖說敗多勝少,但孫堅和孫策也沒有在他手下占有多少便宜。
凌操看著迎面而來的守軍,臉上雖然依舊帶著狂熱,但眼里露出的神情多了一絲慎重。
水戰不比陸戰,陸戰講究士氣,人數少的擊破人數多戰役比比皆是,但水戰卻不同。
因為是以船為戰斗單位,因此,人數較多的一方完全可以憑借船只數量多的優勢將人少的一方沖垮,在水中,單憑氣勢的作用并不大。
若是想在水中以少勝多,有且只有一個方法,那便是用火攻。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在水軍的戰場上,水與火卻產生了微妙的融合。因為船的主要制作材料是木柴,即便是抹上了土制的防火材料,但仍有很大幾率會被火苗引燃。
一旦火在船上蔓延起來,士兵除了跳船以外,只有被火燒死這一條路可以選,而戰船上一般比較擁擠,一旦著火,將會有大多數人死在火海之中。
當然,在水上使用火計要做到天時地利,無論是水的流向還是風的方向,都要估計精準,想凌操和鄧龍這種以二十艘小船的交鋒,自然用不到火計。
他們兩人將用水軍最傳統的交戰方式來一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