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育苗要防止倒春寒。
柳家老伯想了一個辦法,這里沒有塑料薄膜,那就用去年稻谷的莖葉,穿上麻繩編織一個薄毯。
再用竹木建立支架。
白天把它打開,傍晚再把這層莖葉薄毯,蓋到育苗的床上。
這樣可以保溫防寒。
這種方法不適合大規模種植,但育苗是沒有問題的。
………………
周富貴和錢大寶坐在田埂上,看著楊海舞著周富貴的劍,小黃在一邊也蹦蹦跳跳的,配合著楊海。
這柄寒光閃閃的劍,從周富貴回來他們發現后,大家都十分羨慕。
周富貴沒有說這劍中加了靈金,就是九王所打制的普通劍器。
他說的輕松,可好劍就是好劍。
這劍鋒利順手,雖然沒有什么裝飾,可一看就是好劍。
比稻荷院里的那幾把普通鐵劍,不知強多少倍。
楊海就極為喜歡,一有時間就要借來耍耍。
“周師兄這劍叫什么?”
“鯤鵬。”
“這是什么東西?”
“一種大鳥。”
“汪汪汪。”
“你見過?”
“汪汪。”
就是汪汪,小黃卻能通過聲音和它的動作,表達出來一些簡單的意思。
“師兄你養的小黃越來越有意思了,都快能跟你說話了。”
“吃的這么好,會說話也正常。”周富貴要加強他們對小黃狗可能出現變異的心理準備,萬一那一天小黃發了妖威,也有個自我安慰。
“師兄,你說考核我能過嗎?”
坐在一起的錢大寶又問這個問題,這是錢大寶今天第幾次問這個問題了?
明天師父要帶他去司里進行靈植夫的考核,離考核越近他就越緊張。
“好過,以你的實力輕松躺過。”
他和邊有才都是水脈靈根,邊有才去年秋天就考核過靈植夫,錢大寶開脈不比邊有才晚多少,就是施展法術上一直不熟練。
可這小半年的訓練,法術施展上已經沒有問題,可他就是擔憂過不去,一直不敢去考核。
還是師父干脆,查看了一下他的法術施展,就直接定下明天就去考核。
他在稻荷院抓個人就問考核是否能過,其他人都還能迎合他。
趙本六問過一次后,第二次就直接發了飆。
錢大寶只是緊張,卻忘了趙本六開肺脈上耽誤了太長時間,現在又卡在腎脈上難以進展,心態上本就不好。
平日大家都盡量少與他談及修煉的事,以免刺激到他。
現在錢大寶一把就把他的火點燃,在稻荷院大吵了一架。
這才有周錢楊三人外出散心,而邊有才在稻荷院勸解趙本六。
周富貴現在就發覺修煉之時,心態或者內鬼心魔,是修煉第一大敵。
周富貴前年卡在肺脈上,幾乎心態爆炸,而趙本六直接就崩潰了,就算現在肺脈開通了,他的心態也沒有恢復過來。
本來極其容易開通的腎脈,也卡住他。
看看同和他一樣是木系靈根的楊海。
肺脈也是好不容易才開通,可心態好,現在腎脈已經松動,不用半年他也可以去考核。
現在看來稻荷院的五個少年,除了周富貴,其他人學徒期結束,能開五臟脈就是不錯。
一旦離開稻荷院,修煉的速度必然就會下降,這不僅是開六腑脈的難度大,還在于沒有人管理監督,參加生產靈谷后,俗事撲面而來,還能保持本心的人太少。
而一旦沉淪放松下去,太多的人浪費了光陰,筑基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要不慧英院的學徒在一條腑脈開通后,要去籍錄司隨堂修行,也是怕外務影響修行。
可一心修煉不識外務,到了筑基成功后,再回頭從內門出來管理外門事務,往往又務虛不能掌握實務。
對今后修行也不利。
楊海來了個自認瀟灑的銷切直刺,收劍入鞘。
又戀戀不舍的把劍還給周富貴。
“師兄你也給我弄一把這樣的劍吧。”楊海的臉皮厚。
“那看看有機會我去九王所再說吧。”周富貴可不敢貿然答應,靈金可不是說加就能加上的。
“謝謝師兄,我就等師兄你的好消息了。”
“又被你賴上了。”
“哈哈,海子可是一直惦記這事呢!師兄你可被他這個賴皮鬼黏上了。”
………………
周富貴在種植水米時,拿出了金師祖給的種子。
沒有對比,這跟小米大小的種子,一般人還看不出好壞。
與柳家精心挑選的種子,兩相一對比,金師祖家的種子完全就大了一小圈。
為了得到具體數據,周富貴拿出自制的小天平。這就是為了稱種子重量,周富貴叫人制作的。
兩種種子各取一千粒,分別稱重計算,得出的結果。
金師祖家的種子要比柳家的種子重上三分之一。
種子重量大,代表著遺傳物質豐富,初始提供給胚胎的營養物質更多。
這樣的種子發芽率高,生長快速,自然收獲的也更高。
看著老三在周小仙師的指點下,完成這些操作,得知這一切的柳家老伯,眼睛都紅了,就憑這種子,不改良種植方法,打糧也要比以前多兩成。
他以前就知道聶堤村的金家水米種的好,卻不知道他們還有這么好的種子。
要是可以推廣開這種種子,水米的產量也要提升一大節。
“小仙師,這么好的種子,老頭我怎么就不知道呢?”
是呀,這么好的種子,可距離又如此之近,盡然大家都不知道。
想想造成這事的原因,主觀上是主事的修士們不管農夫吃什么,自然也不管他們種什么。
農夫被局限在一個個村莊,與外界的交流也就是去集市上看看。
客官上是聶堤村在丙組的西方一角,又有堤坡阻隔,與外界的交流太少。
或者還有原因是這種種子培育出來的時間還不太長。
金師祖是后來落戶到聶堤村的,他可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培育種子可不是說說就行,這要一季一季的優選種子,才慢慢發現某些特征,再一季一季加強鞏固,才會形成穩定的特色。
這就是我們祖先培育農作物和牲畜的方法。
重要的就是時間,幾十,幾百,單位都是年。

自由的輕騎兵
謝謝大家的推薦票。 一更,二更要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