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觀心殿

第三十九章 五寶靈塔(壬寅,水生木)(一)

觀心殿 風山姜米糖 3634 2020-08-05 00:10:00

  【金戈血銹冤哀藏,暗夜青煙靈塔旁。循仙問道本為放,執念不解卻成狂。】

  江西龍泉山,本朝開國以來,便被欽定為“道家之天下正宗”,素有“林壑絕美,道宗絕圣”的美譽。

  傳在漢唐時期,便有高人在此群山之中隱居,修習煉丹,苦研登仙之道。

  后這位高人終將那丹藥煉成,據說當時,丹爐邊忽有一泉水奔涌而出,蜿蜒回轉如龍翔云天之姿,清泉映射呈五彩光暈,泉水味甘如醴,飲之痛毒全消。后世便有這“丹成而龍泉引現”的佳話。

  而這位高人的后裔,便也一直居于這仙山寶地,世代以道家點化尋仙為業,漸漸發展為如今的“玄天派”。

  現今這龍泉山,起伏山巒之間,林林立立,道家觀場數不勝數,拜謁絡繹不絕。在當地那更是信男信女是無數,幾乎每一家都有那將孩童送至道觀中修行求仙緣的。

  本朝開國之后,玄天派的道宗乃是朝廷欽點主持天下道教之事,有制發道家度牒之權,如此一來,這天下的人,若想入道家正宗,必得在玄天派處掛名,由此可見這龍泉山在行內的地位之顯赫。

  這一年,歲在乙丑,龍泉山的天梁宮里,又來了幾個新的學徒道士。七到十多歲不等。

  這本來是極為平常的事情,當時的天梁宮宮主也就是例行見一見,卻也未上心。可就在這群小道士中,他忽然注意到一個孩兒,瘦瘦高高,皮膚有點發黃,相貌雖不算是出眾地俊朗,也是清秀可愛,只是雙眉緊蹙,似有那郁結之氣未消,與其他孩童的天真面龐相比,確是扎眼。

  他便將那孩子叫上前來詢問。這孩子進退有度,有禮有節,答話之時也是時常用那書經之上的詞話,頗不尋常。

  要知道,送上山來做學徒的孩子,雖然是經過篩選,可是那附近農人家、小商販家的孩子是最多,七八歲還未讀書識字,不知禮儀的大有人在。而這個孩子,明顯感覺他家風嚴正,飽讀詩書。

  宮主便問他是誰家送來的。這個孩子自言是山下私塾里陳姓老先生的遠親,原是住在北方,父親做點小買賣,可誰料去年家鄉里鬧疫病,他家里竟全都死絕,差一點絕戶,只得過來投奔遠親。后經舉薦上山來做的小道士。

  宮主一聽便知這個小孩兒話語之中漏洞百出,恐怕是另有隱情,卻也不再深究。只是之后便時常關注這個孩子。

  道觀里的小學徒,自然是要繼續上塾讀書識字的,很快,這天梁宮宮主便發現這個孩子文史極通,遠遠高出常人家的孩子,卻從不顯擺,謙虛謹慎得緊,與年齡不符。

  更加神奇的是,他們的小道士跟著操課健身之時,他發現這個孩子還有練家底子,非三五年功夫下不來。有一次,他還瞥見這個孩子身上似有刀劍的傷疤,想是之前有過動武的經歷。

  他便單把這個孩子喚到自己身邊做近侍,意在好好栽培。

  他問這個孩子叫什么,這個孩子道是家族絕滅心殤,不想再提舊名,請宮主新賜名,宮主問他可知自己的八字,又說不知,宮主觀他眉心之氣,甚像是庚金之燥氣,便在名中用“林”的甲木來耗減庚金戾氣,同時亦有“青翠茂林,源遠流長”之意,再根據他遠親的姓氏給起了“陳同林”三個字。

  此時他留給這個孩子一句話:“我觀你眉心之中有那郁結之氣,便知你有心意未消。人生需得放下,方可長遠,以此名望你同茂林‘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孩童拜謝。

