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跟隨了我,你們就跟我說說你們都有什么能力,剛才一一那個打雷刮風的,是怎么回事”,李大陽開口說道。
“啟稟主公,臣自幼隨父親及叔叔們學習《太平要術》,父親善撒豆成兵,呼風喚雨,且擅醫治,二叔擅請五雷,三叔擅請狂風,臣除了醫病救人超過父親,其他的沒什么擅長的,都學了學,不及父輩”張一一答道。
“那剛剛管亥說,你三叔被刺死,怎么沒請狂風?”李大陽不解。
“可說呢,一下子攮死了,他倒是反應過來算啊?!睆堃灰黄擦似沧?。
“末將不才,沒什么能力,只是出槍快”,管亥聽聞,撓了撓頭說道。
張一一白了管亥一眼繼續說:“其他人,都是人中精銳,但是能力就沒什么了?!?p> 李大陽點了點頭,說道:“明白了,我今天也給自己起一個俗世名字,就叫李大陽吧,我要我的光輝照耀宇內,至于字,就是子亮好了?!?p> 李大陽頓了頓,發布了第一條命令:“來啊,聽我號令,全軍摘下頭上所戴的黃巾,如果路上有人問,只說是因感念我拳拳報國之心,背叛黃巾賊,從鉅鹿舉義,因賊軍勢大,故向北逃亡?!?p> 張一一聽到“賊”字,強忍心中不快,她心知此事已成定局,不久后便會從黃巾軍中傳出自己背叛的消息。
可李大陽說往北,她不明所以,這好端端的往北走干嘛?于是不解地問道:“請主公示下,往北,我們要去哪里?”
“涿郡”,李大陽淡淡地答道。“去涿郡干嘛?”張一一還是不解。
“涿郡即將上演一場好戲,如果我去晚了,恐怕被他人所得?!?p> 張一一知道李大陽有才能,便不做聲,總之他說什么都會是百利無一害,“將士們,聽我號令,全軍急行軍,速往涿郡,敢有懈怠,貽誤軍機,斬首祭旗!”
“是!”將士們士氣高昂,以槍拄地,大聲答道。
且說大軍到了幽州涿郡外,李大陽吩咐眾人:“你等先分散駐軍城外,不得讓守軍看到,我喬裝打扮成百姓,先行進城,你等靜待我出城?!闭f罷,李大陽換上衣服,進城去了。
剛一進城,李大陽先租了一家離內城門張貼告示區域近的旅店住下,挑了一間在窗口正對著內城門的房間。
每天白天,李大陽便坐在窗口旁的椅子上望著告示區,可以看到似乎在等待著什么,過了幾天,終于出來一隊官兵,為首的拿著一張告示,李大陽趕忙往樓下跑,站到告示前,上寫著:“賊張角兵犯幽州,太守劉焉招募義兵抗賊,愿有志之士參軍,共戮賊軍?!?p> 李大陽明白機會終于來了,于是在告示前長吁短嘆,身后一三十歲左右男子聽到一臉懵逼,心想:這不是我要干的事嗎,竟然被這小子搶了先。于是轉身隱入人群走了。
此時李大陽身邊傳來一聲暴喝:“大丈夫本應討賊,何故在此嘆氣?”李大陽心知是誰,連忙轉頭,只見一男子豹頭環眼,一臉絡腮胡子。
李大陽裝作不懂地問道:“閣下是誰?”那人答道:“在下姓張名飛字翼德,是一賣豬的,如果有人來沽酒,倒也賣些酒給人,世代居住涿郡,家里倒也有些田地。剛剛聽閣下長吁短嘆,不知道是為了什么。”
李大陽答道:“在下姓李名大陽字子亮,已二十有六,空度許多年華,本欲興兵討賊,奈何沒有人才輔佐,難以成事?!?p> 張飛哈哈一笑:“我家有錢,特多那種,可以招募兵勇,共謀大事,眼見日上三竿,閣下不如一起吃些便飯?!?p> “榮幸之至”,李大陽拱了拱手。
二人正在村中酒家飲酒吃飯之時,門口來了一個推車的大漢,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長髯飄飄。大漢進得酒家,大聲喚酒保:“來來來,與我上壇好酒,快些,我趕著參軍。”李大陽暗喜這重頭戲馬上就要演完了,忙喚大漢一起坐。
李大陽問大漢姓名,大漢答道:“某姓關名羽字云長,原字長生,因在老家殺了欺男霸女的豪強,故改字云長,避禍江湖數年,今日見告示招義兵,前來參軍?!?p> 李大陽微微一笑,介紹了自己和張飛,邀關羽同去張飛莊中舉事。張飛道:“我家不是有錢嗎,所以有個莊園,唉,有錢的快樂你們體會不到啊?!?p> 李大陽和關羽一起:“說正事!”
“奧,我說我家這個莊園,咱們可以一起結拜,齊心協力才能更好地舉事”,張飛見二人不爽,趕忙說。二人一聽,紛紛說好,尤其這李大陽,心里都樂開花了。
回到莊上,李大陽對二人說:“其實在下已在鉅鹿起兵,張角之女張一一及她的精銳都已經叛變張角,歸順于我,我等亦殺了張角三弟,人公將軍張梁,現如今兵馬駐扎城外,因怕被守軍誤解,故未進城。”
可李大陽明白,自己要是真的帶兵進城,又如何演的長吁短嘆,懷才不遇,又如何才能將關張二人收入帳下呢?關張二人都對李大陽的報國心和才能感到敬佩。
第二天三人在張飛的莊園結拜,此時桃花正盛,三人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因感念李大陽的愛國以及才能,擁李大陽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末。
三人祭罷天地,招募鄉勇三百余人,李大陽也從城外招來部下,張一一一直在城內奔走,自愿散盡自己的金錢,典當自己的珠寶,與張飛籌集的人馬,共籌集了一千余人,二百匹馬。并按李大陽的吩咐,又準備了一些東西,靜待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