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要發(fā)財
一連三天,周羽都沒什么事,現(xiàn)在是農(nóng)忙時節(jié),保安隊也不訓(xùn)練,都在家春耕種地呢。軍服款式交代給了裁縫,要他先拿出個樣衣給他過目,軍刺的事他也沒過問,要渠宗海找張鐵匠試制去了。
他除了在村里閑逛,就是琢磨著怎么賺錢,二爺爺有多少錢他不知道,但是光靠他一個人是養(yǎng)不起軍隊的,要有造血功能啊。
周羽坐在十里河邊的大石上,盯著湍急的河水發(fā)呆。河漫灘上,滿是磨光了棱角的石頭,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青幽幽光。春風(fēng)中還帶著寒意,胡亂地撕扯著周羽的衣服。
周羽手里拿一塊光溜溜的卵石,陷入深深的思索。干點什么能發(fā)財呢?發(fā)明珍妮紡紗機織布嗎?行業(yè)跨度太大,不了解。制造肥皂?還是不會,高中學(xué)的化學(xué)知識全都還給老師了。
想來想去沒個頭緒。最后,他竟然略帶無奈地想到,打把勢賣藝自己或許會,什么徒手開磚、胸口碎大石之類的,練一練應(yīng)該可以的。
周羽恨自己沒有用,堂堂一個現(xiàn)代人,腦袋里裝著領(lǐng)先幾百年的見識和知識,回到古代竟不會賺錢,實在是說不過去。
“我該怎么辦啊——”周羽懊惱地沖著大山喊了一聲,將手中的卵石恨恨地丟進水里。
“你怎么了,小羽哥?”一個脆生生聲音從身后傳過來。
周羽回頭一看,是秀兒,端著一個大大的木盆來河邊洗衣服,陽光給她粉嫩的小臉鍍上了一層金色。
“沒什么,跟大山聊聊天,你喊一聲試試,大山能說話。”周羽收回思緒,笑著對秀兒說。
秀兒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周羽,“小羽哥,那是回聲,你幾歲了,還玩這個呢?”
“這么冷的天你還來洗衣服,多凍手啊,怎么不在家里用熱水洗呢?”周羽轉(zhuǎn)移了話題。
“這樣省水啊,爹年歲大了,打鐵又累,我不想讓他再辛苦挑水了。我哥不在家,我得照顧好父母和弟弟。”秀兒邊泡衣服邊說。
“你才多大啊,又是照顧父母又是照顧弟弟的?”周羽以一個現(xiàn)代人的觀點來看,十六歲的小姑娘的確還太小。
“誰說我小啊,侯家二妮和我同歲,都快那個……那個了。”小姑娘臉變得紅紅的,說話結(jié)巴起來。
“那個什么?”周羽奇怪地問。
“哎呀,討厭,快生了。”秀兒鼓足勇氣說道。
“哦,那是夠早的。”周羽感嘆道。
“二妮也是可憐人,去年韃子來,把她大姐搶走了,她娘被韃子害死了,為了給娘買棺材入殮,嫁給了代王世子做小妾。今年正月回娘家,我去她家看她,她挺著大肚子,雖然穿的很好,但是總是愁眉苦臉的,沒有以前那么愛笑了。我問她世子對她好嗎,她也不回答,只是嘆氣。”秀兒邊洗著衣服邊說。
“秀兒,如果有一天菩薩現(xiàn)身,要滿足你一個愿望,你要什么?”周羽問道。
“嗯,如果真有這好事,我就要……我想想啊,”秀兒歪著頭,想了一會兒,“我要再也沒有韃子,再也沒有土匪,每個人都吃飽穿暖。”
“你好貪心,要了這么多。不為自己想想嗎?”周羽覺得眼前這個小蘿莉的心純凈得像一枚雪花,美麗卻脆弱,心里生出一股強大的保護欲,拼了命也要保護她。
“我要的就是為我自己啊,沒有韃子和土匪,人人能吃飽穿暖,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幸福的日子嗎?”秀兒瞪著大眼睛反問道,彷佛在說,這么簡單的道理你還不懂嗎?