  此后無話,轉眼間十多年過去,陳同林亦從一精瘦的孩兒長成了二十幾歲的青年。

  此時的他,跟隨天梁宮主已有多年,相貌堂堂,行事周全,禮儀得當,尤其是道家心法,在派中數次比試之中都拔得頭籌,堪稱一絕。于是他在玄天派中頗受長輩好評,派中眾人皆說他便是天梁宮宮主后繼之人選。

  這道家修行之法,游歷四方增長見識必不可少。且這天梁宮宮主,年輕之時便是在人間除穢、驅魔的好手。宮中年滿二十之年輕道士,皆要下山游歷修行,并需詳細記錄經歷,回來與宮主稟明。

  于是這一年,歲在甲辰,陳同林與幾個道士一起,下龍泉山游歷修行去了。

  這陳同林,平日里在玄天派與師父長輩有禮有節,與師兄師弟也甚是和氣,卻似從未有什么真正交心的人,一下山,他便與其他道士告辭,自己獨自往北邊去了。

  獨自行走二十余日,從那龍泉山經九江府、岳州府、一路又入了湖廣,來到了荊州府。此時已接近深秋,陳同林在高處見得滿城蕭瑟,陰雨連連,又想起那前朝,荊州多為兵家必爭之地,葬于此地的故將亡魂不能回鄉的必也是不少。

  他想到此處,便在腦海中浮出了“江北江南猶斷絕,秋風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荊州夢,落日孤云始欲愁。”的詩詞來,忽然心中頗為感懷。

  以往在人前,他半步不敢多走,半句不可多說,實則心中傷處,也只能在夜深人靜之時反復舞劍來化解了。而現在,四下無人知他這個遠方道士,他忽然感覺精神稍稍放松,便流露出了那悲涼之情來。

  忽然此時,一個仆人樣貌的中年人從他身邊經過,忽見他著的是玄天派的青色道袍,身后還背著長劍,停在了原地,望著他,卻又不敢說話。

  陳同林轉過頭,見他如此,便首先作揖,道:“這位大哥,是否有事?”

  那中年人猶豫了一下,問道:“你……是不是那龍泉山那邊的道士?”

  陳同林點頭道:“正是。”

  那中年人低頭喃喃自語:“聽說龍泉山的道士挺厲害的,但是……哎,算了,死馬當活馬醫吧!”爾后他抬起頭問道:“不知道長可有法力替人解穢除魔啊?”

  陳同林一愣,心道本想著這下山修行也遇不上這種事情,只想著散散心罷了,居然還真有人能找上門來。他猶豫了一下,道:“貧道愿意一試。”

  那中年人卻也愁容未消,只是欠了欠身子道:“如此,道長可否隨我走一趟,個中緣由,回府中自會向道長說明。”

  陳同林便跟著這個中年人,往北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的路,此時陰雨綿綿,這個中年人卻一直在往城郊引,路上泥濘不堪,甚是難走。天黑之時,他們才到達了一處郊區大宅,像是前店后廠的作坊。

  那仆人繼續引著陳同林入了大門,原來是一家做酒作坊,一進門便是一個柜臺,之后映入眼簾的便是幾個有一人高的陶制巨型酒缸。其他大大小小的酒罐酒壇也在四處堆滿。酒香濃郁。

  再跟著仆人走過后堂,陳同林在門外看了一眼那釀造作坊里熱火朝天,烏煙瘴氣,工人們來回奔走喊叫,甚是忙碌的樣子。

  往后便到了家眷住所。這是一個很大的兩進門四方形的院子,必得是一個大戶人家。

  仆人將陳同林引入了一個大廳坐定。廳不大,但陳設亦是有那商賈富貴之氣,想是個家境殷實的酒坊。

  爾后,仆人便說要去請家里人來,給陳同林上了一杯茶便走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從后堂里傳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哎呀,我不見!你瞎請的什么人,你自己打發走!”

