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是一門技術活。
洞悉古今兵法的徐庶,對此深以為然。他之所以在劉備詢問計謀是含糊其辭,不是因為他故作高深,而是他確實不知道該怎么跟自己主公說。
因為就連徐庶自己,還有沒有已經定下來的謀劃,畢竟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切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早在出發前定下來的計謀只能當做參考,如果一根筋地就按著這樣去做,那也離死不遠了。
古人云,謀而后動,所謂的謀,在打仗中指的就是事先準備好的大方向,比如徐庶為劉備這次北伐,已經計劃好了一個大方向。
甚至連最終與曹軍決戰的地方,徐庶也很貼心地選好了位置,至于如何讓兩軍進入到這個決戰之地,那就要雙方打起來時,徐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適合的計謀了。
這次北伐,劉備軍一共出兵三千五百人,其中關羽、張飛各領一千人,劉備帥軍一千二百人,趙云率騎兵三百人,因為整軍以奇襲的形勢北上,所以劉備軍還負責糧草的運輸。
陳到率領一千多人留守新野城,加入陳到軍的吳班自然就在這一千多人之中,他只能目送陳泰和廖化出征,心里羨慕不已,戰爭對大部人來說都是災難,但像吳班這種想在亂世之中揚名立萬的人來說,則是各天大的機遇,眼看著這機遇從眼前溜走,吳班心里自然不好受。
只是軍令如山,吳班膽子就算再大,也不敢擅自帶兵出征,可況他現在,只不過是小小的屯長而已。
吳班只好在心中祝福兩位好友旗開得勝,圓滿歸來了。
此次北伐趙云軍作為先鋒,比其他三隊軍馬早出發半天,當劉備等人尚在整理軍陣時,趙云軍早已經出發,只不過,在趙云出發之前,新上任的軍師徐庶找到了他,并且交代了他一些事情。
事情很簡單,就是要趙云把軍中的帥旗從“趙”字改為“劉”字,讓趙云軍打著劉備的旗號進軍,至于原因,徐庶沒和趙云細說。
趙云向來聽話,立刻令全軍換上劉備軍的帥旗,在他準備率軍出征之時,徐庶又交給他封書信,要他進入曹軍領地時方可拆開。
趙云將信將疑地將書信收下,他打了二十多年仗,這種情況他還是第一次碰到,趙云先前的主公公孫瓚,仗著自身武藝高強和白馬義從橫掃天下的戰斗力,打起仗了很少使用計謀,更別說任用軍師了。
收下書信的趙云,領著三百騎兵迅速往北出發,此次北伐算是一次奇襲,他們的速度越快,不知情況的曹軍就更難以招架。
急行軍!這是趙云下的第一個軍令。
在趙云的率領下,著三百騎兵像是一支離弦之箭,向著北方飛馳而去。
在這支騎兵之中,陳泰的小隊被安排到了最前面的位置,這也正合他意,越時沖在前面,陳泰就越時亢奮,到底曾是雇傭兵的人,內心里的血性從未丟失。
一天半后。
此時,趙云軍已經踏入曹軍控制范圍,趙云立刻將徐庶交給他的書信打開,只見這書信上面寥寥寫著一句話。
信上寫道:“往許都方向進攻,遇曹軍大部隊后往原路返回。”
趙云收起書信,打開隨身攜帶的地圖,認準方位后,便往許昌方向一路襲擊過去。
前往許昌的路上又不少曹軍關卡,這些關卡或是倚山而立,或是平地建造,每個關卡大約都有一兩百人在守,只是這些士兵大多是新兵,老兵和精兵,基本上都被調往北方與袁家爭斗了。
事實上,許昌地處平原,通往此地的道路無數,曹操也沒法在每個地區、每處道路設立關卡,只要熟悉地圖的人,大可以避開關卡,從小路往許昌逼近。
而趙云,便是這樣做的。
