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梁巧蓮把今天下午妹妹梁巧芳談的想法告訴了劉云山。劉云山也覺得這個想法可行,趁著這個時機趕緊實施起來。
這半年多的時間里,劉云山已經明顯的感覺到政府的扶持力度是越來越大了,鄉村振興的政策一項一項的在桃源村落實也讓劉云山覺得必須要緊跟著政策去走了。
吃過晚飯之后,劉云山決定去桃園小學找葛長寧談談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實更多的還是想讓葛長寧給自己提供多點參考的建議。
劉云山在去學校之前提前給葛長寧打了個電話,約好了到的時間。當劉云山走到校門口的時候,葛長寧已經在門口等著了。
“葛老師,你好,真不好意思,這個時候還要過來打擾你。”還沒走到葛長寧面前的時候,劉云山就邊說邊已經伸長了手向葛長寧的手握去。
“沒事寧寧爸爸,我也沒那么早休息,快請進來坐。”葛長寧跟劉云山握完手之后,把劉云山迎進了學校里面。
走進葛長寧的辦公宿舍后,劉云山打量了一下房間周圍,看到辦公桌上放著一臺手提電腦和一堆書籍和資料,還有一碗沒吃完的面條。
“葛老師今晚吃面條啊,平時做飯的話還方便嗎?”劉云山邊打量著邊問道。
“吃飯還挺方便的,我這里也有電飯煲和電磁爐,有時候吃面條,有時候自己做飯吃,一個人吃飯的話怎么方便就怎么來了。”葛長寧笑了笑道。
“葛老師辛苦了,我們這里跟大城市沒法比,很多東西都不方便。”
“不辛苦,我從小也生活在農村,這些生活還是適應得了的。”
“葛老師,買米買菜那些要是不方便的話你就跟我說,我每天要去鎮上賣豆腐,順便可以給你帶回來,你去一趟鎮上也不容易。”
“寧寧爸爸有心了,這些我都還可以自己搞定,不用勞煩你。”
“這些都是小事,哪天你需要買了只管跟我說一聲就好。”
“那真是太謝謝你了。對了,我們還是坐下來聊吧,讓你站了那么長時間,你坐,我去給你拿瓶水。”葛長寧說完走到床邊,在床底下放著的一箱礦泉水拿出了一瓶然后遞到了劉云山的手里。
“謝謝葛老師,我一直就想找個時間跟葛老師聊一下的了。”劉云山接過水時說道。
“不知道寧寧爸爸找我來有什么具體的事嗎?是不是關于寧寧學習上的事情?”葛長寧坐下來時問道。
“不是關于寧寧的事情,你們老師把寧寧教育的很好,我跟她媽媽都很少操心寧寧的事情。今天是跟葛長寧詳細了解一下這次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的事情。”
“哦,原來是這樣。不知道你是想了解哪方面,因為這個方案是省體育局聯合地方來舉辦的,所以具體我們還要等組委會發布的詳細內容。”
“葛老師,這個我明白,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這次體育盛會對我們桃源村的旅游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你見得世面比較廣,想從你的角度給一些建議。”
“建議實在不敢當,對于旅游業的經營我想你們才是最有感觸的,在實際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大家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我自己也沒有搞過,只是一直在家里經營豆腐坊,自產自銷。現在遇上這個機會,我老婆和她妹妹,也就是劉軒的媽媽,想找我們一起搞一個農家樂館,她想把老屋修繕好后用來經營這個農家樂館。你覺得這個可行嗎?”
“這個想法我個人還是很贊同的,我上次跟我們單位的一位省體育局校友處長聊過,他告訴我舉辦這個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的目的,一個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另外一個就是利用我們本省的古驛道、古巷,古村落及嶺南特色文化等優勢,將全民健身與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紅色文化充分融合。這個第二點就已經很明確了,就是通過這個活動帶動我們鄉村的振興,這其中最重要就是帶動我們這里旅游業的發展,讓更多人來這里消費。”
“我個人也覺得這個政策還是很給力的,一下子帶動那么多人到我們桃源村來,我們肯定是再歡迎不過了。”
“我今天跟劉軒也去了其他村去調研當地的一些特色古名居建筑,還有連接我們村的那條古驛道以及那座涼亭,這里依然保留不少本土歷史文化建筑,這些都是我們的特色,我們可以把這些歷史文化挖掘出來,比如就像你說的這些傳統特色老屋建筑,這些可以把它打造成游客休閑、吃飯的農家驛站,讓外面更多的人樂在其中,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這里游玩。”
“原來葛老師也了解我們村的那條古驛道和那座涼亭,都慌了好多年了,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
“所以我們要把這些歷史文化挖掘出來,結合我們桃源村的特色,打造一個宜居宜旅的新農村。”
“是的,葛老師說的沒錯,我們確實是需要把自己的歷史文化挖掘出來。”
“以前我們是努力把這里的農產品賣出去,現在我們還要把更多的人吸引進來,有政策扶持,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環境,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鄉村經濟實現良性發展,也能夠吸引更多外面打工的人將來回鄉創業。”
“是的,葛老師真是一言中的。”
“我這些都是理論上的東西,實際經營還得靠你們。”葛長寧笑了笑道。
“沒有你們的理論和政策我們也沒從下手啊,你們是我們的指路人。”
“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就是了。這些天我還會繼續收集一些我們桃源村的歷史文化資料,我想把我們的桃源村制作一份更詳細的宣傳介紹,到時不清楚的還要向你們請教。”
“那真是有勞葛老師了,我們一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這個晚上,劉云山向葛長寧請教了很多關于如何利用好政策來開發鄉村農家樂館的問題,對于接下來要走的路,劉云山也更多了一份踏實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