這也許是全天下百姓最淳樸的愿望,簡單卻是那么遙遠(yuǎn),可望而不可即,幾千年來王朝更替,各路政治人物粉墨登場,卻沒人把普通人的命運放在心上,當(dāng)真應(yīng)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放心吧,秀兒,你的愿望肯定會實現(xiàn)的,我保證,將來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沒有戰(zhàn)亂,也沒有饑餓和貧窮。”周羽鄭重地說,同時也在心里立下一個宏愿,要為秀兒一樣千千萬萬可愛的百姓,創(chuàng)建一個大同世界,那里平和而安寧,那里海晏河清。
“我相信你,小羽哥。將來,我們會有美好的生活。”秀兒的眼睛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哦,對了,侯家不是有石灰窯嗎?怎么窮得連棺材也買不起了?”周羽問道。
“那又怎樣呢?匠戶家里又沒有耕地,糧食蔬菜都得買,侯大爺家只有一個兒子,父子兩人辛苦一年,也就是勉強度日,誰知遇上這橫禍,不但買不起棺材,連墳地也是里長好心給的。”秀兒答道。
沒想到匠戶的生活這么苦,燒石灰,石灰,水泥——周羽本科專業(yè)是土木工程,說道石灰順嘴就能溜出來水泥,去年他剛考過一級注冊建造師,對水泥的成分太熟悉了,石灰石、粘土破碎煅燒,加煉鐵礦渣或石膏,磨粉混合而成。
這個時代沒有混凝土,混凝土就是水泥、砂石加水混合后經(jīng)水化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如果能將水泥燒制成功,那不就發(fā)財了嗎?!以現(xiàn)有的技術(shù)水平,應(yīng)該沒問題!
周羽想到這里,興奮地站起來,自言自語道:“靠,我怎么才想到呢?這下可發(fā)財了。”
秀兒見周羽突然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不知道怎么回事,關(guān)心地問:“怎么啦,小羽哥,什么發(fā)財了,你魔怔了?”
“沒魔怔,我清醒的很。”周羽得意地說。
說話間,周羽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進村的路上幾個七八歲的小孩跟著一個穿白衣服的人,那人牽了一匹馬,幾個孩子圍著跑前跑后,嘰嘰喳喳地說著什么,距離太遠(yuǎn)聽不清,村里很少見到高頭大馬,突然見到,孩子們好奇追著看。就像周羽小時候,如果村里開進一輛汽車,孩子們也會圍著看一樣。
有個孩子指著周羽的方向大聲喊:“那個人就是周羽!周羽哥,有人找你!”
周羽心里納悶,什么人找我呢?于是起身走過去,走近了發(fā)現(xiàn),那人正是宋應(yīng)星。
“哎呦,長庚兄,你怎么來了?歡迎歡迎!”周羽熱情地打招呼,走過去給了宋應(yīng)星一個熊抱。
宋應(yīng)星對這個禮節(jié)極不適應(yīng),但也沒辦法,只能勉強接受了。
“我昨天下午去大玉川茶坊找你,聽說你不在了,打聽了一個叫張嘯的茶博士,他告訴了我你家住所,所以回客房收拾了一下,今天一早就來找你了。我這次來大同,是想考察一下采煤和冶鐵生產(chǎn)工藝的,我想寫一部書,總結(jié)一下大明五谷金玉生產(chǎn),因此遍訪大江南北,目前已收集了大部分資料,只是初稿還未完成,書名暫定為《天工開物》。沒想到你我有緣在茶坊相見,老弟你是我平生所見最聰明博物之人,我還有很多疑問沒向你請教呢,怎么能輕易放過你呢?”宋應(yīng)星說明了來意。
這一番話聽得周羽激動萬分,渾身起雞皮疙瘩,我滴個乖乖,《天工開物》啊,那天他就覺得宋應(yīng)星這個名字耳熟,沒想到是個技術(shù)大咖。這本書是中國十七世紀(jì)的生產(chǎn)工藝百科全書,記載了明代及以前中國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各項技術(shù),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技術(shù)體系,書中的許多生產(chǎn)技術(shù),一直沿用到近代。
我也不會放過你的,周羽心里想著,要實現(xiàn)自己的宏偉目標(biāo),宋應(yīng)星就是上天送給我的倚天劍,我要用他開創(chuàng)一個煌煌盛世。
“這幾天我也正想你呢,也不知我這一走,何年何月還能再相見,沒想到,這么快你就來了。走吧,家里說話。”周羽接過韁繩,在前面引路。
“還沒請教你的表字怎么稱呼。”宋應(yīng)星邊走邊問,在他心目中,周羽博學(xué)多才,定是拜過名師,哪會沒有表字呢?
“哦,表字是吧,那個,我表字,咳咳咳……”周羽借故咳嗽拖延時間,腦袋里高速運轉(zhuǎn)著,想取一個不那么難聽的字。
本來周羽大可以實話實說,平民百姓也不讀書,誰會裝模作樣給自己取個字呢?可周羽太想給宋應(yīng)星這個名人一個好印象,因此就扭捏起來,所謂關(guān)心則亂嘛。
碰巧的是,此時天上正好飛過一群北歸的大雁,周羽靈機一動,道:“小弟表字飛鴻。”
“飛鴻,周羽周飛鴻,一飛沖天,大展宏圖,好名字。”宋應(yīng)星贊嘆道。
到家之后,周羽給母親做了介紹,周母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來了貴客,家里沒有茶了,先喝碗熱水歇一歇,我去張鐵匠家借點茶回來,你們聊。”
“是我唐突了,伯母,不用泡茶,喝熱水正好,解渴。”宋應(yīng)星趕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