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荊州軍動,房陵局勢
看著跪伏在身前的伏均,馬騰的目光有些沉重。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伏均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現(xiàn)今四方諸侯享有的這份安靜,不過是建立在曹操全力消化北方戰(zhàn)果...分心應對朝局的基礎上。
一旦曹操從這種束縛中解脫,四方諸侯將要面對的場面可想而知。
對于曹操,嚴格來說他心中并未有絲毫的好感。
昔日出兵助曹伐袁,說白了也不過是為了平衡二字。
那時袁紹雄踞四州之地,擁兵數(shù)十萬,有氣吞天下之威,其勢漸侵三輔之地。以袁氏四世三公的尿性,若真得了天下,又豈有他們這些邊塞出身將領的晉身之機?
助曹伐袁于涼州有利爾。
如今天下大勢變換,袁滅曹升。
若此次置身事外,恐怕...真得再無此良機...
“父親,孩兒覺得伏賢弟說的有理。曹操狼子野心,就算我們不挑事,曹操也終有一天會將目光投向我涼州。
此次倒也不失為一個機會,父親...當斷則斷!”
身處這個波瀾壯闊的大勢,作為割據(jù)一方的諸侯,誰又沒有屬于自己的野心?
曹操有,孫權有,劉備有…涼州馬氏亦有。
否者也不會協(xié)同韓遂之流侵蝕三輔之地。
“令明,你怎么看!”
目光微閃,馬騰隨即望向龐德問道。
“末將以為少將軍所言在理,當斷則斷!”
自打曹操占據(jù)長安的這數(shù)年里,在武器兵甲上面沒少卡著他們的脖子,若非涼州局勢紛亂、坐鎮(zhèn)長安的鐘繇又非輕易相處之輩,恐怕涼州眾多諸侯早已聯(lián)手取了三輔之地。
為兵為將者,唯有浴血戰(zhàn)死…那有低頭乞降之說。
“某…知道了!”
看著自己引以為傲的左膀右臂都給出了答案,馬騰自然有決斷。
“此事某答應了!不過...這世間沒有任何事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賢侄可明白?”
“伯父放心!高官厚祿、金銀財寶、美酒佳人…哪怕是實封個縣侯…三公之位,只要此事功成,該給的…陛下絕不會吝嗇。”
聽到馬騰應承了下來,伏均自然喜出外望,朝著馬騰往復三拜方才起身。
“說來…某心中尚有一惑,不知賢侄能否為某解答?”
對于伏均的許諾,馬騰并未放在心上,哪怕劉協(xié)現(xiàn)在把三公的詔命送到他的面前…他都不會有什么波動。
曹操未敗,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空話罷了。
曹操若敗,權勢地位,說到底還是要看他手中的兵馬。
在亂世,唯有自身的強大…方能讓人忌憚、畏懼。
“伯父盡可直言,均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一次伏均沒有拒絕馬騰的攙扶,順勢站了起來,目光灼灼的看著馬騰回應道。
“朝中諸公,某大多認識…但自從司徒身死之后,這滿朝上下陛下一脈顯有出眾者。
這以天下為棋局…曹氏、陛下、涼州為棋的大手筆,是出自何人之手?”
朝中諸公,不乏學富五車之人,但精于謀略者卻少之又少,否則當初董卓霍亂朝政之時也不會僅有王允一人在前方搖旗吶喊…徐徐圖謀。
伏完?孔融?…
這群肱骨老臣…還真沒這種魄力、手腕。
“說來伯父不信!此般謀略卻非出自于朝中諸公之手,籌劃此事之人乃是…”
想起當日的場景,伏均依舊忍不住語氣發(fā)顫。
“籌劃此事之人乃是漢中張氏三公子…張永!一個年方十六七的少年郎!”
“什么…?十六七歲…?”
“張永?賢弟?”
在伏均話音落下的剎那,府內為之一靜,繼而連續(xù)響起幾聲震耳的聲音。
馬騰震驚的自然是驚愕于此等謀略竟然出自于一個少年兒郎手中…
馬超震驚的則是…此事竟然和張永有關。
“賢侄莫不是在拿老夫開玩笑?”
雖然心中清楚,此事事關重大,伏均絕對沒有這個膽子在他面前撒謊,可馬騰心底依舊不愿承認…此等操控天下局勢的手段出自于一個少年兒郎。
“此事千真萬確,伏均不敢有所隱瞞!”
看著馬騰滿臉震驚的神色,伏均并未表現(xiàn)出太多的意外之意,莫說馬騰…朝中諸公聽聞此事之時,哪一個不是驚的下巴快要掉到地上?
“張氏三公子張永…伏賢弟確認是此人?”
回憶著張永那副單薄的身軀,馬超搖了搖頭,亦向伏均確認到。
“正是此人!”
“吾兒認識此人?”
見馬超多次提及張永,馬騰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扭頭問道。
“父親怕是忘了,前些時日與漢中交接糧草之人…正是張永賢弟!”
