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常以,古人仁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朝聞道夕死足矣,朝逢君夕死足矣。
人者,仁也,非仁者不為人也。
最近,看慣了,現代文的我。
不知怎的,突然有一種,想去看看古文的,沖動。
而我歷來,就是那種,想到什么,就去做的人。
故而,接下來的時間,便去了圖書館。
去圖書館的目的,倒不是說嫌手機,不方便。
比起手機,我還是更喜歡,記錄文字的,載體。
比起,千篇一律的,方塊字,我還是喜歡。
楷書多一點!
來到圖書館時,人總還是,有不少的。
畢竟,在圖書館里面,只需要一個位置,一本書。
就可以,從早上直接到,下午。
還有免費的,空調。
試問這樣的去處,又何樂,而不可為呢?
到了圖書館,在按圖索驥的,過程中。
也會看到一些,和我一樣,在找書的人。
預料當中的,掩耳盜鈴的,場面。
并沒有,出現。
出現的,也是一些,再安靜得翻著書頁,瀏覽的人。
當我找到,古代文學這一塊,的時候。
發現這里,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
比起其他,書架上面,有些散亂。
和有些,空格的地方。
這里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所有的書,都整整齊齊的,放在書架上面。
就像它們,承載著的,歷史一般。
厚重無言!
隨意找了幾本,稍薄一點的,人物傳記。
期間也有些,古今異義之類的,文字。
給閱讀,造成了不小的,困難。
但卻并不算是,很大的阻礙。
有些地方,不能用白話文,翻譯過來的,句子。
倒也,別有一番意味!
從傳記,記載來看,基本都是通過,十年寒窗苦讀。
從一屆童生,到殿試后的,榜眼,探花。
他們都曾,有過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有的,還曾擁有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左丞相。
官居從一品,料想是何等的,風光。
可后來,他們最后的結果,都不算好。
有的甚至于,連最后的墳冢,都是依靠。
從前好友的,救濟。
才不至于,曝尸荒野,落得個。
獨在異鄉,為孤魂的結局。
縱觀,他們傳奇的,一生。
另他們,命運出現轉折的,那只手。
一直在幕后,默默的,牽著手上的線。
指揮著,他們的,一言一行。
加官進爵,是在證明他們,確有,治國之才后。
又恰巧,贏得了帝王的,歡心。
于是,在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操控下。
他們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
從一個小小的,名不見經傳的,縣丞。
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
所付出的時間,足足比,同期的官員。
快了,何止一倍!
然而,帝王總是,性格多變的。
其心性和脾氣,也十分難以,令人通曉。
故而,在帝王覺得,你這人,有些,沒意思的時候。
從前那些,仗義執言的,治國理政之策。
到了現在,便以變成了,十足的睡眠曲。
在帝王,暗示無果后,依然相信著。
帝王是真心,為了這個國家。
為了這個,國家的人民,付出了一切。
于是,在字里行間,言辭也就愈發犀利。
再遇到,那些惡意,插銷的人。
也不再,選擇禮讓,反而據理力爭。
后來的故事,也就很明顯了。
在帝王的,一紙律令下,原本權傾朝野的,左丞相。
被一貶再貶,從當朝一品,直接貶到最后。
成了沒品!
甚至連,整個處所,都已經,被荒野覆蓋。
家丞,也只余下了一個,想走。
卻以,老邁不堪的,老人。
然而,造化又常常眷顧,那些有心之人。
在窮山惡水的,環境中,在解決了,自然生存之道后。
又開始朝著,心中的圣人之道。
不斷的尋求,和探索!