除去必須要攻打的關卡外,趙云軍基本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且因為是奇襲的原因,一路上被趙云軍襲擊的關卡,里面的士兵基本上處于迷茫狀態,趙云只需指揮騎兵一陣沖鋒,基本就讓這些士兵信心崩潰、士氣渙散,棄卡逃生。
在往許昌進發的路上,趙云軍基本戰無不克,一路暢通,曹軍中能抵擋的基本沒有,甚至趙云軍還沒來得及打開殺戒,大部分曹軍就一哄而散,四處敗逃。
就這樣,趙云率軍從新野出發,一路經過博望坡、陽翟,幾乎沒遇到什么抵抗,直到進攻到離許昌并不遠的葉縣時,一股八百多人的曹操守軍才勉強擋住了趙云的腳步。
望著葉縣的曹軍采用據守的方式,全是騎兵的趙云軍無可奈何,只能在不遠處立下營寨,暫時圍困葉縣,順便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一路打到葉縣的趙云此時還處于迷茫的狀態,他預想過此次北伐打起仗來應該不費力,但沒想到這比他想像的要輕松的多,三百多的騎兵,打到離許昌不遠的葉縣時,居然只損耗不到二十人,要不是他現在就站這里,他都難以相信這是真的。
相比趙云的迷茫,在他軍中的陳泰則是十分郁悶和自責,趙云軍死去的二十人中,其中有十人是他小隊的,前不久一同出發的兄弟,此刻就只剩下一半了。
剩下的十人雖然沒有怪責陳泰,但他們眼里的落寞陳泰看在眼中,此時的他甚至想沖入趙云軍帳,辭掉這個屯長。
在陳泰看來,他已經沒資格做這個屯長了。
在先前的戰斗中,陳泰時常率領小隊沖在前面,他的武藝不錯,面對曹軍的臨死反撲處理的游刃有余,但他高估了跟在他身后的兄弟。
只顧往前沖的陳泰,無意中令自己的小隊陷入了危險的境地中,甚至有幾次還被落敗的曹軍包圍,若不是趙統帥小隊前來支援,怕是陳泰本人就已經死在前往葉縣的路上了。
剩下的十人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著傷,因此趙云下令陳泰小隊從前方調到了后方,這調動更讓自責不已的陳泰垂頭喪氣。
一直追隨著陳泰的鄭圖,看見陳泰這副頹廢的摸樣心里很是著急,但他天生不會說話,也不懂得怎么安慰陳泰,只好一直在旁邊看著陳泰,預防他做些傻事。
此時已是傍晚,趙云軍營中已經起鍋造飯了,鄭圖將陳泰的一份放在他旁邊,只是現在的陳泰,實在沒心情吃東西。
為了仇恨踏上戰場的他,如今初次帶兵,卻又背上了十條本不該死的人命,陳泰只感到心中很是壓抑,身體也特別沉重,每次閉上眼睛時,那十個兄弟死去的樣子又逐一浮現在他眼前。
他們死去時流露出來的驚慌神情,似乎都在指責陳泰,為何讓他們一一前去送死,陳泰不敢在閉上眼睛,紅色的血絲爬滿了他的眼球,這個前不久還意氣風發的少年,此刻卻全身流露處頹然地氣息。
前世作為雇傭兵,他只為錢工作,甚至一同戰斗地戰友,其實也沒有多少感情,更別提那些人死去時他會傷心了。
但現在不一樣,那死去地十個人是他率領地小隊中地一員,這一年地相處,這十人已經把陳泰當作了主心骨,而陳泰也把他們當作可以放在自己背后地好兄弟,如今自己在戰斗中指揮不力,令十人含恨而死,其中過錯,陳泰占了大半。
太難受了,陳泰從沒有這么難過,畢竟在他眼前死去的不是十只雞,而是十個活生生的人,抱著頭蹲在地上的陳泰,似乎連呼吸都急促起來。
陳泰突然發現,自己想做一個將軍地愿望多么地可笑,他這樣地將軍,只能親手送自己地兄弟去死吧,將軍?笑話而已。
“這樣自怨自艾地模樣,可不太像眾人口中的少年英雄啊。”
看著一臉頹然地陳泰,從不遠處走來地趙統冷著臉說道,他知道陳泰小隊地傷亡很慘重,所以特意來看一下,沒先到陳泰這副模樣,比他想象中還要夸張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