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崇禎有艘萬噸輪

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平帝憂

崇禎有艘萬噸輪 半瓶鹽汽水 2056 2020-09-14 18:52:26

  十日奔襲千里,且無一人掉隊傷病,雖是騎馬,但也是精兵才能做到的。

  與普通的明軍不同,此次出征的三千新軍并不全是戰兵,輜重兵、醫護兵、通信兵、警衛兵、工兵、火頭軍等就占去了五百人,真正直接上陣就兩千五百人。

  新軍建軍之時,因為不直接參與作戰的兵員太多,盧象升還與朱由檢起過爭執,特別是錙重兵的設立,盧象升十分不理解。

  在他原有的觀念中,錙重兵不就是民夫嘛,打仗時征發民夫就好了,為什么要單獨設立這樣的兵種。

  此外,還有醫護兵,明軍作戰時帶醫士的例子原來也有,但是一百五十余人的一個連就配備兩名醫護兵,三千人的隊伍,光尋常的醫護兵就有四十多名,這對于缺醫少藥的大明來說,無疑是多了點。

  而且,在每個旅部還有一支二十人的專業醫士隊伍,專門處理戰場上的復雜傷病。

  為了培養這支專業的醫士隊伍,朱由檢甚至還令太醫院的醫官專門來西山講過學,更是專門下圣旨請來了著有《外科正宗》的陳實功,手把手的教這些醫士如何處理各種外傷。

  特別是對于防止感染和疫病,天子還貢獻了烈酒清創、沸水消毒、傷口縫合等技法,治療后良好的恢復效果,讓以外科見長的陳實功也是佩服不已。

  但對于占據營兵近兩成的非直接作戰人員,盧象升還是有些接受不了,關鍵是這些人員還占據營兵的兵額。

  盡管盧象升不會想著吃空餉,但如此多的和正兵一樣的輔兵,盧象升還是覺得有些臃腫。

  好在朱由檢還吩咐這些特殊兵種一樣要參與軍事訓練,雖然要求上與正兵有些差距,但是關鍵時候能拿得起刀,拉得開槍栓,則是基本的要求。

  對于這些專業兵種對于作戰的保障作用,朱由檢沒有對盧象升多說,比起言語,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之后,盧象升就能體會到了。

  所以在朱由檢的堅持下,這些專業兵種還是被盧象升不打折扣的推廣了下去。

  另外,盧象升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每到軍事訓練時,也沒少拿這些他眼中的輔兵撒氣,而在各自的專業訓練上,盧象升也是十分嚴苛。

  但盧象升的不解,經過這十日的急行軍,也全都釋然了。

  雖然還沒有上陣,但僅僅是行軍途中,這些專業兵種的好處就全都體現出來了。

  通信兵能讓盧象升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下達到排一級的單位,三千人便能做到如馭臂使。

  醫護兵則保障了每一名士兵都能得到很好的救治,千里行軍便無一人掉隊。

  輜重兵承擔了隨軍器械糧草的轉運,讓戰兵保留了體力,以應對沿途的各種狀況,雖然此次是在大明境內行軍,沒有遇襲的可能,但其中的好處,盧象升還是能看到的。

  而且發軍餉的輜重兵比征發的民夫更是天壤之別,單說千里行軍并未拖慢戰兵的速度這一項,就已經讓盧象升大喜過望了。

  行軍作戰,糧草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這樣一支輜重兵的存在,便是軍心士氣的保證。

  再配合上每個連一支的火頭軍,每天的熱菜熱飯,便可以讓一日百里的戰兵們,一直保持旺盛的士氣。

  和后世空調就是戰斗力的論調一樣,良好的后勤補給確實是戰斗力的保證。

  《孫子兵法》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則亡,無委積則亡。”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此外還有工兵,更是行軍的保障,一路上的溝壑江河,都沒有耽誤行軍的速度。

  特別是在渡過黃河時,快速征調數十艘渡船,緊張有序的維持好渡河的秩序,兩個時辰便轉運三千人馬安全渡過黃河,讓盧象升更深的體會到了專業兵種的好處。

  十日之間,三千兵馬便從京城奔到了重慶北方門戶的廣安,對于這個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難以做到的。

  但新軍就是做到了,而且還是在一兵未少的情況下。

  所以對此次出兵貴陽的勝算,盧象升又多了幾分。

  翌日晚,盧象升領三千兵馬抵近重慶城外,照例沒有入城。

  安排好部下,盧象升則領了警衛去到城內拜見巡撫李之誠。

  五日前,重慶巡撫衙門接到了出兵貴州剿匪的旨意,但五天過去了,總兵杜文煥還在重慶城內。

  倒不是杜文煥抗旨不遵,主要是五天的時間,點齊一萬兵馬,并籌齊軍餉糧秣,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與遼東、宣大薊鎮的營兵不同,南方的軍隊鮮有戰事,動員能力自然趕不上整日枕戈待旦的九邊精銳。

  所以,盧象升到達巡撫衙門的時候,李之誠和杜文煥正在為出兵的事傷著腦筋呢。

  雖然兵部和戶部給撥了軍餉,但重慶府見到真金白銀起碼得一個月之后了,圣旨催的又急,李之誠和杜文煥也只得先行籌措。

  待到聽到新軍抵達城外的消息后,李之誠和杜文煥皆驚訝不已。

  傳達旨意的驛馬五日前剛到,朝廷的大軍便緊跟著到了重慶,這行軍速度,任誰也不敢相信。

  但隨后盧象升的一封拜帖更坐實了這個消息。

  重慶不比京城,天子建大元帥府和新軍的消息并未傳到這里,李之誠和杜文煥的驚訝也就不足為奇了,皆以為京營不愧為天子禁軍,確是精兵無疑了。

  天子親軍,四品的巡撫和三品的總兵皆不敢怠慢,杜文煥更是親至前廳將盧象升迎了進來。

  盧象升此次進城拜謁,一來是溝通進兵之事,二來則是請巡撫大人籌措明日過江船只。

  一番寒暄之后,盧象升便將朱由檢給自己的密詔宣與了李之誠和杜文煥。

  按照朱由檢的計劃,奢安賊寇雖不足慮,但難的是一網打盡。

  貴州山高林密,若是叛軍兵敗后往林子里一鉆,官軍也是徒之奈何,數年的養精蓄銳之后,這些人保不齊還會舉起叛旗,就跟這次一樣。

  所以朱由檢的計劃便是,以新軍為先鋒,先行前往貴陽牽制叛軍,其后,杜文煥、秦良玉、朱燮元悄然在貴陽周邊合圍,此次叛亂便可一錘定音。

  但是否能如朱由檢的意,那就尤未可知了。

  所謂謀劃在人成事在天,遠在千里之外的朱由檢,也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領軍的將領身上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