在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精神的引導下。
在一次次的,驗證無果后。
沉寂的那顆心,開始質疑起了,圣人的言論。
和已經,被奉為神明的,金科玉律。
從這個心思,出現在腦海中的,那一刻。
以前未竟之事,和以前,無論如何。
總是看不見,最后一步臺階的。
路前籠罩的,濃霧緩緩散去,大道之路。
漸漸出現,在了腳邊。
心中只略微的,思量了下后事。
在向著親人的方向,連續磕了九個頭,陳述自己不孝后。
毅然的,踏上了那階,命運的階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既然前面沒有路。
那就憑著,這些年以來,修煉磨礪過的,那顆心。
再開出,一條路來。
在這一刻,莫問前程吉兇,如何。
只道心中,對親人的歉意,和對。
養育之恩,無以為報的愧疚,恐難再報。
圣人無名,凡人無恩。
在父親的,退步和認可下,在。
最無助的,那一刻,是那一封家書。
重新使,已經快要寂滅,的心。
重新,綻放出了,驚人的光輝。
從那一天之后,存天理,滅人欲這句。
已經流傳了,幾百年的,圣人之言。
變成了“天理即人欲”的,圣人之言。
而憑著,諸如此類的,感悟。
和對心中想法,最樸實無華追求的,日子。
也就,至此結束。
憑著一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模樣。
竟能使,常年征戰于,尸山血海之間的。
鐵血將軍,膽怯!
竟然能憑借,一己之力,將浩浩蕩蕩,的數十萬叛軍。
羽扇綸巾間,檣櫓,灰飛煙滅!
其所悟到的,天地之理,也在。
后世先賢的,進一步加深注解下,得證,圣人之位。
留下的饋贈,即為“陽明心學。”
王陽明,就是這樣一個,在一開始。
被世人,視為異類的,存在。
就連,親生父親都,嫌棄的存在。
盯著一根竹子,不論吹風下雨,都未曾有。
絲毫移動的,存在。
在父親的,妥協和屈就下。
僅參加,第二次科舉,就高中的存在。
也曾因為,不分場合的,高談闊論。
導致,流放荒山草地,沒有居室。
就穴居山洞,的存在。
最后還是,在雷鳴之際,得道。
成為了,繼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圣人。
他的名字,叫王陽明!
書,總有翻到,最后一頁的,時候。
在感慨完,圣人一生的,傳奇之后。
手不由自主的,朝著自己心口,摸了摸。
感受到,心臟傳來強勁的,生命之力。
卻未曾感受到,傳記里描述的,那種。
源自于“心靈”的,力量。
看來,我終究還只是,一個“無心”之人。
可我明明記得,我曾經也是一個,有心之人啊。
但當我,想要回憶起,那些畫面的時候。
原本,強勁跳動的心臟,似乎變慢了些。
在我即將,見到那個,有心的“我”的,前一刻。
心中突然,像泄了氣的,足球一樣。
沒了生氣!
是啊,我們都曾經,是有心之人啊。
是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心中,開始變成了。
“天大地大,我最大”的呢?
又是,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心中。
對于,那些傳統美德,都拿來當做。
作秀的,素材的呢?
在這個時代,我們每天,都活在神轉折的,思維當中。
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便是朝著。
奇奇怪怪的,方向在發展。
在這樣的,發展下,甚至還憑借著。
語氣高低的不同,玩起了各種,文字游戲。
帶來的梗!
于是,我們走到今天,回過頭去發現。
我們再也,無法正視那些。
我們,曾經一度,用信念和生命。
來捍衛的信條,和榮譽!
我們終究,還是沒了“心”。
我們的“心”,是在什么時候。
離我們,而去的呢?
大概是…….。
沒了就沒了吧,又不能靠這個東西,當飯吃。
在現在,這個年代,你所謂的有心。
那才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大傻子”。
是啊,畢竟在這個,走腎不走心的年代。
你那顆并不值錢,一無是處的心,又有什么用呢?
是啊,要這顆“心”,有什么用呢?
只把它當做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器官。
不就好了嗎?
何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呢?
大家都是,那樣的人啊,我又何必。
故作清高呢?
再說,我的清高,又有幾個人,喜歡看呢?
是啊,所以,我們的“心”,到了最后。
就僅僅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器官而已。
僅此而已!
對嗎?
…….“
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