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浩與蕭何來到平常羅浩處理政務的殿中,天色漸暗,屋內點著燭火。
“你們下去吧。”
羅浩讓宮女和太監們離開,只讓丁成俊帶人守在殿外。
蕭何帶來的招賢館竹簡策論,放在文案桌面上。
“這些策論你已經看過了吧?”
羅浩席地而坐,看了看數十個竹簡,問蕭何:“其中有沒有你看重的?”
“臣與子房一起看過。”
蕭何點頭,說道:“這次的十幾個策論中,有兩人寫得很不錯。就是最上面的幾卷,大王一看便知。”
“終于出現兩個不錯的人才了嗎?”
羅浩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竹簡打開閱覽。
他沒有先看文章內容,而是看是何人寫的,是不是歷史上的一些名人。
“陳平!”
看到名字,羅浩頓時露出驚訝的表情。心想:難道就是歷史上劉邦手下的陳平?
看來大王也比較認同。
見羅浩的反應,蕭何松了一口氣,他也是擔心他看重的人羅浩會不滿意。
終于出現了一個歷史名人!
羅浩有點小小的激動,表面上裝作認真查看文章內容。
快速看完陳平的策論文章后,他有查看另外一個被蕭何看重的人的策論。
一看,又讓羅浩一驚。
“韓信也出現了!”
不過,羅浩也有些奇怪,這兩人按照歷史軌跡,應該在項梁那里才對,怎么跑到咸陽來了。
“陳平,韓信,一人謀略出眾,一人兵略不凡,從他們的策論文章,便能看出一二。”
羅浩表現得很滿意的樣子,問道:“這兩人應該是大才……對他們的底細,現在了解多少?”
見羅浩滿意,蕭何笑了笑,說道:“大王,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其中多是兩人自述的情況。”
“陳平和韓信原本都是在項梁手下效力,但得不到重視,無法施展才能。聽聞大王的招賢令,才來咸陽投靠,希望得到大王的認可。”
“若是大王要用他們,臣會安排人去查清他們的過往。”
對于陳平和韓信的底細,羅浩從歷史資料中了解一些,而且其中還有蕭何現在不知道的情況。
比如陳平有“昧金盜嫂”的傳聞,韓信有“胯下之辱”的傳聞。
“他們在招賢館嗎?”
羅浩說道:“這種人才不能放過,我也想盡快見見他們,最好今晚就可以見面進一步了解下。”
“在得知他們的才能后,臣把他們請到了府中做客,然后急忙前來告知大王。”
蕭何說道:“大王現在要是想見他們的話,可以立刻召見他們前來。”
“好。”
羅浩打算先見見陳平和韓信的本人:“現在就讓他們進宮來見我。”
“諾!”
蕭何應道:“臣這就去把他們帶來。”
蕭何離開后,羅浩有命人準備一些酒菜,以招待陳平和韓信,以表示對人才的重視,有禮賢下士的胸懷。
蕭何的府邸就在咸陽宮外,做馬車,來回用不了多久時間。
大約半個時辰時間,蕭何就帶著陳平和韓信來到咸陽宮內,通行的還有張良。
此時,天色已經徹底暗下,羅浩所在的宮殿,燈火通明。
蕭何:“大王,陳平和韓信已經帶到。”
張良:“拜見大王。”
他們兩人先進入殿中,韓信和陳平在殿外候著。
“子房也來了,你們坐下,寡人準備了酒菜,就在這里用膳吧。”
羅浩先對蕭何和張良說,然后朝殿外喊道:“請兩位賢士進來。”
“兩位請。”
殿外,丁成俊對陳平和韓信說道。
雖然剛來這里,陳平和韓信除了對咸陽宮好奇外,還對丁成俊等人橫刀營的裝束和兵器好奇。因為,在這里做護衛的橫刀營沒有拿著長戟,沒有佩劍,而是帶著奇怪的橫刀,以及奇怪的連弩,和他們在項梁那里看到的親衛完全不一樣。
他們在項梁軍中得不到重用,跑來投靠漢王羅浩。盡管羅浩很年輕,才十七,但也想來試試。
弱主需強臣,明主需賢臣,他們也要看看羅浩是什么君王,然后再決定要不要效力,或者該如何效力。
不過,今晚羅浩剛剛看過他們的策論文章,就召見他們。他們兩人,就知道一點,羅浩是真有求賢之心,并不是做做樣子。
“陳平,拜見漢王。”
“韓信,拜見漢王。”
陳平看起來有四五十歲,韓信看起來三十多歲。
“兩位免禮。”
羅浩說道:“請入座,今晚寡人為兩位賢士準備了些許酒宴。”
“多謝漢王!”
陳平和韓信入座。
羅浩笑著說道:“兩位賢士肯不遠千里來咸陽,愿意為大漢效力,是寡人和大漢的幸事。寡人看過兩位的策論,知道兩位都是大才之輩。”
“漢王繆贊。”
陳平起身行禮,謙虛道:“久聞漢王仁德,愛民如此,禮賢下士,乃是賢明之主。陳平些許才能,若是能為漢王出力,那才是陳平的榮幸。”
很會說話。
而韓信卻默不出聲,他自認為自己才華橫溢,沒必要謙虛奉承。
之后,眾人一邊吃喝,一邊交談,談的都是天下局勢,談論大漢應該如何應對以后的局勢。
陳平側重于謀略,而且偏陰險的手段。比如:離間,收買,暗中聯合,美人計等等。
而韓信講的重點是如何打仗,側重于戰場上的戰術安排,排兵布陣等等。
“這樣吧。”
最后羅浩為兩人安排了職務:“陳平,暫時為都尉,兼軍中參事。韓信為治粟都尉,兼軍中參事。兩位,可愿意?”
“臣,領命,謝大王。”
陳平心里大喜,比他預想的要好。
而韓信有些失望,他是來帶兵打仗的,不是來管軍需糧餉的。但想了想,還是覺得先應下,以后再看:“韓信,領命,謝大王。”
而蕭何和張良對此沒有意見,認為陳平和韓信有這樣的才能。
酒宴后。
蕭何,張良,陳平,韓信四人一同離開咸陽宮。
在路上,陳平問蕭何:“丞相,不知“軍中參事”是何職?”
羅浩當時說出來,他和韓信都不明白,但不敢方面問。
“軍中參事,是大王新設的官職,可以參與軍事決策。”
蕭何說著看向張良:“子房是軍師,負責的就是軍中參事部,一道有戰事,制定作戰方略,戰術等等,就由軍中參事部執行。參事部,除了軍中參事外,還有各個將軍,系統進行決策,責任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