  陳同林再豎著耳朵聽,卻聽得那男人降低了聲音,聽不清在說什么,似乎是和那個仆人在商量著,過了好一會兒,一個男人才后堂走進大廳。

  “道長,久等了。”此人拱手而來,陳同林自然起身還禮,抬頭打量對面之人,見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穿著紫色錦緞錢紋的深衣,八字眉,留著山羊胡須,面龐消瘦,眼皮耷拉著,看起來沒精神。那個請陳同林來的仆人跟在他的身后,探頭探腦。

  “道長請坐。”那人說完,自己便坐在了大廳的主坐之上,道:“今天下午家仆冒昧,道長勿要怪罪。”

  陳同林道:“無妨,貧道愿聽其詳。”

  那中年人嘆了口氣,道:“如今,我們家亦是走投無路,實在無法了。”

  爾后,那中年人便大致與陳同林說了他們家中近日的“怪事”。

  原來,這家酒坊所產,正是荊州出名的“白云邊”。他們家族姓唐,已經六代都在經營這酒坊生意了。

  今年過年之后,酒坊的前任當家的,也就是這個說話的中年人的父親唐老爺子病故。因未留下遺囑,家中便未有定下誰來繼承,一時亂了套。

  唐家現今這一輩一共是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是小兒子,名喚唐慶豐。

  說到了此處,這個中年人連連嘆氣,專門還解釋了為什么還有女人要搶繼承權的。原來他們這兩個兒子,有一個長姐,名喚唐秋娘,大他們十多歲,從小脾氣暴躁,對兩兄弟隨意打罵。好不容易熬到她出嫁,未想到過了幾年和夫家鬧不痛快,居然又帶著個女兒回了娘家,就一直大剌剌地住在娘家再不搬走,無人能管。

  現今,這老爺子一死,他這長姐便飛揚跋扈,要當這個家,把家里鬧得烏煙瘴氣。

  可就在此時,他們的酒坊里開始有工人陸續病倒,一開始以為是熱癥,因為高燒不退,卻醫不好,最后他們發現,這些熱癥的工人,離開了這酒坊,便能慢慢恢復,可是一回這酒坊范圍之內,便又要生病,甚是奇怪。

  再之后,便是這個說話人的哥哥以及他的兒子,染上了該病,只得找他處暫避開養病。而就在昨天,他姐姐的女兒,也就是他的侄女忽然撞邪,在屋里大喊大鬧,幾個男人都壓不住,只得綁在床上,他們家那時便是去請了道士過來驅魔。

  這道士來了之后也沒做什么,帖了幾個符箓,又拿著劍一通比劃振振有詞,卻忽然周身衣服燒著了!道士狼狽逃竄,只丟下一句“非同小可”便再也不敢來。之后,他那侄女撞邪更甚,他姐姐也是亂哭亂嚎,而知道此時的工人家奴紛紛逃走不做,家里亂做一團。

  唐慶豐說到此處,頓了頓道:“道長莫見怪,昨天那道士一事之后,我也是對這仙啊道啊的無甚好感了,如今我家仆人私自又請了人……哎,您也就隨便看看吧,不能驅也就罷了,自己保命要緊!”

  陳同林道:“剛剛進來的時候,我倒是看見工坊里似乎還有工人在干活?”

  唐慶豐道:“這出來做工,總有那么幾個無家可回無處可逃的,便只得繼續做工。”

  陳同林點頭道:“如此,我便在府上一探。”

  唐慶豐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打了個哈欠,似是許久未休息好,只回了兩個字:“請便。”

  

風山姜米糖

每逢“九”字的章節,稱為“逢九回夢”章,回夢章節會描寫書中的某一個人物與夏家的過往。也是某一個人物“立傳”的章節。前后都會配詩,做到工整一致。篇幅也會較其他章節更長一點。   第三十九回——陳同林年輕時之事,陳同林單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灌阳县| 宁陵县| 齐齐哈尔市| 韶山市| 通山县| 石狮市| 浙江省| 永和县| 乐业县| 怀宁县| 墨竹工卡县| 太康县| 临江市| 普定县| 柯坪县| 建始县| 元谋县| 小金县| 宜春市| 红原县| 巧家县| 天津市| 唐河县| 神木县| 互助| 南汇区| 连平县| 蒙山县| 玉山县| 鄂托克旗| 卢氏县| 仙游县| 百色市| 嘉祥县| 长葛市| 黄浦区| 四子王旗| 新疆| 孝感市|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