“原來是此人,難怪總覺得這個名字如此熟悉!”
拍了拍額頭,馬騰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前些時日,馬超可沒少在他耳邊提起張永二字,說什么義薄云天、忠信敦厚,乃是可以深交之人。
未曾想…此等謀劃竟然出自他手。
“賢侄覺得張永此人如何?”
暗自嘲笑了一下自己的記性,馬騰對張永的興趣愈加濃厚。
“智謀滔天,驚世之才!若早生數(shù)年,必定不弱于貞侯。”
“對了!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告訴伯父,昔日初見張永之時,我等已立下誓約,若時機到來…漢中或將出兵三輔、南陽兩地,協(xié)助陛下討滅曹賊、匡扶朝政。”
提及張永,伏均神色一肅,神色之中看不出絲毫的作假。
“張永雖不錯,但…賢侄確定他能說服張魯那只老狐貍?”
對于張魯,馬騰雖為親眼見過,但隔空沒有少打交道…對于張魯?shù)男男砸沧哉J為了解的七七八八。
這絕對是一位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絕對不是他人三言兩語便能被人說動的。
“伯父可能還不清楚,張魯對于自家這個三兒子可是喜歡的緊,已經確定要擁張永上位。”
……
狂風呼嘯,大雪垂落。
在長達一個時辰的交談后,伏均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武威郡府…馬氏之與劉協(xié)…之與保皇一派,漸漸達成了某種默契。
只等著時機到來…或可生根發(fā)芽。
“超兒,張永此人…汝可深交,若能拉攏一二…日后對我涼州、對我馬氏,或有大用。”
看著伏均的腳印被大雪掩蓋,馬騰方才遲遲的轉過身來,朝著馬超提點到。
“父親放心!吾與張永賢弟一見如故…自然會傾心相交。”
“這段時間不要怠慢軍務,無論成功與否,此事對于我馬氏終歸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暗中收攏兵戈糧草、整訓軍備,時機一到…吾會前往天水一行!”
……
漢中,房陵。
在連日的行進后,彭羕的車駕終于和孟邱一行碰上了頭…而后在孟邱等人的護衛(wèi)之下安然無恙的返回了房陵城。
“楊昂、韓斌見過先生!”
縣衙外,楊昂、韓斌二人早早的便站在了門外等候…直到彭羕的車駕出現(xiàn)在眼前方才活絡開來。
“先生此行辛苦了!”
得知此行的尾末,楊、韓二人對于彭羕有的只是敬仰和尊重。
一介薄弱之軀,孤身面對如狼似虎的曹氏將領,竟然說服之,為房陵暫時解除一大威脅...彭羕之能可謂之大材也。
難怪主公、郡丞...三公子會如此重視!
“不過口舌之辨,騙騙馬仁這種莽夫尚行...難登大雅之堂!”
對于二人的恭維,彭羕并未表現(xiàn)的過于興奮,馬仁終歸只是解決房陵局勢的一個開端...其中的一環(huán)罷了,真正的挑戰(zhàn)還在后面。
畢竟,文聘文仲業(yè)...可遠遠要比馬仁難纏。
“尚不知某離開房陵的這幾日,文聘應當有所行動吧?”
縣衙府堂,屏退左右一干人等之后,僅剩下了彭羕五六人等。
“什么事都瞞不過先生!
這幾日文聘率領的荊州郡確實有些動作,粉水東南的數(shù)個鄉(xiāng)亭已經被文聘麾下司馬霍篤領軍攻陷。
只不過為了避免影響房陵軍心民心,這道粉水東南失陷的消息暫時被某和韓縣令壓了下去。”
“荊州大軍已然殺到了眼前,此事瞞上數(shù)日尚可...一旦荊州大軍越過筑水、粉水,房陵城只怕...”
文聘的動作太快了,出兵的速度...膽魄完全超出了他們的估計。
在未解決涉都八千曹軍之前,竟然還敢分兵攻掠房陵...冰天雪地之中攻城,這種難度要遠比往常難了數(shù)倍。
這種壓迫感,即使文聘本人遠在筑陽,楊昂、韓斌依舊忍不住頭皮發(fā)顫。
兩者之間的量級...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動了好...動了就好!”
對于楊昂口中的“噩耗”,彭羕并未表現(xiàn)出太大的意外,仔細觀察的話...甚至能從彭羕眼中看出些許欣喜之意。
“先生...這怎么講?荊州大軍或不日兵臨城下...如何好?”
對于彭羕的話,無論楊、韓二人,亦或是身側的孟邱、王平、馬忠三人,都是一頭霧水。
一個斗大的問號高高的掛在腦門。
以房陵城如今的局勢,只要荊州軍出現(xiàn)在城外,那就是一場惡戰(zhàn)...決戰(zhàn),沒有一點退路可言。
不是楊昂盲目悲觀,實在是荊州軍勢強盛,若文聘真打算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蠶食房陵周邊鄉(xiāng)亭,不出半月...房陵恐將真正成為一座孤城...